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十七、李雅轩太极拳精论(二)练习经验谈

十七、李雅轩太极拳精论(二)练习经验谈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30 00:13 编辑: 网络 查看: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十七、李雅轩太极拳精论(二)练习经验谈 (2008-05-06 14:07:34)

标签: 太极拳 拳论 体育 分类: 太极拳名家经验谈

(二)太极拳练习经验谈

1、在初学拳时,就要对老师讲的每个势子的动作和神气融会贯通,而且要仔细的体会自己身上的感觉,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要贪多求快。这种方法,看起来慢,实际上却是快的,这一点学者必须注意。

2、在一套拳学完之后,要反复的联系,细细体会,周身贯穿、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心神意气成为一个整体,练的时候,身心愉快,这才算是学会了,但这也只是大体上会了。学无止境,不能就此满足。

3、有了以上的基础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学习行功运气的功夫。这种功夫,就是在练拳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用心意来牵动深长的呼吸,鼓荡身体来做拳势的动作。一切开合的动作,如长江大河之水滔滔不绝,抽丝挂线,行云流水,绵绵不断,迈步如猫行,举动轻灵,圆满无缺。

4、练功需要细心的做到“稳静”,这一点最重要,其次要用心意去想如何做到稳静,如何才能做到清醒,如何才能使智慧澄清,如何才有虚无的气势。

5、先师杨澄甫曾说古人练拳要分四步功夫:

1)练体以固精。就是练架子的功夫。增强筋肉的弹力,关节的灵活性和骨骼的坚实性。

2)练精以化气。就是行功养气的功夫,使饱满的精髓充实身体的元气。

3)练气以化神。就是养气藏神的功夫,在练得精满气足之后,再朝夕锻炼下去,就会发现神明的灵智。有了这种灵智,无论用在何处,都会发挥功效,不仅仅是打拳。

4)练神以返虚。就是在静极默笃之后养虚灵的功夫。在练出神明灵智之后,又将它藏在内心的骨骼之中,含而不露。从表面看来,似乎什么也没有,然而在实际上却是包罗万象的,无所不有,无所不为,无所不然的。如同绢裹明珠,光泽内藏,能普照一切。

6、练功主要在蓄气养神上下功夫。心存静养,养出智慧,养实中气,才能慢慢体悟出道理。在技击上,必须养出神明的灵智,然后才能无往不利,有了灵智,在技击时只要意念一动,气势精神无不俱到。

7、练功最重要的是将内心放松,身势就自然放松了,一切都顺遂自然,这样才能在技击和养生上有效果。

8、练功时全身放松,上下一致,然后才能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用腰脊带动四肢,做出如江河的水势动荡的样子。丝毫不自动,不零断动,不局部动,不多动,不妄动,不少动。否则都是错误的,就不是真正的太极拳。

9、太极拳的动作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腰带四肢,有系统的运转起来,整体的一动无有不动,动作幅度并不一样,这一天特别要注意。

10、练拳必须要由老师领进门,不要自作聪明,松松垮垮的就以为是一动无有不动了。

11、练太极拳要松透,用思想意识来带动身体,丝毫不用多余的力。

12、太极拳内要松心、外要松身,要松匀,松透,松的完满。

13、身势都松下来之后,头脑才能清醒,感觉才能灵敏,意气才能沉下,发劲才能充实,保健作用才能达到。

14、练太极拳必须本着老论去练,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要以会打几个套路为能。

15、练拳一定要身势放松,内心泰然,若有若无的去修练身心的灵觉,细心体味。

16、每次练功,都要留有余兴,不要过于劳累。

17、练功夫时间长了,应该感到神清骨爽,精神愉快的情形,这就是练功夫已经找到要领了。没有这种感觉就说明练的不对。

18、太极拳的功夫,不是只会盘架子就行了,要从理论上掌握太极拳的拳法拳理。尤其要从老论上去领会,去领悟。

19、练太极拳最好要和明师一起去练,本着太极拳的老论去练。

20、练拳不仅仅要领会技击的含义,还要去考虑健身的含义。

21、太极拳是内功、是气功、是柔功,是静功。要松软沉着的去练。

22、按太极拳的道理练就是身势放松的去练,头脑稳静的去练,调匀呼吸,身桩稳稳静静。

23、太极拳根本就是一个养心定性的功夫。所以在练的时候,要静下心来,缓缓地体会着劲道去练。

24、按以上的规则练下去,日久才能打下良好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才可以学好调息方面、呼吸配合动作方面、精神集中方面、意识守窍方面、空虚方面、灵感方面,如推手、散推、散打等方面,都可以逐渐的学会。如果基础不行,那么后面的功夫也学不好。

25、调气的功夫,最主要的将呼吸做到深长,其次找呼吸的顺遂,使其能够配合着身势的动荡而自然舒适的呼吸,不要有勉强,拘泥之处,这样才正确。一定要克服心烦意躁的情绪,慢慢的来,慢慢的找。

26、在呼吸和动作配合方面,每逢架势的展开宜呼,每逢架势的收小宜吸,但这是大致的情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