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彦说,“我去到温哥华才明白中国人很爱国,所以在温哥华做了三年评论我是自觉不自觉地站在祖国的立场上。我基本上不批评中国,而是讨论中国。因为这时候你才体会到祖国的含义、爱国的含义,体会到海外华人的心情。”
但是,40多岁的年龄与温哥华平静的生活并没有让杨小彦停下脚步。在旅居加拿大期间,杨小彦一直往返于温哥华与广州,攻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吴庆洲教授的博士,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2004年,杨小彦拿到了博士学位。
回归广州
2004年,当杨小彦从华工建筑学院博士毕业后,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竟然受聘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传播学与新闻,这似乎再次超出了他所有的经验。
为什么中山大学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杨小彦说:“中大看中我的经历,让我做新闻系系主任,理由有两条:第一,我有14年出版经历;第二,我父母是老报人。当然了新闻系缺人,于是我这个学艺术出身的,学画画出身的就去做新闻系的系主任了。”
当时,杨小彦还和他的父亲杨家文商量过此事。杨家文的第一反应是笑。杨小彦说:“我从小就和我父亲有灵魂上的相通,我父亲对我非常重要,但是我从小就知道我能做新闻,因为我父亲做了一辈子报纸,一辈子新闻,我从小就在广州日报长大,在羊城晚报长大,在南方日报长大,我吃着报社的饭堂长大,我中学、包括后来在农场,我已经知道怎么写新闻报道,那一套东西我都很熟,当然没有任何理论,然后我就去做新闻系,我父亲说,你就做这个,你不要走了,所以这是命!”
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在审核杨小彦时认为:杨小彦有14年出版社的工作经验,父母亲是老报人,对广州报纸很熟,虽然是学艺术和建筑出身,但肯定能担当起新闻系的工作。
杨小彦说:“我父母在报社耕耘了一辈子,现在却成了我的重要资源,看来,这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在受任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后,杨小彦跑遍了广州各大媒体,聘请了一批中年的媒体工作者来中大新闻系上课。他聘请的对象甚至扩展到新华社国际分社,把那些资深的老编辑和记者聘请过来,讲授国际新闻的课程。杨小彦所聘业界人数之多,可能是中国高校同类教学所少有的,这一点受到著名媒体人、现任暨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范以锦的高度重视,亲自约杨小彦交谈,共同寻找新闻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除了担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给学生讲授新闻外,杨小彦还在广州美术学院带艺术评论专业的研究生。
这种跨度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老彦工作室
这个下午,杨小彦在他的工作室里一边与记者交谈,一边走来走去,忙这忙那。他的穿着一身黑色,而工作室的布设也是以黑色为主。
在杨小彦的工作室有着数不清的书,书太多,有时让杨小彦开玩笑地抱怨,现在要找本书很难,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他的工作室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杂乱。这个充满趣味的书房里,似乎总能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天,他翻翻这,翻翻那,其间,偶然间打开一个尘封已久的铁盒,里面是一沓沓尚未冲洗的底片,数量之多,让人惊讶。他说:“原来自己在80年代,曾经有过这么一段青春经历。”
还有就是,工作室里摆满了画,陈年的,完成的,未完成的,都摆在四周。在他的指引和讲解下,我们慢慢地欣赏他历年的创作。看杨小彦几十年来的画,从过去稍显笨拙的笔触,到如今的通透,释怀;从过去的写实到如今渗透的意境,仔细品味,您能读到一位50年代出生的中年男人,曾经走过的岁月。
在过去的几年间,杨小彦先后办过多场画展。最近的一次是在2011年7月,在东莞的莞城美术馆展出《素山——老彦风景油画展》。
也正是在这些画展中,人们才想起来,这个“老彦”的本科是油画,科班出身,只是多年艺术理论的名声掩盖了他的画名而已。
这么多年来,他的画展有油画,如去年的朴素安然,几乎全为素色的《素山——老彦风景油画展》;有水墨人物画展,几十张画画的全是杨小彦自己的朋友,还都是现场写生;有的是动物,如墨戏“猫”,大多用积墨完成,逸笔草草,兴之所至,情有所感,画中所描绘的,是一种对外界无故侵入的敌视,他的“猫”全都瞪着双眼,逼视着他的对手。
这些画展让人惊讶。甚至有人感叹:差点忘了杨小彦还是一名画家。对此,杨小彦的回答是:“本科决定一切。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决定了我一生的艺术追求。”
至于,杨小彦的艺术是什么样的艺术,在未来将留下什么。这个问题就如“如何定义杨小彦”,是画家还是评论家或教师一样,还尚未有明确的答案。
难以定义,或许就是跨界名家杨小彦最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