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吉林艺术名家人物志·刘彤宝书法卷出版发行

吉林艺术名家人物志·刘彤宝书法卷出版发行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5-19 12:05 编辑: 网络 查看: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吉林艺术名家人物志·刘彤宝书法卷出版发行 (2013-04-16 08:22:27)

标签: 80后诗歌 长春商报 吉林省委宣传部 文化吉林 分类: 书画评论

      古典再造与现代变更的黄金斜线

策划、主编、撰文/董喜阳












 

近些年来,我从生活的侧面和艺术的局部开始进入书画家的创作领域,那是一片饱受争议和热闹非凡的土地。很多书画家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开始闯入我的生活,确切地说是我在向他们逐渐靠拢,接受他们艺术生命的整编和熏陶。无论从哪一个身份来讲,我们都是有着共同社会属性和精神语言的。比如说我是一个媒体人,或是一个诗人、作家等。

我和书法家刘彤宝的交往从时间跨度上来讲几个春秋,但我们似乎因为某些特殊的艺术符号和精神旨归有了接触的可能与必要。他年长我二十几岁,却保持着我们这个年纪应有的脉动和呼吸。具体点说,一抹沉醉的夕阳并不能完全覆盖我们全部的交情。

两年前,我在报社做文艺批评和理论研究工作,曾求助过也评论过刘彤宝的书法艺术。通过他的引荐我接触到了书法家苏延军、景喜猷、王岳中、孙嘉远、赵志强等。那个时候,我对他的篆隶和战国文字书法形式特别感兴趣,曾去其书房和画室拜访多次,以求攀谈。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到了他在北方市场附近的画室,忽而看到了几幅书法风格变化极大的作品,备感新鲜。更大的惊奇是旁边陈列的十几张绘画作品,那些有别于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油画的线条形式的作品,既抽象又灵动,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无限延伸的可能。这些都给了我莫大的震惊,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期许。现在,曾经的等待即将实现了。

这是我第一次给同一个书画家写两次评论,或是一点纪念性的文字。此时,如果光线再柔和一些,整个世界不过就是高处坠下来的一片薄薄的叶子,绯红,透着细微的光亮,开始无尽地向下飞翔。像是我们曾经无数次的交谈、碰撞、探讨和推心置腹。

单就刘彤宝的书法艺术而言,其最享誉书坛的应该说是篆隶作品。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著名书法家丛文俊先生的古文字研究深厚,其篆隶书体书写功力浑厚,忠实古典,走的是纯正敦厚一派的路数。而对于同样精研篆隶书体的刘彤宝来说,其特点是贯穿于书法艺术的气韵生动、高古典雅,走的是灵逸、丰盈一派的路数。如果丛文俊先生和刘彤宝先生在我这里有一个对比或是比喻的话,前者就是武侠小说里中正平稳的金庸,后者则是剑走奇锋的古龙。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浅薄理解。

多年来,彤宝先生的书法艺术都在寻找古典和现代之间的制约点和着力点。他用自己的学识和实践诠释着古典再造和变更现实的平衡点,开辟着一条古典和现实之间来回穿越的幽径。或许那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练习程序,用艺术的另外一只眼睛感受现实世界。

他的书法作品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著称,同时还在探索当代东方图式绘画。彤宝先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术基础,同时还借鉴了西方绘画艺术形式,正逐渐走向中国古典文化和当代艺术多元化领域研究发展道路。

他的书法以先秦文字为基础,对甲骨文、商代金文、战国文字、帛书、汉刻石文字均有研究,对晋代、明代行草书,北魏石刻等广泛涉猎。于是也就形成了现在或敦朴厚实,或刚猛遒劲,或秀润潇洒,或温文尔雅的高格调、高情境、高艺术涵养力的书法风格。

近二十年来,彤宝先生一直把书法研究的目光定格在古文字上,这本身就显示出了他对古典文化的挚爱,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探究和挖掘,也同时映射出其个人修为和素养。究其原因,一则是彤宝先生个人情趣和爱好使然,另一方面是吉林省本就有着古文字研究的传统和历史。

战国文字

这种

进一步刺激战国文字研究的,是有关文物的大量出土。和别的学科一样,中国古文字学研究在改革开放后进展非常迅速。战国文字研究这时已形成古文字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有不少专攻的学者。近年,楚简连续被发现,如荆门包山、郭店,还有上海博物馆藏的几批,珍贵异常,更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提及古文字由来、传承和延伸的历史意在两个方面:一是彤宝先生对于古文字的研究和偏爱已经超出一般,甚至是比很多科班出身,搞专门学术研究之人还要有所成就,而且大多表现在现实的书法艺术创作之上;二是古文字研究和战国文字的书写难度巨大,是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找点滴艺术本真,是在汗牛充栋的书海里拾起几枚文明飘落的碎片。

他的书画艺术不是潜在的欲望的宣泄和内在理性的欠缺。他的书法艺术创作所呈现出来的独特性、隐秘性等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不是他的精神创作欲望在纸面上简单的扩展和扩张,这些书画作品是他精神诉求的完美呈现,是他的道德意识在平面化中的凸显。很多时候,我们洞悉彤宝先生,只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破解的思维密码。

把刘彤宝归结为吉林省乃至全国书法界的中青年实力派书法家,应该说是不为过。他的篆隶书体在东北已经名重一时,即使放眼全国也可算是佼佼者。出奇、大胆、天真、创新一直都是评论家们贴在刘彤宝书法艺术背后的标签,他的书法作品多年来一直在求新求变,他喜欢独辟新界,打破常规。他也好像特别习惯于积蓄阳光,积攒力量,磨练意志,冷静思索,以求厚积薄发。

吉林省书法界,在刘彤宝这个年龄段的人他是第二个举办个人书法展的,第一个是刘彦湖。刘彤宝不仅与时俱进而且拓展创新。他擅长把传承古典和演绎现代奔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融时代新鲜元素于古典艺术精髓之中。接受时间和艺术洗礼的他,在艺术多元化和浮躁化的惊涛骇浪中持守个性,张扬自我。这种艺术的张力和扬弃在刘彤宝呈现出历久弥香之态势,恰和他为人处世的低调、克制、执着于隐逸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他的艺术生命呈现巨大的落差,似乎也正是这种现实生活清净和他艺术理想的“不同步和谐”,才使得刘彤宝的艺术作品有着灵魂的飞动和现实的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