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好一部传记片,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无论是国产的《梅兰芳》《孔子》《叶问》系列,还是即将在中国上映的《戴安娜王妃》《摩纳哥王妃》等外国传记片,都以真实事件为蓝本,这似乎又与光影的“造梦”特质有些格格不入。如果影片只是流水账似的记录人物生平,那么观众还不如捧一本人物传记读上一遍;但如果一味夸大人物传奇色彩,又会失去传记片的真正意义。因此,传记电影不仅要符合历史真实,也要将娱乐性、趣味性融入其中。一味地忠于真实就无法按人物思想逻辑展开想象,一味地娱乐和八卦,也会让观众认为低俗肤浅,传记电影如何拿捏内容的尺度,显得尤为重要。
以美国电影《美丽心灵》为例,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纳什对抗病魔的一生。数学对普通观众来说何其沉闷,但影片创作者巧妙避开了真实人物的光环,而是将观众带入一个虚构性质更强的故事悬念:纳什究竟是个天才,还是个疯子?切入点的悬疑性,大大增强了故事吸引力。同时,要攀登科学高峰,就必须战胜精神疾病带来的疯狂——这一核心冲突的树立,将人物苦苦挣扎的心理世界展现出来。这种寻找人物特有的内心冲突,并扣住内心冲突编排情节的叙事方法,值得借鉴。
并非每一段传奇都能被写成传记。中国电影人如何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以人观史 以文载道
作者:刘文嘉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第六辑首发式近日在北京举行,丛书收录了张衡、岑参、韩愈、温庭筠、柳永、沈括、王夫之、林则徐、康有为、冰心等10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标志着这项肩负历史重托的文化工程已完成近一半。
细说起来,“传记”是一种挺特别的记录体裁。既可作史料看,亦可作文学看;既可看到记录对象的人生起伏,也可以看到立传人的胸中丘壑;既可透过人物看时代,又可超拔于时代看“人的精神”“文化的精神”。大传如司马迁写《史记》,记录了华夏第一帝国(秦汉)从黄河之畔崛起的壮阔图景,也扫描了中华文明从起源到成型过程中的历史人物群像;小传如林语堂写《苏东坡传》,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同样具体而微地展现了儒释道精神如何影响了中国知识群体的思想走向。
和从前相比,今天“传记”的内涵正变得更加广义,为历史文化人物立传的形式开始多样化。图书出版界推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组织120多位作家书写120多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是以笔墨立传;影视界近年来陆续推出《孔子》《梅兰芳》《钱学森》等传记电影,是以光影立传;南京市为包括清代散文家袁枚在内的37位历史文化名人塑像或建立专门的博物馆,复现六朝古都文化气象,是以人文景观立传。这些针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看似分散,且各有具体诉求,但都在深层上指向了同一文化命题。
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意在以人观史。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不同的人物,展示的是不同的历史切面,甚至不乏山河破碎、乾坤倒悬的历史场景,但将中国历史人物的传记连起来看,就能见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就能了解一个民族虽履险而能如夷、经百折而犹向前的深层动因。
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意在以文载道。历史文化人物的传记,是华夏儿女的群像,从中能看到鲁迅先生所谓的“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的人”;也能深切感知什么是笼罩百家的胸襟,光风霁月的气象,高远平和的精神。正是这些人物和其所表征的境界,动态地提升着民族精神、塑造着民族品格,让后人读之,“油油然有好善之心,有谦抑之心,有不欺人之心,有不自薄之心”。
历史文化人物资源是历史馈赠给今人的珍贵财富,是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对象,应以文化的态度对待这种文化资源。对内,需深度阐释,不做作、不偏狭、不刻板化、不进行消费式解构;对外,需遵循国际规律传播,凸显自己的价值导向、传承自己的文化精神、展现自己的审美风范,让这笔来自历史的巨大馈赠,泽被当代与后世、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