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浅谈传统太极拳的养生之道(2)

浅谈传统太极拳的养生之道(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08 14:38 编辑: 网络 查看:

  太极拳可以健身,但练习不当也会伤身。情况出现最多的是膝关节损伤,主要诱因是不正确的姿势。在太极拳运动中要避免重力放在膝关节上,转移重心时,要脚底用力,膝盖外撑,重力自然会转移到胯部,这是人体力学原理。要注意:勿弓过(屈膝程度不要太过);勿扭拧(转身时负重扭转不要过度,脚尖与膝尖不形成夹角,要保持一个方向);勿滞劲(行架过程中减轻膝关节“压力”);勿激烈。

  “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腰的位置也很重要。行拳走架中要想做到身法正,必须从预备式开始,立顶、下颌微收、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松胯、敛臀、目视前方,这都是练太极拳必须知道的常识。一旦行起拳来,一定要做到尾闾中正和内外三合,这是身法正的重要保证。只有尾闾中正,才能“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尾闾中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腰脊竖直,要保持“立身中正”。腰为一身之主宰,只有做到松腰松胯、气往下沉,两腿两脚才能有力,下盘才能稳固,腰腿才能灵活,动作才能随心所欲、舒展大方。

  太极拳是处处以腰为中心的运动,腰一动周身俱动。太极拳的虚实变化,皆应由腰带动。只要做到以腰为轴有序转换,快慢相间,节节贯穿,开合有变,动作就能做到上下相随,周身一家。例如杨氏传统二十八式云手,揽雀尾、手挥琵琶,腰的转换就特别明显,都是用腰带动两臂运动。

  

  如何练好太极拳

  练好太极拳,简单可归纳为9个字:“贵坚持、明拳理、勤体悟。” 

  

  贵坚持

  有人说太极拳太难,不好学,其实并不难,今天练一两式,明天练一两式,总能学会。练太极拳,贵在坚持。大家知道太极拳是内外兼修、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拳术,要练好得步入四个阶段,即求形、求息、求意、求意气结合,必须一层一层练,就像上小学、中学、大学,读研究生一样,一步一步上层次,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持之以恒,才会真正健身受益。

  

  明拳理

  一要学会放松。因为太极拳是行心用意、内外一体的拳术,往往人在静极默笃之后,灵慧方能始现。所以打拳时须将身势立稳,重心放正,身心松开,全身没有丝毫拘滞之力,杂念摒除,使体态归于自然而后出动。动时以心气行运,以腰脊领带,静静地将一套太极拳打出来,慢慢领会太极拳高深的境界。

  二要身法姿势正确。拳架要立身中正,虚灵顶劲,松腰塌胯。每招每式要使“力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气,向前退后皆然,若有不得机得势,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领会到腰是周身上下相通枢纽。还要做到立身中正,松肩垂肘,气沉丹田,含胸拔背。太极拳的步法要点就是分虚实,全身重心在两脚之间转换。总而言之,身法要不偏不倚,步法手法要无过不及,这才是习练太极拳正确功架的基本方法。

  三要用意不用力。太极拳的力不是靠肌肉收缩所产生的硬力或拙力,而是慢中求功,通过练体固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所得到的松弹绵软而又厚重的劲,此劲如棉裹铁,打到对方身上,入里透内。 

  

  勤体悟

  练太极拳要反复操练和细心揣摩。当所学招式和要领弄明白后,要反复操练,用心揣摩每个动作的内在含义和韵味,以求得周身各节的配合恰当自如,动作的舒展大方而无拘禁,身心的协调而不散乱,使整套动作以意识的牵引而连绵不断。式如行云流水,抽丝挂线,迈步如猫行。要先在心,后在身,腹松静,气敛入骨,神舒体静,时刻在心,牢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内固神,外示安逸,全身意在精神而不在气,在气则滞,有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如能本着以上道理认真追求,必定会成功。

  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希望爱好太极拳的拳友们不要盲目地练太极拳,否则会带来膝盖的受伤,要有一个明明白白的老师来指导,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让太极赶快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吧,习练太极拳——美丽与智慧同行,内在与外在兼修,这也是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