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太极拳揉手内功(2)

太极拳揉手内功(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19 22:17 编辑: 网络 查看:

老拳谱在论述“手式”时讲:“惟接手先着力,实时松开”,意思是手要着力而不要接力。不着力就不能听劲,不松开就不能引化、击发对方。假如对方用拳击来,我以手先接触,接手后不要“跑”,更不要顶。“松开”是指要接对方顶力的侧。将对方来力的一半引化到身外,剩下的一半留着借力发人用。
  “接手半边空”是讲与对方接手时要侧接。接手时手式旋转是侧接的一种方法。通过手式的旋转,只接对方来力的一半,使其来力的另一半落空,并将自己的内劲渗入对方体内。然后掌握好时机,一空即发。如稍迟缓,对方的力改变后,就不能将其发出。同样,接手后可用肘空或肩空。肘空或肩空后立即将肘、肩之内劲通向对方劲源。
  “避实就虚,以虚带实”是讲揉手时,要避开对方来力的正直方向,即避开“实”,而去接对方的侧点或无力的部位,即就“虚”。对方的劲侧就是对方的“实中虚”。接 “虚”后,通过虚点带着对方的“实”点向对方劲源发力,由此便可实现借力发人,四两拨千斤。
  “接力不过腕”,“发劲一贯串”,是讲与对方接手时,虽然以手掌相接触,实际上是用腕部接来力。要通过腕部的旋转变化引化对方来力,不使其由腕部进人自己身内。发劲时,要由九曲珠的中间一颗珠子为后援,贯串上边四颗珠子,将内劲通至腕、手并发出手外。“一贯串”是说内劲的发出要畅通无阻。
  发人时,腕要灵活,手须松软,才能起到给中指根通出的内劲指引方向的作用。腕的后援是肘劲。在与对方接手直至将对方发出的这一过程中,肩、肘、腕、手必须松软圆活,这样才能使内劲畅通无阻地通向对方。
  “要点不要面”,是讲手与对方接触时,要接对方接触面中的一个点,在这个点上求中心,以便控制对方。如果接触的是面,就会互相力抵。此时必须重新在接触面上找到对方的侧点。正如老拳谱所讲:“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偶遇面碰面,实时松开变。”松开后接手要“换手如新接”。
“刺皮不刺骨,刺骨皮必堵”,指接手后,我之内劲要渗到对方皮肉之中,但不可向对方骨头上渗入、因为只有向皮肉内渗入内劲才能到达对方中心。若向骨头上渗入,对方的骨头必使我之内劲受阻,造成双方力量相顶。
  在与对方接手时,要有“侧劲”、“平劲”、“侧平劲”的手法变换。“平”指接触点的正面,“侧”指接触点正面之侧。向“平”发劲为“平劲”,向“侧”发劲为“侧劲”。在接手时,如果遇到对方接触点的“平”,就要在“平”中找 “侧”,由“侧”击发对方中心。即所谓走“平侧”。如果接手时,遇到对方的“侧”,就要以“侧”带“平”,击发对方中心。即所谓走“侧平”。
  与对方接手时,一手按在对方胸前,即将内劲渗入对方中心,然后用手轻轻抓起,对方必随之前倾。同样,双手按到对方两前臂上,要将内劲渗到对方中心,然后轻轻抓起,使对方随之前倾。如果由手通出的内劲不能影响对方中心,则对方就不会前倾。
  如遇对方转攻为守,就必须随之进身,不使对方中心脱离我内劲的控制。
  “枣核”、“杏核”的比喻,讲的是在探手时将内劲沿弧形渗入对方中心,好比是促使内劲沿枣核或杏核的边绕行。假设以手心贴在对方手背上,彼我中间好似有一个很大的枣核。由自己这边的枣核尖开始爬坡前按,然后再沿核边下按对方之枣核尖,对方足跟必着力,足尖翘起易被发出。如果沿核的上缘未能生效,即改走枣核的下缘,便能生效。如果对方以拙力反抗,我即先旋转意想中的枣核,再沿枣核边将内劲弧形渗入对方中心。
  “杏核”扁平,上下的边弧度较小,但左右的边弧度较大。如果沿两侧大弧度的边未能控制对方,那么立即改走弧度较小的上下两边。同样,如果沿弧度较小的两边未能控制对方,即改走弧度较大的两边。
  老拳谱中有“引进落空合即出”的讲法。“引进落空”的意思是说:首先要引出对方来力,再使其来力落空。具体说就是接手后,先将对方来力引到肘上,再用肘使之落空。这时,手要起沾,进、粘、随的作用,不能肘空手也空。否则,对方就会脱离我的控制,或乘虚而入攻击我的中心。要手引、肘空。“合即出”是指对方被引进落空后,必暴露中心。我将神意气集中于对方已然暴露的中心,对方即被发出。
  引进落空要利用手和肘的滚、错、折、磨,即要先错开对方来力的顶峰才能引进落空。引进落空不是后撤,而是通过手和肘在接触点上的旋转变动,使对方来力被引进而后落空。只有把对方引进落空,才能做到“合即出”。
  如果对方的手是扶在我前臂上,只须肘空即可。肘空时,会使对方感觉其劲似推在了一片空虚之中无法施展威力。在这一空之后,方可击发对方。这即是“肘空一大片”的用法。
当与对方的腕部接触时,要主动去接其腕内侧或外侧的凸起处,而不要接对方的腕内侧面或外侧面,此即所谓“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在接到对方的点之侧后,要以肘劲向对方中心击发。
  老拳谱中强调“腰为主宰”,说明无论是在盘拳架还是在揉手中,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腰是全身变化的关键。也是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使用和变换的总后援。腰即是九曲珠中间珠子的所在处,因此,与对方接手后,腰的松、软、圆、活、灵活变换最为重要。它是身体各个部位松、软、圆、活的前提。
  做到全身松、软、圆、活,腰便和肩、肘、腕、手虚接在一起。腰可随肩、肘、腕、手的变化而变化,而腰的内劲可以随时由肩、肘、腕、手发出(起到后援的作用)。若能如此,对方攻腰之力皆可由肩、肘、腕、手化解;而我用肩、肘、腕、手击发对方,都能以腰之内劲作为后援。
  老拳谱中有“力由脊发”的讲法,意思是说:在与对方接手发劲时,要将脊之内劲上提,再分别沿两臂通至双手,并由接触点向对方中心击发。发劲时,胸、腹内含,上半身好似俯伏在一圆球之上。发脊劲要“长三关”,是指内气沿尾阎、夹脊、玉枕三关之联机一松长,发出脊背之内劲。
  如用手问、拿对方时,神、意、气要指向其中心的四周。击发对方时,要使其十字平正,才能使对方弹跳而出。
“引进四梢空”,是讲要将对方来力引到自身十字四个梢中的一梢上,然后再空此梢,使其来力落空。十字的四个梢要全都能空。要根据对方来力的情况,哪个梢空着方便就空哪个梢,并不是要四个梢同时空。
  如果对方用上梢空我之力,我就由其上梢往下梢发;下梢空就由其下梢向上梢发。如果对方用左梢空我来力,我就由其左梢向右梢发;右梢空就由其右梢向左梢发。我在由上梢向下梢发对方时,要用采、肘、靠内劲;我在由下梢向上梢发对方时,要用棚、肘、靠内劲;我在由左梢向右梢或由右梢向左梢发对方时,棚、捋、挒、肘、靠内劲要结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