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吴式太极拳的源流及其发展(2)

吴式太极拳的源流及其发展(2)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5-01 21:18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1942年以后的几十年里,徐致一先生主要在南方教拳,代表南派而影响于世。杨禹廷先生主要在北方教拳,代表北派而影响于世。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颇大,被武术界和社会人士称作“南徐北杨”。他们作为第三代代表人物当之无愧。

第四阶段:发展提高时期(1982年至今) 代表人物:王培生(杨禹廷弟子)、李秉慈(杨禹廷弟子)

王培生、李秉慈师兄弟二人已在社会上形成重要影响,同时在武术界以及领导层形成深刻印象。19993月,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在庆祝研究会成立十五周年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杰先生参加了大会。中国武术运动协会副主席吴彬,北京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市武术研究院副院长毛新建在贺词中写道:“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吴式太极拳是武术园地中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式太极拳经过全佑、王茂斋、吴鉴泉、杨禹廷、徐致一、王培生、李秉慈等著名武术家一百多年的精心研究,千锤百炼,热心推广,已成为世界出名的,有益于人们健康的太极拳流派,是具有健身祛病,益寿延年和独特技击作用的体育运动项目……。”此文看出,在武术界领导层的印象中已划分出第四代的代表人物是王培生、李秉慈二人。



 

王培生(1919-2004),自幼衷爱武术,先后师从八卦、弹腿、形意、八极、通背等拳家学拳。十二岁时拜太极拳一代宗师杨禹廷先生为师。他的拳龄七十余载,成为酷爱、深研、传授吴式太极拳的一生。弟子百余人。她学识广博,揽群雄与大冶,推出了《三十七式太极拳》,还编著有《吴式太极剑》、《太极拳的健身与技击作用》、《健身祛病锦九段》、《太极功与推手精要》、《吴式太极拳诠真》等书籍,给太极拳爱好者贡献了宝贵财富。

 

李秉慈(1929-今),十六岁时就跟一代宗师杨禹廷学拳,十七岁时拜在其门下,跟其学练拳、械、推手三十六年之久,深得恩师真传。他还跟武术界前辈史正刚、骆兴武、单香陵、刘谈峰等大师学大悲拳、形意拳、六合螳螂拳、程派八卦掌等武艺。可称集多家武术于一身。

1956年以后,他成为武术界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任运动员期间,代表北京市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武术比赛、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工人运动会、全国体育运动会。曾多次荣获优秀奖、一二等奖、第一名第二名和“四好运动员”称号。四十年来,他曾任北京和全国的裁判员、裁判长、总裁判长、仲裁委员和国际裁判等职。

1962年开始他就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从学者数万人计。他不仅教授国内武术爱好者,同时教授国际武术爱好者。欧、美、亚、非许多国家的学者数千人计。国内学者无可计数,拜在他门下的国内、国际弟子和再传弟子已有600余人(2009年底前计)。其中许多是本国、本省、本市、本地区武术界的冠亚军,领导人和名人,李秉慈的名字早已响彻世界各地。

1989年以后,他和其师弟翁福麟先后出版了《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吴式太极拳拳械述真》和他自己编著的《吴式太极拳十三式》等著作。他还与国家体委、国家武协、国家武术院以及各拳种的武术大师们一起编撰了杨、吴、陈、孙各门派的太极拳、剑竞赛套路,并同时完成研究、规范、编写著书、录像等工作。1997年,他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作录制了吴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竞赛套路、吴式太极剑、刀等四部教学录像片,后又制作成光盘发行于世界各地,为在世界范围推广中华武术,同时推广吴式太极拳起到了促进作用。

1984年,北京市武协成立吴式太极拳研究会时,他就任副会长。1989年他被选为第四届研究会会长。半个多世纪以来,李秉慈先生为国家武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一直是北京市武协委员、中国武协委员。1995年荣获“中华武术百杰”之殊荣;1997年被评为武术七段,2006年晋升为八段。他的名字早已载入北京市武协的名人史册和国家武术最高名人史册。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武协以他为吴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和权威人士,令其将吴式传统太极拳术(拳、剑、刀、棒)著书、留影、作盘传播给后人。现他已八十高龄,国际国内的武术爱好者前来拜访,求教学艺者络绎不绝,他仍然孜孜不倦地传播着吴式太极拳技术。

从以上四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的情况看出,各拳种的代表人物,必须具备鲜明的特点:

第一、必须是本拳种的德高望重者,武德高尚,技术精湛。

第二、传播广泛,辐射面广,影响力强。

第三、著书立说,有继承,有发展。

第四,门人多,有后备力量,前景广阔。不然,就不能成为代表人物。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吴鉴泉太极起势拳照对比赏析

后一篇:关于“吴全佑”的由来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吴鉴泉太极起势拳照对比赏析

    后一篇 >关于“吴全佑”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