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南方人物周刊:互联网的社会图谱(3)

南方人物周刊:互联网的社会图谱(3)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6-22 17:21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Google收购的YouTube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而旗下的Orkut虽然迟迟未能获得全球影响力,但在巴西等地拥有极高的市场份额。但从2009年开始,Google先后推出的Google Wave与Google Buzz两大社会化网络服务,却相继宣告失败。Google已然宣布停止Wave服务,而据社交媒体调查公司PostRank的数据,Google Buzz大约有9成的内容都是通过机器人自动推送的来自Twitter和Google Reader等服务的关联信息。

  Wave与Buzz的失败,证明了Google在社会化网络方面的意识仍然十分欠缺,Keso这样比喻Google,“这是一家智商很高(指处理数据),情商不高(处理社会交往关系)的公司。”他们处理不好信息过载的问题,也无法吸引与留住用户。

  在Wave与Buzz失败后,今年6月28日,社交新闻网站Digg创始人凯文•罗斯在自己的Twitter中表示,Google将于近期推出名为“Google Me”的社交服务,竞争对手十分明确,就是Facebook。Facebook前 CTO亚当•安吉洛更是表示,这个项目之所以进行是因为“Google原本预计 Facebook的增长会随着其壮大而减慢……但现在Google真的吓坏了。”

  科技博客网站The Next Web编辑布拉德•麦克卡蒂则表示:“Orkut用户需拥有谷歌账号,Buzz用户需拥有Gmail账号,Google Me很有可能将这两项服务合二为一。”如果Google Me真的能够成功整合Google旗下庞大的产品链条上的每个资源,并且,能够将Google已然掌握的用户关系完整呈现至Google Me之上,也许Facebook会遇到真正的对手。不过,许多人并不看好这一点。前Orkut的员工曾公开表示,“在Google,员工们浏览社交网站更多被认为是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真正的实用性网络。”这种对社交化网络的轻视,也许根深蒂固在Google 的基因中。惟一真正成功的Youtube,是他们收购来的,而且办公室至今仍远离Google总部。

  相比起Google,苹果并不希望把自己立刻置于竞争的风口浪尖之上。在每年9月iPod新品发布的同时,也都会伴随着新一代的iTunes升级。今年的焦点,集中于iTunes推出的音乐社交网络,“Ping”。这一新服务允许用户关注艺人或朋友,并发现他们正在谈论和关注哪些音乐,用户可以试听这些音乐或是直接下载。在这一服务上线48小时后,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Keso和黄继新都看好“Ping”音乐服务能够直接促进苹果商店的音乐销量,虽然目前,Ping的功能还太简单,但苹果已然聪明地“将社交化网络服务化作了他们的营销手段”。

  而且,苹果现在已经拥有了数个社交网络。在apple4us网站看来,乔布斯没有“寄望于用一种人际关系解决所有问题,这是Facebook未来的软肋……iPhone上的电话本、FaceTime沉淀的关系图、Game Center里的玩家关系,现在又有了Ping,未来还会有电视电影和App。”苹果的社会化网络更多元,而且,始终都在为它的软硬件结合战略服务,从未喧宾夺主。

  但是,苹果与Facebook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微妙,乔布斯被问及为何要建造自己的社交网络而非仰仗Facebook平台时,直指Facebook的条款过于“严苛,是我们所无法统一的”。而苹果在Facebook上的Ping应用则在刚一推出时即被关停,虽然Facebook给出的理由是大流量数据会影响站点稳定,但其背后却是两家公司的博弈。消息人士指出,在推出Ping前,Facebook曾与苹果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谈判。谈判看来并没有为两家公司的合作带来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至于微软,他们一直在围绕自己的Windows Live概念,进行着“社会化网络服务功能”的开发,无论是推出Live Events等很少有人使用的服务,还是将登陆界面改革成类社交网站界面,允许用户在Windows Live平台上更新信息和状态、共享照片、改建花花绿绿的个人空间,效果均乏善可陈。

  9月28日,微软正式宣布,将终结自己前景黯淡的 Windows Live Spaces博客服务,近3000万原有帐户将被强制性迁移到另一博客服务网站 WordPress.com。分析家评论认为,这象征着微软放弃在社会化网络领域中开疆扩土。未来,微软或许会借鉴Facebook Connect的形势,用Windows Live账户与其他社交平台连通,但短期内,微软应该不会再致力于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社交化网络平台了。

  社会化网络的未来

  强大如Facebook,也只是代表了社会化网络的一个分支。在美国,青少年更喜欢更自由、更喧闹的Myspace,商务人士则纷纷选择了Linkedin;Quora被称为“重建了人与信息的关系”,Youtube则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导演、编剧和最有参与感的观众,而Twitter则发挥着类媒体的功效,令许多过去被忽视的公共问题重新得到重视。哪怕是最微小的力量和声音,在社会化网络上,都得到了聚合与快速的传播。因此,《网瘾战争》里的一句“岂因声音微小而不呐喊”,才会引起那么多的共鸣。

  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化网络在消除阶级的鸿沟。学者们称,这预示着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到来,即大众时代。在可以预知的未来,社会化网络将会被绝大多数人所依赖。在社会化网络上,大众被肯定与被认同的诉求,将会被前所未有地放大并得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发言的时代,即使声音会被快速湮没,但都拥有了相同的机会。大众群体在社会化网络上,将会享有有史以来最为平等的利益分配,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可能。在微博上,越来越多的民间智慧得以发掘,被人们忘却的角落得以重见天日;而许多在Youtube上拥有了数以百万计的粉丝的女孩儿,也许成名的原因就只是孜孜不倦地上传自己的化妆教学视频。

  而大众对社会化网络的依赖,也必然导致人类行为更多地依赖于网络。现实生活在虚拟生活形成投射,并且得以扩展。素昧平生的人可以一起在QQ游戏中打一晚上麻将,有些人因此成为了朋友,更多人则选择了擦肩而过。但毫无疑问,这缓解了人类的寂寞。另一方面,社会化网络上的用户自我组织,也能够提升社会效率。

  一个完全被Facebook化的世界?这样想来有点恐怖,但在Keso看来,这个世界起码在短期内仍然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因为在人际关系之外,我们永远也都需要独处,需要自己寻找信息。这种情况下,Google显然更直接,也更简单。回到文章开头的情景,在凌晨一点丝毫不堵车的情况下,Google告诉我们的最短路线,毫无疑问是最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