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那么多的科学家就真的不知道泥沙砾石首先会在水库尾部淤积————势必加大水库的水力坡度——势必淤塞重庆港、淤塞阻断重庆以上河槽、航道,淹没重庆部分市区——势必使壅塞漫延到泸州、合川以上——势必毁坏四川坝田——势必阻碍江口苏北每年十万亩的自然造陆运动——势必淹没无数的名胜古迹——势必使长江的激流险滩以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奇特人文地貌景观不复存在——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吗?
黄万里先生的观点是否正确呢?
只要我们看看三门峡水利工程与三峡大坝工程竣工后直至今天的为祸百端,就不难得出明确的答案!
由于三峡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由于三峡水位的波动,湖南省农民遭遇奇特鼠灾;大坝蓄水以及雨季的水位调整引发了山体滑坡以及对于地质结构的破坏;库区地震频率上升;库区船舶通行速度放缓;库区清淤成本在不断加大。。。。。。
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了黄万里教授反对修建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正在证明着他极力反对修建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观点也是正确的!
既然已经有了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前车之鉴,为何又有了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重蹈覆辙呢?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她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沿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华夏儿女的先祖大多数都是从黄河流域逐渐迁移到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中华文化也是跟随着发散到中华乃至世界各地;华夏子孙都能在黄河流域寻找到自己的根。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均为亚洲第一位,全长6363公里,她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流经:青藏高原——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最终汇入东海。她是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大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华夏民族的“母亲河”。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黄河之上的三门峡大坝与长江之上的三峡大坝,是在中华民族的“母亲”身上两肋插刀呢?
我们大都听说过风行水上。
随着黄河与长江被人为地截流,必然导致经久不变的水势的改变,必将使行走在水上的风势为之改变,也必定会导致黄河、长江流域甚至整个中国的大气环流的改变!那么,蔡其华主任所说的高空天气形势,又怎么能够独善其身呢?
由此可以断言:亘古以来,贯穿流淌于广袤的中华大地之上的黄河、长江,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黄河与长江了——整个华夏民族的风水也就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地改变!
这就又回到了本篇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蔡其华主任的那段说词,我用一个十分简单的现象来说服她:
这个现象几乎是妇孺皆知:
——我们在使用空调等电器的时侯,其中的氟利昂的排放会消耗臭氧层物质,同时加剧了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的产生。由于太阳辐射的光化作用产生臭氧,从而形成臭氧层。臭氧与氧气都是由氧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臭氧分子是三个氧原子。尽管臭氧只占那儿空气的400万分之一,但由于臭氧能够过滤掉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辐射,使得太阳光到达地面时,紫外线的辐射大大减弱。同时,臭氧层还可阻挡宇宙射线,从而保护了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安全。
那么,南极臭氧层距离地面有多高呢?它在距离地面10~50km高度的平流层中间。
这就要不揣冒昧地请教蔡其华主任了:我们有多少台使用着氟利昂的电器是装在长江三峡大坝坝顶185米的高度呢?而相较于您的所谓的高空天气形势的“5500米”而言,10~50km高度的平流层中间的臭氧层,岂不是更应该安澜一如了吗?何来南极臭氧层的空洞可言呢?
中国懂得水利工程的专家、教授数不胜数。可是,懂得水文的又有多少人呢?能够像黄万里教授那样,将水利、水文、地理、地质、地貌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统筹兼顾,并且为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忧心如焚地站出来坚持真理的具有良知的专家、教授,又有多少人呢?
黄万里教授主张从江河及其流域地貌生成的历史和特性出发,全面、整体地把握江河的运动态势;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把因势利导作为治河策略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黄万里教授以学识渊博、观点独到而蜚声中外,更以敢讲真话、仗义执言而在学界独树一帜。
黄万里教授的“三峡高坝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之预言是否会应验,谁都不能轻易做出结论。但是,长江三峡大坝的去与留,的确给中华民族出了一道两难的命题!回避终究不如直面——直面这一亟待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难题!
最后,再次回应蔡其华主任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