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中考课外散文语段阅读解析(2)

中考课外散文语段阅读解析(2)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9-09 16:2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过去大量阅读试题把基础知识考查与阅读能力考查混为一谈,而且基本上是选择题与判断题。近年来的现代文阅读考查基本上改变了上述做法,重视了综合概括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题目设置大多采用主观性的测试题,提倡书写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个性体验,重点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应用、评价能力等。

对于日益增多的开放性试题,它注重的是学生解读的主体意识,完全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只要是健康的,言之有理的大都给分。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如2007年辽宁省十二市卷散文《竹篾》的第19题:你是否赞同30年来“我”对自己所犯过失的态度?请说明理由。结合整篇文章,你可以赞同,因为人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过去,才能完善自我,你也可以不赞同,因为人应该对自己的过失进行反思,但是不能把自己的过失变成一个沉重的精神包袱,只要言之有理,均可以得分。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能据此误认为开发性试题随便怎么答都可以得分,因为这道理很简单:要不就没有必要去设置题干了。只不过是它更尊重考生的主观理解罢了。

六、重组加工 ,表述完整 

记叙文阅读许多答案要对原文材料进行处理加工才能形成,尽可能利用原文中关键性的文字自己点加工处理,这是解答题目的一条原则。有些考生语言表达能力差,或照抄原文,不符合 “简要”“概括”要求,或者表达不清,语病较多,语言不流畅,自然影响了得分。比如2007年的四川广安卷《心中有他人》讲的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其中第19题是这样的:文中的9名矿工为什么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你必须重新梳理,然后归纳提炼出“团队精神”“互相鼓励”“有效自救”你在组合这些原因的时候,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个即“他们心中有自己,更有别人”,这才是这篇文章的最闪光之处。所以文章中有很多信息可以供你使用,你要琢磨推敲,对可以利用的信息进行有效重组,为己所用。

回答阅读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准确性,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节外生枝,避免作答内容庞杂,一来影响阅卷老师评卷,二来会降低命中率。要紧扣课文作答,与课文无关的内容尽量不提及,答不到点子上,写的最多也是没有用的,同时表述时要完整,即:“主体+事件(性质、属性)”,甚至有时为了回答的更准确,加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也是很必要的,仅仅将与事件、属性、性质相关的词语写上,是远远不够的,尤其主体也是很多同学容易忘记的。所以在下笔前先要考虑好关键词句,完整的答案不能只有几个中心词语,写之前头脑中要有思考一下这几个要素都具备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