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创新者所面临的一道经典难题:面对竞争对手的逊色产品,主流厂商并不特别担心它们已经占据的市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逊色产品渐渐变成了“经济适用”产品,足以满足很多更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厂商就得说服消费者相信它们的产品更加卓越、对得起更高的价格。
在苹果和三星最新发布的产品上,我们的确已经看到了这样的举措。苹果围绕iPhone 5S的TouchID指纹识别系统大加宣传,而三星则重点拿防水性能和心率传感器做文章。
软件、网络效应和奢侈品之谜
苹果和三星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软件,而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中档智能手机中尚未出现配套软件也同样出色的“杀手级”设备,其高度定制的安卓系统往往做得比较“糙”。
除了操作系统之外,苹果也受益于iOS平台的庞大应用数量。应用开发者依然喜欢让产品首先登陆iPhone,而iPhone非常有限的机型数量也让开发者对应用质量的控制比在安卓平台上更简单(即便安卓平台上有不依赖设备的开发工具)。而三星凭借其在安卓智能手机市场的统治地位,也确保了大多数安卓应用都会针对其手机进行测试,从而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
这就是网络效应——有越多的消费者使用某些设备,开发者就越愿意为这些设备打造应用。
不过,苹果和三星这两家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所占的份额正在持续下降。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指出,苹果和三星在上一季度双双出现了市场份额下滑,其市场份额之和目前已经低于50%。即便苹果和三星的手机销量持续增长,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规模却增长更快,这两家公司在新兴市场都比较缺乏竞争力。
正如移动消息应用WhatsApp已经表明的那样——将服务范围扩大到高端市场之外多种多样的机型,能够带来滚滚财源。虽然iOS长期以来一直是让应用开发者创收最多的平台(iOS用户喜欢为移动应用花钱),但是如果iOS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安卓平台在全球越来越普及,那么iOS恐怕总有一天会保不住“头号金山”的地位。
有一个办法,是将这些顶级智能手机视为奢侈设备。然而认为智能手机或是当今的任何计算设备能够真正成为奢侈品的想法,是大错特错。奢侈品的本质是通过价格形成一种排他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可能会与其价格成正比(经济学家称之为“凡勃伦商品”)。这种情况在时装和配饰上比较讲得通,因为钱包、手表、运动外套等产品在彰显社会地位上的作用远大于它们的实际功能。
但是如今的智能手机消费者要求他们的设备在任何时候都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协作性,这就让打造奢侈品牌变成一桩难事。我们希望能和朋友们通过应用进行互动、分享在相同游戏中的经验或是阅读相同的内容,而这些根本性的网络效应让软件领域变成了“赢家通吃”的天下。消费者会扎堆于一些热门应用中,而数量巨大的“长尾”往往鲜有人问津。
因此,苹果聘请原奢侈品牌巴宝莉(Burberry)首席执行官安吉拉-阿伦茨(Angela Ahrendts)主管零售业务是件让人有些担心的事情——似乎苹果想给旗下几百家零售店带来巴宝莉的那种“高大上”格调。
“经济适用”智能手机的崛起
对于分析师来说,有待观察的关键问题在于消费者将如何适应市场变化,以及高端手机厂商能否很好地应对。运营商或许还会继续实行购机补贴,如果这样的话苹果和三星就不用担心消费者被夺走;如果购机补贴渐渐取消,消费者也有可能继续选择苹果和三星而不选那些价格更低的手机。
但是笔者认为,中档手机在未来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将会远高于很多分析师的预期。如果这一预测成真,那么苹果和三星只能要么降低价格、通过牺牲利润率来保持竞争力,要么在这个应用开发者重点关注流行程度的领域将逼格升级、走更加“高大上”的路线——这两种选择都不是很有吸引力,因此未来两年将是“经适型”智能手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