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辛巳年(1881年)李亦畬用小楷毛笔抄写《太极拳论》自存一本,给友人郝和一本,给胞弟启轩一本,世称《经典》老三本,内注《擎,引,松,放》橵放秘诀和四不能注解。形成了武氏太极拳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不仅是武派太极拳领域奉为(佳皋),而且成为中华武术宝库中的经典著作。也标志着武氏太极拳文武双全的成熟。
李亦畬将毕生所得于1885年正时传长子李石泉,1888年传于次子李逊之。晚年1892年在自家榻前同授艺于二子并叮嘱胞弟启轩本人谢世后继传二子继承家业,二子发誓力遵家父嘱训精研拳技。
李石泉擅长以器械为精,李逊之擅长徒手套路为精兄弟二人相得益彰。逊之继承祖业同为文武兼备晚年著有《初学太极拳练法述要》《不丢不顶浅释》《授艺精言》等拳论。
李锦藩先师为李亦畬宗师之侄曾孙,幼年在自家读私塾授家族尚武之风影响酷爱太极拳。琴,棋,书,画皆为精通。民国庚午年(1930年)正式跟十祖父李石泉学太极拳和器械,至七七事变十祖父石泉参加抗日工作后。又在1937年跟十一祖父李逊之学习系列套路。因此是当代一位全面系统继承武氏太极拳的第四代媂系传人。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戴上右派和五类分子的帽子,也不坠青云之志,暗暗坚持练功,并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李家家传太极拳秘籍宝典晚年集毕生精力著作四本秘谱《旧谱再缮》《掘遺缀初》《诲艺精言(上)》《诲艺精言(下)》尤其可贵的是先生首次打破李家太极拳不传外姓的门规,将秘不示人的武李氏太极拳公之于世,并培养出了永年一批太极拳传人,使武李氏家传太极拳从一个家庭门户走向了社会并传了向全世界。 笔者孙建国1964年出生于永年广府西街与李亦畬故居后院毗邻,与李锦藩先师是本生产小队。自幼爱好武术由于特殊地理环境影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曾在1971年上小学时就开始和李锦藩先师学拳,并每天自愿帮助恩师干家务活如:挑水,和煤,打扫卫生,种地劳动等深得师父师母的喜爱。16岁又正式拜师,自入门以来一直到师父家认真刻苦学习,聆听教悔,朝夕相处,生活相伴,敬师如父,深得师父的信赖。
所以恩师将终生所得武李氏太极拳的一路中捋架,二路炮捶,三路小架,龙凤太极刀,龙凤太极剑,一路十三杆,二路十三杆,刀剑对练,四刀对练,双杆对练,推手,桩功等无私相授。
笔者鲁质体笨为免于恩师所传套路失传十几年来一直在努力不懈地在练功之余,整理前辈资料并到全国各地教学使其继承发扬光大。1991年聘任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开幕千人优秀教练;二十年来参加全国各地太极拳大会得金,银,铜牌及奖杯数十枚。1997年从永年到深圳再到武当山三丰武馆就任主教练兼办公室主任传播武氏太极拳培养国内外学员数百名,现为中国武术七段,武当百杰,精武百杰;已申报为永年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遺产传承人。2004年整理出版《武氏太极拳秘籍》一书初稿。后半年由广州俏佳人音像出版公司,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家传武氏太极拳》系列VCD(9碟);2005~2006年已录编《中国体育年监》大型史册;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研究院邀请拍录了中华武藏《武氏太极拳》系列中英文版DVD(20)碟;2008年7月参加编写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武式太极拳》,由高等教育出办版社已出版作为高等学校武术专业教材,大中小学武术教师培训教材和各级各类武术馆校教学用书已公布于世。2009年3月由国家武协邀请出席“香港武术联会”做为《太极名家》代表讲学;9月份《太极网》和河南温县电视台拍录“东南西北太极人”《太极行者孙建国》授到高度的评价。因传统武李氏家传太极拳内含与外界所传有所不同,为让大家有个清楚的认识比较现将一路中捋架(中庸捋顺之拳架)整理成图片与文字公布于世,望太极同仁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较好校正语句。
太极拳是一向很好的健身运动,对于太极拳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太极拳分很多种,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下武式太极拳的简史,希望通过下文的讲解能够让你对武式太极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武式太极拳简史
武氏太极拳为中国传统太极拳主要门派之一,是河北永年广府武河清,字禹襄,号廉泉(1812年生)与其二甥李亦畬(1832年生),李启轩(1835年生)于咸丰丁巳年(1857年)共同研创。
李亦畬为清末举人,好考古,精医术,善著述。传其二子李石泉(1837年生),李逊之(1882年生)。二人传其族孙李锦藩(1920年生)等。
武河清与长兄武澄清(1801年生)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自1818年一起从父亲武烈习练长拳,洪拳等。道光初年(1821年)长兄武汝清(1803年生)与陈德瑚皆考为同科进士。
道光乙酉年(1825年)澄清,汝清,河清兄弟三人皆从《太和堂》陈三掌柜习练太极拳。道光辛丑年(1841年)李亦畬,李启轩同从母舅武河清习太极拳。1852年河清携艺亲自赴河南舞阳县知县胞兄武澄清处帮助赵堡太极拳师陈清平了结一桩怨案事件。陈师为报得恩情穷囊相授拳艺并赠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概要图》《拳谱》等。武河清如获至宝,喜出望外。回到家乡永年广府后与其二甥认真研磨苦练。两年后1854年又苦研《拳谱》《拳论》并作出了著解。
咸丰丁巳年(1857年)武河清与二甥共同研创出一路中庸捋顺之拳架俗称“中捋架”。为练习身法中正安舒,劲路完整,气势贯穿在各式及整个套路中,最后达到周身一家,脚手相随之境界。苦练多年后文武兼备的功夫达到了上成高境界才著有《敷,盖,对,吞》等四字不传秘诀,全是以气而言。每式意念都有随曲就伸,以静待动已及以静制动之意念。又在咸丰戌午年(1859年)创出二路炮捶是对敌应用套路,用外家拳的招式招法运内家拳的劲路劲法连环并用。有蹦跳蹿跃跌打点穴等对敌用法。
咸丰辛酉年(1861年)李亦畬,李启轩创十三杆二路对杆每式双练应用。又在同治壬戌年(1862年)创三路小架并确定刀剑配套对练,练三路小架再次明知阴阳,虚实开合,柔中待刚,煅炼开合爆发劲之应用。歌曰:“不练大架艺难成,不学小架心不明;大架不大,小架不小;去粗留精,奥秘成形等。
四刀,反四刀,四刀变势对练,永年过去有俗称:“杨家杆子李家刀威震四方”之称呼,说明武李家传太极龙头回肠刀很有特色并且非常实用招招制敌。同年李亦畬整理练功笔记成文并中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