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吉良晨医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他不但医术精湛,且是杨式太极拳名家崔毅士亲传弟子,现任北京永年太极拳社名誉社长,对保健养生方法极有研究。)
源远流长
中医学内容极其丰富,在“整体观念,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原则的运用中,直到今天仍然富有很大活力,有效地发挥它的优势作用。
早在有文字记载《黄帝内经》《素问》九卷,八十一篇;《灵枢》九卷,八十一篇,两者相合称为《黄帝内经》。此书写於公元前8一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约在战国後期完成的)医书里就有系统的论述。这本早期的巨著记载了有关摄生防病,人与自然,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药物方剂,针灸按摩,导引吐纳等内容,它特别把摄生保健放在第一篇的位置,体现“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 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这幅《导引图》上有四十四个导引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人们在西汉以前开展保健运动的情景。这件文物的发现,说明在《黄帝内经》著作完成之前,就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有效保健运动锻练方式。
武术的萌芽
远在原始社会的早期,即已经有了武术的萌芽,随着杜会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在随着生活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完善、总结,逐渐认识到了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攻防技能,而且更是增强体质、防御疾病的重要锻练手段和运动方法,因而创造了传统的保健运动。 由此可见传统的保健运动,是来源於武术的。应当认为武术锻练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只是运动四肢、关节、肌肉、骨骼(下乘法)中级阶段就进一层,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锻练攻防技能,亦即技击)延年益寿(上乘法)。俗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一个高明的武术家是会练气行功,保健养生的,精神是内涵的,修养是高尚的。因此,我的观点,真正的保健应是高级的锻练身心的方法,也就是所谈的“上乘法”。练功的人总结了三句话,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这是练武功的三层道理,亦是三步功夫)所谓“还虚”的“虚”,不是虚无缥缈,而是通过练精、练气、练神,使精气充沛,增强本能,产生真气(“真气”,又称“真元”,是先天的精气和後天的谷气相合而成,为维持人之生命的主要物质)。这种“气”在人的机体,可以运行於内外、上下、左右、表里,无处不到,无处不有,无处不通,无处不用,随心所欲,举动轻灵,似有似无,极度敏感。亦《拳经》中所说:“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到了这种境界,收效最大,其乐无穷,乐在其中也。练到这种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在苦中得之。 大凡事物发展的规律,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浅而深,从易到难,从难至甜的过程。老子曾经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此理。
生命存亡的关键----精气神
中医学很讲究精气神,“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这三者的盛衰存亡,都关系到人命上的生死,所以精气神是人的生命根本。 在《灵枢·本藏篇》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周於性命者也”(人体血气精神的相互为用,是奉养形体,它可以周遍全身维护生命的,是保持生命的根本物质)。因为“精气神”在人体这样重要,所以古人对这三方面的调护、摄养极为重视。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有“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呼吸”指保呼吸,是一种吐纳养生功夫:“精气”指真气而言:“独立守神”是说精神能够不受任何干扰的内守)。又说“积精全神”(也就是摆脱杂念,聚精会神)。如《庄子·刻意篇》中云:“吹咆呼吸,吐故纳新”,“导引神气,以养形魂”。这些都是前人却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方法,《内经》关於这方面的论述纪载是很多的。在古代讲究保健养生的人,和现代实践证明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宝,如人们所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精”是後天水谷之精微所化生的物质:“气”是水谷之精气以及所吸人的大气(天空之气)所合并而成的。“精”和“气”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的主要物 质:“神”是人体一切精神、思维活动的概括。 由此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例如《灵枢.本藏篇》所说:“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者失守而阴需;阴需者无气,无气者死矣。”从这一段经文就可以看出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五藏藏精,精为神之宅舍,有精才能有神,所以“积精’,才可以全神。精伤了,神就无所舍,是为失守,这是精与神的关系,也就是精为体,神为用。精不但为神之宅,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精化为气”(精可产生动力〕,这是精与气的关系。同时气也能生精,如在同一篇又说“气归精”(气又可以充实转化为精,没有气的动力,精也就无所生)。总之,“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体,存则俱存,亡则俱亡。因此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的关述。所以“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只要精足、气充、神全,自然能够怯病延年。我们今天谈它,不是在讲《内经》的藏象学说“精气神”,而是通过“精气神”的基本概念,用来说明中医学与保健的密切关系。
保健养生---气养为先
“保健”的运动锻练内容,实质就是提高人的机体“精气神”的充沛、旺盛,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当然,这里面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即众所周知的“功夫”。保健,养生,气功,武术,各有特色,但又相互为用,它和中医的实践和理论是息息相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传统的保健内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是取之不尽的。从精神修养、起居饮食、药饵调摄,锻运动来看,都是保健养生,康寿延年,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身的运动,练气当先。虽然说“民以食为天…‘有病药当之”是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可是要从保健养生的方面看“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气养”,因此“气养”尤为至要。史载后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正是他长期坚持锻练身心的结果。他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樞”的道理和导引方法,创造出五种动物运动的形象《五禽戏》(虎、鹿、猿、熊、鸟,)来进行健身防病,抗老长寿的锻练手段,至今仍广为流传。
长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