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陈丹青评《韩熙载夜宴图》

陈丹青评《韩熙载夜宴图》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9-11 12:0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记:您怎么看《韩熙载夜宴图》的艺术价值和它在中国古代写实人物画中的地位?

陈:当我隔着玻璃亲眼看见《韩熙载夜宴图》那一刻,我不会想到它的艺术价值、它在写实人物画中是什么地位。这些词语不会出现在脑子里。

看画是眼睛在看,假如那是一幅像《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绝品,你的心脏、呼吸、意识,似乎相随发生一些症状,说得夸张点,某一瞬甚至有轻微的虚脱之感。一幅画怎会弄得人心跳气虚呢?这时,艺术价值地位等等词语说不圆。

人生识字糊涂始。想出这句话的家伙倒是清醒得很,一点不糊涂。

记:其表现手法与西方的写实人物画作品有什么异同和优劣?

陈:此刻《韩熙载夜宴图》不在你我面前,可以随便说说了。

我愿意说,中国这类描绘贵族的绘画,论雋雅,远胜于西洋人的油画。西洋同类题旨的油画,则另是一种魅力。

但词语还是不管用。雋雅魅力只是两个词。你得站在画面前,我来告诉你。可是真到了好画面前,我通常不会说话:您也长着眼睛,也会心跳呀。

中国人可怜,没有真的博物馆。就算有,好东西不拿出来,拿出来,也只有中国画,没有西方写实人物画。在欧美,你可以从法国馆转到中国馆,看来看去,比来比去,心得满满,不必讲。看过好画,一开口,都不对,都对不起那幅画。

记:这幅作品在人物刻画方面有什么特殊之处?

陈:这又不好办了。我得这幅画搁在眼前,才能细说。

记:画中主要人物的比例大于次要人物,这种处理方法您如何评价?

陈:妙不可言。我不懂历史,画史知识也可怜,会说错。以我猜想,这不是艺术处理方法,而是规矩:古代取人入画,依据人的尊卑分大小,不能乱来的。今人解作艺术处理,可能误会了。旧时建楼宇殿堂,可据皇家样式,尺寸不可同等,否则论罪。此外还有许多细规则,我不懂,因此不详。

记:具有可比性或相似性的西方作品是哪幅?譬如这幅古代连环画利用屏风分隔场景的方式,在西方作品中有类似的处理方法吗?

陈:可比性难说。我以为东西方艺术并不相通,不可随意横向比较,不然两头误解。在狭长尺幅中交代故事,延展时间,从这一端慢慢看到那一端,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正宗观看手卷的方式不是全部摊开看,而是以双手握着画卷两端,徐徐展开,缓缓卷拢,一段一段看的。

要论相似性的例,譬如以器物分隔场景,则西方宗教艺术中很不少,但欧洲没有长卷那样的画类。

你到欧洲各国随便哪个大教堂,会看见至少一件圣经故事的组雕,详细叙述从耶稣降生直到上十字架然后复活的全过程,故事每一转折都有物件巧妙隔开,进入下一节叙述。巴黎圣母院就有一件这样的组雕,似乎是十六世纪前后的工匠作品,环绕整个圣坛,约二十米长。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真的屏风画,通常三扇,每一扇酌情描绘圣经故事,教士靠这样的屏风画到处宣教,因为便于携带,便于展开。

中国长卷画不能简单看作连环画,但与连环画功能一样,是为了叙述。中国长卷画是独一的创造,西方没有。西方绘画是截取一景,将众多人物的行动纳入其间。中国绘画时间空间的概念是展开的,流动的,山水长卷、人物长卷,像是电影的长镜头、摇镜头,景别变动中,同一人物一再出现,如韩熙载就在画中出现几次,宋人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主人公重耳在每一场景奔波。到了《清明上河图》和清代的《乾隆皇帝下江南图》,真是大型记录片了。

记:这幅作品对现代学习创作人物画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陈:一个时代的艺术,过了就过了,可资有效传递的技艺和时段很有限。今日意大利人或荷兰人休想从芬奇或伦勃朗那里学习借鉴任何东西。一切产生芬奇与伦勃朗的条件,包括作画工具,在现时代已经消失,也不再需要了。当今欧洲人距文艺复兴盛期约五百年左右,顾闳中的时代距今一千一百多年,你想想看。

现存中国人物画手卷,从晋的顾恺之,到唐的张萱、周昉、阎立本,再到五代顾闳中,画风变了几变,但大约还能找到线索脉络。后来宋的绘画,一路是伟大的山水画成熟了,一路是譬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分别影响元明清绘画,有迹可寻。但即便宋人,也早明白唐风不可能了,过去了。五代正在唐宋之间,顾闳中落笔,有唐的富贵荣华,又预告了宋画的详实而丰饶。到了元,线描人物画精品也多,但宫廷人物画式微了,宋张择端的了不起,已不在宫廷人物,而是开启了描绘世俗百态的活泼画风。

这都是太远的事情。今日国画人物画完全是另一路,和唐宋不可能有任何映照关系了——没什么遗憾,你无可借鉴,也学不了。我们有过《韩熙载夜宴图》就好,好好保存,好好看看吧。

记:这幅作品最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

陈:哪里都吸引我。譬如涂满屏风的那块石绿色,何等饱满熨贴。熨贴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美。用翻译过来的术语,即纯绘画的美。

以前看印刷品根本看不出屏风部分的质地与贵气。古画有岁月年代的包浆,尤其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