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高谈阔论 > “四人帮”上海党羽人生浮沉录之六:戴立清

“四人帮”上海党羽人生浮沉录之六:戴立清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2-20 03:0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四人帮”上海党羽人生浮沉录之六:戴立清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四人帮”在上海的党羽中,戴立清是个重要人物。他出身临时工。靠造反起家,投靠王洪文。“四人帮”形成后,他成为“四人帮”在上海的重要党羽。他文化程度不高。却受“四人帮”的安排。在上海主管科技工作。他迫害知识分子。有一套独特手法。粉碎“四人帮”后,他参与策划叛。乱,最终获刑。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上海标准材料厂的临时工

 

戴立清原籍本不是上海,而是山东省郯城县人。1938年,戴立清就出生在该县,后来随父母迁居上海。同当时移民上海的许多劳动人民一样,戴家靠做工过着清贫的生活。由于家境不好,戴立清并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新中国建立后,他读了几天书,也不多,但他也不算文盲,是能够读书看报的。

 

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大巧若拙力搞建设。在那个年代,中国用工量急增,戴立清也被招到上海标准材料厂当工人。不过,他不是正式工,而是临时工。当年的临时工,付出的劳动不比正式工少,甚至还要多一些,但无论是工资,还是福利待遇,都不如正式工,这使戴立清感到不平等。这也是他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造反的原因之一。

 

与那些业余时间只知道打牌、喝酒的临时工不同,戴立清平时爱看报纸,也读《毛泽东选集》。他很注意了解国家大事,了解政治情况,在该厂包括临时工和正式工在内的工人中,应该说,戴立清是有一定头脑的。他平时和工友相处,也很随和,有人遇到困难,他也愿意帮一把,因此,他在上海标准材料厂工人中的“人缘”算是很好的。

 

当一了“总司令”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早已经对自己和其他临时工待遇不满的戴立清,开始串连一些工人造反。

 

“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的时候,许多工人还是不敢参加造反活动的,但是,戴立清胆子大,有一种天地不怕的劲头。他自己率先给标准材料厂厂长和党委书记贴出大字报,还串连、鼓动其他工人给厂长和厂党委书记贴大字报。

 

当年,上海标准材料厂的工人写的大字报中,有的光讲工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受到的歧视,有的只是讲厂领导高高在上,不关心工人,有的则只是写上时兴的标语。戴立清写的大字报,与众不同。他在大字报中,既举出实例讲本厂工人、特别是临时工的实际处境,更联系当时的政治,使用他在报纸上看到的政治词汇,引用他在《毛泽东选集》里看到的一些话。而且,他联系政治,引用语录,都较有条理,一层层深入,显得有理有据。这样,他的大字报所起的煽动作用就更大。一些造反的工人看了他贴出的大字报,便主动找他联系。这样,在戴立清周围,很快便聚集了一批参加造反的工人。

 

在戴立清身边聚集的造反工人中,以临时工为主。这些临时工,平时看到自己劳动强度大,待遇却与正式工相比差得很远,有一肚子的情绪,在戴立清的鼓动下,他们的情绪更大了,并且“上升”到与“走资派”斗争的“高度”。戴立清拉起的造反组织后来在上海标准材料厂所以能够称雄一时,与这些临时工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戴立清觉得,自己要造反,不能光是依靠临时工,还要与正式工建立联系。在这方面,他下了一番工夫。他主动接近一些造反的正式工,和他们讲临时工的困难,讲工人造反要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道理”。一开始,这些正式工看不起戴立清这个临时工,有的人甚至认为,厂里的“文化大革命”,是正式工的事,与你们临时工无关,你们干好活就是了,何必参与?但戴立清是能言善辩的人,他巧舌如簧,往往是几番说服,就使一些正式工对他另眼相看,愿意跟着他造反。这样,在戴立清的周围,又聚集了一批正式工。

 

戴立清比较有组织能力,他觉得,光是自己干,肯定不行,一定要组织起一个造反队伍。他对自己在厂里搞什么样的造反队伍,组织结构怎样,什么人是骨干,搞什么活动,提出什么样的口号等等,都进行了仔细盘算,之后即找几个和他联系紧密的人共同酝酿。经过一番活动,以戴立清为首的上海标准材料厂工人造反组织,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6年即建立起来了。

 

上海标准材料厂中,也有其他一些工人造反组织,戴立清对这些组织,又拉又打,不是吞并,就是压下去,最终,他为首的工人造反组织,成了该厂最大的组织。

 

戴立清觉得,光是自己厂里的工人造反组织单独活动,力量还是太小,也容易被其他更大的工人造反组织吃掉,于是,他开始到同行业或者相近行业的工人造反组织中串连。那时,他下班后,连衣服也来不及换,常常带着一身油污,出现在其他厂的工人造反组织头目面前。他说话并不只有政治口号,而是较为平实。他把工人造反组织之间的共同利益,讲得很透彻,对工人造反组织面临的问题,今后的行动,分析得头头是道,因此,这些工厂的工人造反组织头目对他也很佩服。他很快就在这些工人造反组织中树立起了个人威信。到1966年底,戴立清已经串连起其他厂的许多工人造反组织,并与这些造反组织头目一起发起成立了一个更大的工人造反组织,戴立清和一些跟着他造反的骨干商议后,给这个组织取名为“上海红色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戴立清被推举为“总司令”。

 

制投靠王洪文

 

1966年11月5日,王洪文等一些工人造反组织头头,在有中央文革小组背景的“首都红三司驻沪联络站”的帮助下,在上海愚园路召开“上海工人串连经验交流会”,6日,建立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这是上海较大的工人造反组织。王洪文等人酝酿建立该组织时,戴立清没有得到消息,因此,他没有参加这个工人造反组织的筹备和建立活动,自然也没有被选为“工总司”的头目。但是,戴立清很快就知道了“工总司”,也了解到了“工总司”的活动情况和影响。特别是“工总司”在建立不久即搞的几次大的活动,对他震动很大。他想,“工总司”敢于在安亭火车站卧轨拦车,敢于向上海市委“叫板”,并且和中央文革派来的张春桥直接对话,和他们签订了五条协议,真是了不起。他萌生了带“上海红色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参加“工总司”的念头。此时,王洪文也想进一步串连上海工人组织,壮大自己搞的“工总司”,于是,二人一拍即台,走到了一起。1967年初的一天,二人在约定的地点见面了。戴立清和王洪文一见面,就很谈得来。戴立清很佩服王洪文的组织能力和“胆识”,而王洪文也对戴立清的组织、煽动能力高看一眼。在与王洪文见面后,戴立清立即找“上海红色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骨干商议,最后大家都同意并入“工总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