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练习太极拳时,对身体各部位姿势有何要求?

练习太极拳时,对身体各部位姿势有何要求?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2-10 18:38 编辑: 网络 查看:

回答(6)

热心问友 2009-05-25

头部:  练习太极拳时,对头部姿势的要求是自然上顶,避免颈部肌肉硬直,不要东偏西歪或自由摇晃。头颈动作应随着身体位置和方向的变换,与躯干的旋转上下连贯协调一致。面部要自然,下颏向里收回,用鼻呼吸。口自然合闭。  眼神要随着身体的转动,注视前手(个别时候看后手)或平视前方,神态力求自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否则会影响锻炼效果。  ·躯干部:  胸背:太极拳要领中指出要“含胸拔背”,或者“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意思是说在锻炼过程要避免胸部外挺,但也不要过分内缩,应顺其自然。“含胸拔背”是互相联系的,背部肌肉随着两臂伸展动作,尽量地舒展开,同时注意胸部肌肉要自然放松,不可使其紧张,这样胸就有了“含”的意思,背也有“拔”的形式,从而也可免除胸肋间的紧张,呼吸调节也自然了。   ·腰脊:  练习太极拳,要求身体端正安舒。要做到这点,腰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流传的说法中有“腰脊为第一主宰”、“刻刻留心在腰间”、“腰为车轴”等等,都说明腰是身体转动的关键,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和稳定重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练习时,无论进退或旋转,凡是由虚而逐渐落实的动作,腰部都要有意识地向下松垂,以助气下沉。腰部下垂时,注意要端正安舒,腰腹部不可前挺或后屈,以免影响转换时的灵活性。腰部向下松垂,还可以增加两腿力量,稳固底盘,使得动作圆活、完整。  ·臀部: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敛臀”,保持自然状态,避免臀凸出或左右扭动。要松腰、正脊以维持躯干的正直。  ·腿部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对于步法的进退变换和周身的稳定程度,两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求腿部动作要正确、灵活、稳当。在练习时,要特别注意重心移动、脚放的位置、腿弯曲的程度、重心的移动和两腿的虚实变化以及整个套路动作的前后衔接。  腿部活动时,总的要求是松胯、屈膝、两脚轻起轻落,使下肢动作轻、稳、进退灵便。迈步时,一腿支撑体重,稳定重心;然后另一腿缓缓迈出。脚的起落,要轻巧灵活。前进时,脚跟先着地;后退时,脚掌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横步时,侧出腿先落脚尖,然后脚掌、脚跟随依次落地。跟步、垫步都是先落脚尖或脚掌。  步型和步法都要求腿部动作虚实分明,除“起势”“收势”外,避免体重同时落在两脚上(双重)。右腿支撑大部体重时,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左腿支撑大部体重时,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虚脚起着一个支点作用(如虚步的前脚和弓步的后脚)。蹬脚、分脚的动作,宜慢不宜快(个别动作除外),应保持身体平衡稳定。  ·臂部:  其总的要求是沉肩垂肘,使肩、肘两个相关联的关节放松。运动时,注意肩关节松沉,并有意识地向外引伸,使手臂有回旋的余地。  太极拳的手臂一伸一屈都不可平出平入,直来直往,应把腕部和前臂的旋转动作确切地表现出来。对手的动作要求是:凡是收掌动作,手掌应微微含蓄,但不可软化、飘浮。出掌要自然,手指要舒展。拳要松握,不要太用力。  手和肩的动作是完整一致的。如果手过度向前引伸,就容易把臂伸直,达不到“沉肩垂肘”的要求;而过分地沉肩垂肘,忽略了手的向前引伸,又容易使臂部过于弯屈。  总之,动作时,臂部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推掌、收掌动作都不要突然断劲,这样才能做到既有节分又能连绵不断,轻而不浮,沉面不僵,灵活自然。

说那么多干什么。其实太极拳是对大众的健身体育运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只要能做出来就是咯·要求不高。至于你如果想吧动作做好是要常年累计下来的。比如你做24式简化太极拳开始可以慢慢来·动作不好看都可以·做久了自己会改过来的。要求不要··毕竟不是拿去参加什么比赛·达到养身的目的就是·。

具体不知道你指的那派太极拳。给你个参考一下;戏说“太极十三式”众所周知:“太极十三式”即棚、捋、挤、按、採、挒、肘、靠(手上八法)、左顾右盼(眼的二法)、前进后退(腿的二法)、中定(指驱干一法)计十三。也可称为“太极十三式”虽十三,却包罗万象。正确、巧妙、适时、适度的转换运用,可根据对方的来势变换无穷的招式。洪式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立体螺旋形的弧线运动,十三式在运用中随时都在相互转换,在弧线形运动中的十三式是无法界定各式之间的尺度的。以捋法变挒法举例,只是前手抬高,旋转角度加大,这在运动中的变化就没有明确的界限,两种手法在同一弧线中无法界定哪一段为捋,哪一段为挒。况有的动作似捋非捋、似挒非挒。洪式太极拳的基本功,正反两个单手圈就包括了手上的八法。洪师常教导说:“拳无定式,在实践中要,因敌变化,加加减减,死练活用”。如正手圈的回收动作:对方手在我小臂之上按我即是收棚,对方手在我小臂之下,即是捋或挒,继续走就可变为靠,只是正手圈的半个圈,就至少有四法。当然棚法和棚劲是无容置疑的,太极拳的棚劲即所谓内力,是遍布全身的,是太极拳的灵魂。手只能用于“棚、捋、挤、按、採、挒、肘” , 将“靠”并称为手上八法,有待细考。眼的二法“左顾右盼”可否加右顾左盼,腿的二法“前进后退”可否加横移斜进,况又有踢、蹬、蹿、捭、扫、跺、套、衬八种用法.李储功师兄给我讲解十三式“中定”一式时举例说:“跑步运动员在高速前进中身体是前倾的,也就是说要斜中有正,正中有斜”并立直了身体示范说:“这样能跑快吗?”使我明白了中定是在保持身体平衡下的中定,是一种动平衡,而非呆板的中定。先师在三字经“教拳”一节中教导说:“解理明、戒唯心、细示范、莫囫囵”,并在注中提到:“应向学生详细讲明太极拳十三式基本规律改其变化,并在示范动作的同时,多做科学试验,使学者了然于心。”洪式太极拳是一门极深的艺术学科,它在技击、健身、运动力学上的作用不可估量,十三式只是纲领性的基本规律学,它的内涵既粗且细,可渭变幻无穷,不可单纯的认为只有十三种式子。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洪式太极拳已走出国门,洪均生先师的武学思想体系也以科学的面貌尽现在世人面前,被世人所公认,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洪均生的著作在其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做为后学,我们有责任将其弘扬光大,推向全人类。 第一组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第四组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第五组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第七组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第八组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太极心法太极拳法意相连,招招式式细经研。守定中宫无极势,无形无象养真元。太虚太极吴有象,阴阳动静操做拳。右传拳经十三势,今作简化续前源。开拳阴阳起太极,三阳上崩双仪环。太极吊球蕴玄机,双切腕法镇中原。 太极荡球掌前顾,十指采例左右悬。野马分鬃抱球起,球掩横肘肘齐肩。凤足点在虎足侧,托球掌藏腋下缘。 凤换虎足展龙姿,托掌前棚齐胸间。扶球手化塌掌下,左右三循龙在前。白鹤亮翅右虎坐,两手抱印脉合全。 上下翻飞切掌挑,少阴心经气脉圆。搂膝拗步虎坐宣,扶封掌持金肘悬。下行搂膝掌后移,上过听宫指前穿。 穿掌化按金钟响,转身横肘又同前。丁甲云封三才俱,左右搂膝虎龙幡。右进半步出丰步,手探昆琶动金弦。 断肘折肱擒拿闭,金锋掌法上下连。坠坐虎步身退还,倒卷肪法后做前。手足同展担山势,退行四步乘连环。 虎势右峙非等闲,右横金肘抱球圆。左腾虎步擒龙姿,左掌前棚正当先。搭手捋开龙换虎,回身挤手龙在煎。 撤手后坐换虎形,龙行虎按神气全。揽雀尾式左右展,左峙虎势球左悬。棚招挤按四法备,右棚左捋虎左还。 翻掌腕打并勾手,三阳刀至滚单鞭。左掌直撞金锋脉,手足同威顾三前。云手三环行三步,横虎横龙左右旋。 双掌云择摇身脊,勾云拿月金蛟剪。单鞭再接高探马,穿掌罩面气要圆。前穿右掌拦手刺,回收左掌护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