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诗歌大全 > 柳忠秧写《圣美大江》:感恩南水北调库区70万移民

柳忠秧写《圣美大江》:感恩南水北调库区70万移民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6-17 10:0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柳忠秧写《圣美大江》:感恩南水北调库区70万移民

来源:媒体人周新

原标题:柳忠秧写《圣美大江》:感恩南水北调库区70万移民

  

新华网武汉2014年1月14日电“《圣美大江》柳忠秧诗歌作品研讨会”日前在武汉楚天粤海大酒店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和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作协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特别关注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研讨会由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张永健教授主持,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导於可训教授,湖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湖南理工学院院长余三定教授,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罗丹青,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导樊星教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古远清教授,资深媒体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龚达发,新华社高级记者、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兼职教授方政军,评论家、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李遇春教授,评论家、中南民族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杨彬教授等。

张永健主持研讨会时说:“柳忠秧是湖北的著名诗人,也是全国的著名诗人,他写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创作了十几篇气势恢宏的长诗、大诗,尤其以《圣美大江》、《楚歌》、《天下江山黄鹤楼》、《岭南歌》等传诵于世。期望他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有全国影响的作品。我很欣赏他的作品,也欣赏他的为人。”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罗丹青发言说:“我感觉柳忠秧首先是个行吟的诗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他也是先锋诗人。这些年他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诗体。有人说他的诗是辞赋体,有人说是骚体。他从未放弃过探索。”“他是用心来创作,用生命来创作,有时需要喝酒助力起兴。此外,他创作的诗歌是大题材,有很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学者认为他的诗是文化史诗,我认为这是对他诗歌创作的认可。”

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武大文学院於可训教授说:“我觉得柳忠秧是很奇特的一个人,不是坐在家里写,而是四方八面去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不仅关注社会、民生,更有文化担当和历史情怀。他的精力非常旺盛,情感十分丰沛,这都让我非常感佩。”“柳忠秧的诗歌是历史和文化的黄钟大吕。他的诗音韵谐美、语言精练,很适合朗诵。”“柳忠秧能够将五四诗歌的优秀品质继承下来,同时又深得中华古典诗词的熏染和启迪,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造性的转化:这一点非常可贵,这是他的贡献。”

作为《圣美大江》首发媒体,《湖北日报》深度报道中心主任兼《楚天都市报》常务副总编张儒海致辞:“为了全面展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果,我们报社邀请诗人柳忠秧创作此诗。当时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与在广州的柳诗人联系,他欣然答应。最终只用了六天就交稿。作品写得很好,我们在略有编辑的情况下,将《圣美大江》放在了报纸的封底。我想如果不是对几十万南水北调移民有深厚感情,如果不是长江之子、汉江之子,根本就写不出这样深情的动人篇章。”

湖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余三定教授发言说:“我是柳忠秧的好朋友,也是他的粉丝。第一,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柳诗的文章《大视野大情怀大境界》,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楚歌》。《楚歌》就是属于大题材、大视野。而具体到大情怀,他的《圣美大江》由悲伤写到悲壮,这就是大情怀。第二,柳忠秧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他的自由是基于理性的自由,不是乱来。他的诗也很自由,读起来给人感觉是‘自由天下’。因此,柳忠秧的现代诗集叫《自由天下骑黄鹤》,他的诗是自在而不事雕琢,天然混成的。第三,柳忠秧更是‘诗意的栖息’。我们都是俗人,柳忠秧是真诗人。他喜欢喝酒,这也是他诗人的一面。柳忠秧的诗酒浪漫、诗酒风流与李白有一比。”

资深媒体人、《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龚达发说:“柳忠秧好酒,他的诗中有浓浓的酒味。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中国文化。没有酒,就没有柳忠秧诗歌。以前柳忠秧的诗主要是古体。在当今,新诗的市场越来越小,旧诗的市场却越来越大。我觉得‘完全自由’的诗,今后很难继续发展下去。柳忠秧的《圣美大江》,写的是湖北为南水北调做的贡献。南水北调工程中,湖北的移民远比河南多,但外界并不知道。这说明湖北要加强宣传。柳忠秧的《圣美大江》,就有力宣传了湖北省在南水北调中的贡献。”龚达发又讲:我最近拜读了柳忠秧的《圣美大江》和《哭长江》等新诗力作,觉得他能做到新旧兼容,打通“新”、“旧”诗体,实属不易。我认为,柳忠秧的新诗成就也蔚为壮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古远清发言说:“我评价柳忠秧的诗,有四点。第一,柳忠秧是爱国爱乡的诗人,他的诗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深切的家国情怀。第二,柳忠秧是有强烈中国性和民族性的诗人。第三,柳诗在文体上有独特追求,他试图通过文体探索,为诗歌发展探路。事实上他成功的做到了,他几乎把各种文体都写遍,而且形成了自己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被评论界称为‘柳体’。第四,柳忠秧颠覆了欧阳修‘文穷而后工’的说法,他的生活过得相当潇洒,诗也写出了激情。”

著名评论家、中南民族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杨彬认为:“柳忠秧的诗,我读过之后,感觉大气豪放且充满激情,一泻千里,如长江奔流。这首《圣美大江》构思很奇特,三个标题非常有特点,从一滴水写到一江水。可以看到诗人对南水北调各种地理人文的熟悉。此外,我觉得《圣美大江》如果能加入更多的反思就更好。比如为什么要南水北调、为什么北方没有水、人与水的关系如何等等,当然这已不是诗人分内之事了。”

著名诗人、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编辑中心主任沉河谈到:“柳忠秧的确是狂,但狂而不狷,他做事非常果断。他的诗带有地域性的特点,跟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不同,应该说是文化抒情诗,这个更难写。抒写大历史大文化是柳忠秧的特长,鲜有人与其匹敌。他的诗颠覆了我对诗的看法,他把新诗写得像旧诗,把旧诗写得像新诗。正如柳忠秧反复强调的‘诗歌只有优劣之分,本无新旧之别。’”沉河还说:“现在诗歌已经没什么人关注了,但柳忠秧还在写,而且还能在大报大刊上整版整版的发,这颠覆了我对当今诗人的看法。我们出版中心,一年出一百多本诗集,我有时怀疑出诗集是否有价值。当今能卖的诗集,只能是冰心、泰戈尔等现代诗人。而正在创作中的诗人,几乎没有市场号召力。此外,我们现在出的一些古体诗集也卖不出去。因此我很期待柳忠秧的诗,期待他能有所突破。相信他会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