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高谈阔论 > 大爱成就安宁而快乐的人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大爱成就安宁而快乐的人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1-03 21:4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书的原名是《threedaystosee》,作者是美国的海伦·凯勒(HelenKeller),生于1880年,卒于1968年,著名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天生健康,19个月时一场病夺走了视力和听力,在几乎被隔绝的世界里,在老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凭借着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语,完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著作,并致力于各类慈善事业,造福残疾人。被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获“总统自由勋章”。

  这本完全通过触觉来完成的书,这本书语言描写细腻,节奏平稳,充满了作者对知识获取的乐趣,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整本书散发出平和,感恩,和世界大爱的气质。

  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作者对这三天光明的设想,第二部分是我的人生故事,着重于作者的求学经历和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的人生感悟。虽然书名给人的感觉略显沉重,但从书的内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积极获取知识,拥有自己敏锐的思辩力,不断克服困难,最后取得一定人生成就的人。

  第一部分中海伦的三天光明简要起来是这样的,第一天要长久地注视自己的老师和朋友,想看看怎样的容颜能滋生出对她那么坚固耐心的爱。第二天要去剧院完全依靠自己的感官去欣赏一部戏剧,去博物馆去探究人类艺术的过去来探究人类的灵魂。第三天她要在平凡中度过,看看平凡人是怎样生活的。从这三天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对人类艺术的热爱,对平凡生活的向往。三天光明的假设值得每一个人思考,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我们该如何运用眼睛,储存怎样的记忆来陪伴自己度过漫漫黑夜,这样的设想能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观,价值观,重新审视平常因为理所当然触手可及而不被珍惜的东西。在我们觉得人生失落的时候,重新考虑我们是否已经珍惜自己所拥有。在我们感叹命运不公的时候,仔细思量后天奋斗的分量是否已经足够。这是这本最直接传递给我们的励志信息。

  我们一定会好奇这样一个双重缺失几乎与外界隔绝的人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成绩的,除了个人超常的意志力之外,其中儿童受教育的部分很值得我们幼教工作者探究。我总结了几点,我想这几点哪怕是现在100年后我们实践幼儿教育时都有参考意义。

  体验与模仿

  因为失明,作者被允许一直拉着妈妈的衣服跟在后面,随妈妈一起做面包,做冰激凌,洗衣服,这些日常工作使她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生活体验,她能根据气味分辨出自己的衣服,知道如何做奶油面包。体验之后就是模仿,她模仿妈妈穿衣打扮,模仿火鸡抢西红柿,模仿之后再发展出自己的游戏。所以我们说要增加幼儿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不一定要去远方旅行,或去儿童游乐场,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比如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反对过度保护,鼓励幼儿自己动手,鼓励模仿。虽然这几年的生活被作者描述成“寂静无声,没有目标,没有光明,有强烈的抗拒感”,但这些体验为她以后的学习是做了丰富的经验储备。也是这种体验使她不甘心只待在自己懵懂混沌的世界里,激发了她最初的求知欲望。

  触觉的运用

  6岁的时候作者开始接受沙利文老师的教育,首先学习的是物体和单词的对应,正常的孩子这个过程用眼睛看,嘴巴说,触觉几乎被忽视。海伦只能靠触觉,用手指来读这个世界。在学习“water”这个单词的时候她老是和mug搞混,直到她自己触摸到冰凉的水流过手心,才明白左手拼写的“water”就是右手手心流过的奇妙的东西,她开始明白每一种物品都有自己的名称,每一个名称都蕴涵了一种想法。动物课的时候,她被鼓励尽量去抚摸,她感受到小昆虫在掌心的试探和挣扎,感受到它们回归自然时扑腾的翅膀散发出的快乐,不仅知道了动物的身体名称,也萌生出了对动物的同理心,对动物的爱恨感同身受。植物课,就放一盆百合在窗前,每天触摸它的成长,了解了根茎叶,感受到了泥土的力量。这种学习,根植于生活,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滋养了心灵。有些家长会对在观察小动物的孩子说“眼睛看看就好,不要用手去摸,很脏”之类的话,阻止了孩子的体验和探究。在电子科技时代,我们的产品过多地服务于视觉,有一种说法:眼睛看到的直接传达到大脑,而身体触摸到的直接到达心灵。所以触觉是最直接的体验,不可忽略。幼儿的玩具应该是用有生命的材料制作,木质的,棉质的,而不是冰冷的化学加工而成的塑料。

  内在激发出的求知欲

  海伦的一生是主动学习的一生。她学习,不是因为父母的要求,不是因为社会的压力,完全因为内在的求知欲在驱动。父母最初把她送去接受教育没有成才的欲望,没有分数的要求,不带任何功利心。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海伦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完整的保护。这是值得现代父母深思的,我们都要求孩子进行各种学习,也许短时间内我们确实可以收获孩子带来的荣耀,但时间长了,最可能的结果是孩子的兴趣被消磨怠尽,然后我们来埋怨孩子不听话,不求上进。作者的体验是“当一个孩子感觉到无论忙碌还是闲暇他都拥有自由时,他才会快乐地学习。他必须体验过胜利的喜悦,失望的枯涩,然后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并不喜欢的任务,才会下定决心勇敢去跨越书本那单调枯燥的难关。”

  养成阅读的习惯

  关于阅读,作者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讲述,因为她觉得书籍对她的教育意义重大。这和我们之前学习的雷夫老师终身阅读的观点不谋而合。作者从7岁开始阅读,阅读让她快乐,最重要的是后来写作的时候,以前读过词汇,片段都汇聚成一个个奇思妙想从笔端流露出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的多了,写的作文自然差不了。”作者掌握多国语言很大一部分动力就是她想要阅读这几个国家原版著作,她读莎士比亚,雨果,歌德,席勒,她觉得“经由他们阐释永恒,我的灵魂进入了真善美合一的境界。”通过阅读得到的力量几乎让她忘记了自己的生理缺失。阅读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是一种再创作。幼儿阅读也是一样的。我有一些个人经验想和大家分享,我女儿3岁的时候很喜欢一套《青蛙弗洛格》的书,她反复看了两个月,后来我发现她在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她会把书里的角色分配给大家进行角色游戏,演到生动的情节时小伙伴一起哈哈大笑,讲到青蛙勇士最后救了其他人时萌生出的自豪感让他们感同身受,我想儿童的心理构建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的。孩子们对于绘本的领悟力比成人要多很多,他们会自己联想、实践、整合,从而得到自己的心理构建所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