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古今诗歌中七夕的主题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有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也是很有诗意的。我们古代的诗歌,写传统节日的很多,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是过年,现在叫春节。有人统计过,古代诗歌里面写七夕的诗歌超过写过年的诗歌。牛郎织女七夕相会,这样一个美好的故事,美好的传说,引发了诗人的诗情,写了很多美好的诗歌。
这种美好的诗歌中,最有名的叫《鹊桥仙》,古代的诗七律、七绝,词都有词牌。词牌最早往往跟它的内容是有关系的,后来就成了单独的词牌,不一定跟原始的内容相关联了。《鹊桥仙》这个词牌最早就是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开始的,后来就脱离开这个故事的起源,就变成一个单独的词牌了。鹊桥仙的词牌里,很多都是写牛郎织女的。其中写的最好的,影响最大的就是北宋时秦观的《鹊桥仙》。甚至连毛泽东还提到《鹊桥仙》,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给李淑一有一封信,里面说我这个蝶恋花是写游仙的,是游仙诗,当然这个游仙是诗人自己不出现的,写嫦娥、吴刚什么的,这个在古代诗词是不多的,但是鹊桥仙中有,写七夕的词中有,就是指鹊桥仙。
鹊桥仙它好在哪里?秦观的《鹊桥仙》我觉得写出了牛郎织女这一对情侣的一些特点,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先进的爱情观。这首词很好,我可以讲一下。开头两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纤云就是天上的云彩非常丰富,纤美。弄巧,表面上写云彩非常巧,美丽多姿,把环境写得非常美。实际上这句诗点出一个巧,纤云弄巧,纤云这个巧是跟巧女、巧仙,是跟织女的巧相联系的。织女的手非常巧,可以织出云锦天衣,实际上暗暗地写出织女的巧。飞星传恨。飞星就是天上的流星,划过天空,飞驰而过,飞星驰过去,干什么?是不是在替牛郎织女传达爱情?像王母娘娘的青鸟一样作为爱情的信使?是不是星驰打前站去报告牛郎,报告织女,可以相会了呢?
第三句,"银汉迢迢暗渡"。流星飞报,牛郎织女已经在渡银汉了,银汉就是银河,银汉迢迢已经暗暗渡过来了,要相会了。银汉,在地上叫河,河之精,在天上叫汉。这时候两个主人公出来了,牛郎织女银汉迢迢暗渡了。在暗渡之前,前面就有纤云弄巧,云彩做陪衬,飞星传恨,星作报马,流星报马.然后两个主角出来了。出来以后,"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时候夏末秋初,秋天凉快的风,就是金风,酷暑方收,金风阵阵,金风玉露,这时候早晚比较凉了,有露水了,这个露晶莹剔透,在金风玉露的时候,牛郎织女一相逢,虽然一年到这个时候才一相逢,但是这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年就相逢一次,胜过人间的无数次。在这么美好的环境中,在金风玉露中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这是上阙。主人公出来了,相见了,美好的相会。
下阙,头两句,具体的写相会怎么美好。柔情似水,相会的时候柔情像水一样。佳期如梦,两个人相会的佳期,就像梦中一样,梦幻中间,蒙蒙胧胧,那么美好,如梦如幻.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刚才相会这么美好,怎么忍心看着鹊桥各自回去呢?就是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么美好的佳期,怎么忍心再沿着鹊桥再各自回去再分居于河东、河西呢?这是达到了高潮,佳期达到了高潮。眼看又该分手了,这时候有两句非常经典的诗:相见时难别亦难,自古多情伤离别.但是这个时候词一转,化腐朽为神奇,化古为新,不是沉浸在离别的悲伤中,而是有两句名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个人的感情若是天长地久的,又岂必朝朝暮暮相厮守呢?关键是这种情,情长,两情久长,天长地久,不在于朝朝暮暮。
这就突出了牛郎织女情感世界的可贵,反映了我们古代的一种,在当时是很超前的,在现在也是有活力的,有生命力的这样一个观念。爱情,最初是人类的性爱,性爱是基于人类异性之间的差异和吸引,从而产生一种感情。人类社会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就创造了文明的人,人类在创造文化时,也就创造了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有精神的人,他就超越一般动物的那种性爱。人类的精神被升华了,升华成一种心灵的碰撞,灵魂的契合,心灵碰撞了,撞击出来一种火花,升华成一种很美丽的精神现象。这种现象超越了一般的性爱,升华成爱情。在人类社会中,把爱情作为一种很崇高的感情,很神圣的感情,很圣洁的感情。一个人人格的高低,往往可以从爱情中间,从情爱中间表现出他的品质来,所以你看中外古今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往往都是通过爱情的故事,爱情中间的生活来表现一个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品格,性格的优劣,品格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