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中国八通 的日志

中国八通 的日志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0 13:43 编辑: 网络 查看:

太极拳健身原理

浏览:52 | 发布于:2009.11.25 | 分类:太极养生

太极拳健身原理

 

一,心态平衡

          打拳时要入静,排除杂念,符合道家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不人为作做,思想纯洁,如同初生的婴儿,显现出人的本来心性,心性平静,神经也平静,不浮燥,不妄动,心松身自松。养成人稳重沉静,遇事不忧不怒不急的心理素质。练功与为人都要心地纯正,专注,不能偏杂,不能有邪念。道家修元神,使元神纯正而不杂乱,就能返回元神的本来面目(此为得道)。眼内视,耳内听,将情绪稳定,神意内收,不能东想西想,乱想则将自己忘掉,迷失自己。

二,神内敛,意内收

            精神内敛,形成一种舒服感,这种感觉经过长期练拳发展成为用意,再进一步用意不用力,内外结合,以腰为主宰,肾间动气,以达到内气运行,符合人体的经络穴位,和子午流注等规律。练拳就是要练就驾驭住自己的神。然后将神变成动力的功夫,在体内运行,变成了以意行气,太极拳练的是精气神,因此练功前心神要平和,将精气神调入体内,这样练拳才够味。

三,松柔

         太极拳必须大松大柔。大松大软大柔是李雅轩风格的太极拳练功方法。

         松柔的意义:硬则僵,僵则枯,枯则亡, 而柔则生,如同树枝,春天刚发芽的新枝,枝体柔韧,可以大弧度弯曲而不断,枝体内输送营养水分的管道功能很好,营养输送通畅,枝端自然生机盎然,而冬天之树枝,僵硬一折就断。其内部输送营养的管道也僵硬老化,所以树枝逐渐枯亡。(僵则单一难变,柔则灵活多变)

         松净,干净的净,松净之后才能用意,以意行气,舒展大方,否则气血不通,气势不大。 

四,动作准确,符合一呼一吸。

         练拳是用意,呼吸,动作要配合一起。呼吸要深,静,透,这样可以使氧气最大限度地进入肺,直至肺叶末端的小肺泡。

  五,动静结合,有劳有逸,符合人的规律。

               动静结合,该静则静,该动则动,匹配得当,更据不同的年龄确定不同的运动量。  

               以上五点,保证了太极拳对身体的好处。太极拳简单来说是吐故纳新与导引术的结合。

 

如何减少习练太极拳对膝关节的影响

如何减少习练太极拳对膝关节的影响随着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丰富。但是,现代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各种环境污染、竞争的压力以及因此而来的的种种疾病。所以,人类需要一种能够化解这些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方法。
太极拳——作为一种养身、健身的有效手段已被大家普遍认可,它神奇的舒缓精神压力、祛病延年的特殊功效已无可置疑地得到了全人类所有了解了这个运动方法的人们的认同。
但是,太极拳在有着明显的调节人体气血,延缓骨骼、肌肉以及脏腑器官衰老的良好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对膝关节压力较重,容易产生膝关节损伤的弊病。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一直影响和苦恼着太极拳界的新老朋友们,只是每个人练习方法、练习强度不同而感爱膝关节损伤的程度不同而已。笔者从事太极拳运动学习与教学先后十几载。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希望在这里与前辈、师长及同行汇报。探讨如何减少练习太极拳对膝关节损伤程度的一些体会。
我在太极拳教学实践中发现,要减少对膝关节损伤的程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练习方法

这是指每次练习太极拳时的练功步骤。
第一步,首先是从站桩开始,在松、静、舒服的前提下静心养气。按照太极拳的动静相兼,以静为主,内外兼修,以内为主的原则,先静心,调气。
第二步,做热身运动,以从头、颈、肩、肘、腕的顺序开始,依次至胸、腰、胯、膝、踝关节。我在多年的练习太极拳实践中摸索整理了一套松身功,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验证后,我们的学员们都有如果不做这些松身功,打拳就僵硬的体会。整套松身功是本着从头开始,节节松开,有规律,有节奏地进行。在做完松身功后,再做压、踢腿练习。接下来练习进步、退步、侧行步等基本步法。然后再练习太极拳的单势的基本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练习后,再进行太极拳套路的整套演练,这样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加大运动量,并且在练习各种动作中,遵循太极拳拳法的“外三合”的要求,将架势由高到低,随着自身腿力的增加来调整高度,使练习者能逐步适应。但是,有很多太极拳爱好者一开始就学习各种套路,急于求成地想要展示太极拳的动态美,将拳架压低来练。因为柔韧性差,腿部力量不够,出现迈步不分虚实,膝尖、脚尖、肘尖不能相对。既违背了太极拳的练习要求,也未顺应人的生理结构。并且长时间地将人体的全部重量负荷在双膝上,使原本僵硬的关节、肌肉再加上意识紧张,就愈加别扭。加外许多太极拳练习者年龄已经偏大,骨关节、肌肉、韧带自身的机理都开始逐步衰退,有的人本身就带有各种炎症,所以长时间的负重屈蹲,自然让膝关节不堪重负而产生损伤。如果人们在学习中能找准正确的训练方法,遵循从站桩开始,先静心,再通过辅助手段从颈,肩、肘、腕放松顺序开始,依次至胸、腰、胯、膝、最后到踝关节,然后进行正确的柔韧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练习单势的基本动作,待每项动作规范正确后再进入套路学习,这样对膝关节的损害就会小许多。
二、吃苦、忍耐精神

每一种运动都需要一种吃苦精神。太极拳是武术,武术就是培养人的意志。磨炼的是精神、气度。中国的俗话说:“人老先老腿。”现代科学技术也有“腿是人的第二心脏”的说法。太极拳对下肢力量的要求也就是针对腿部力量的要求,练的就是下肢的稳。太极拳的轻灵沉着、不飘不浮、绵绵悠长的韵味是要靠下肢稳,腿部有力量,。以出脚轻来展示的,由于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运动方式 ,即使有教师的细心指导,在每天的重复练习时也会出现例如:股薄肌、股外肌、股直肌、缝匠肌等大腿前后肌肉群的疼痛,更会出现膝关节的疼痛。这时,就需要有克服疼痛、忍受疼痛,并与之抗衡的精神,要有“假如我怕痛,痛就不怕我,而我不怕痛,痛就怕我”的思想。
有很多喜爱太极拳的朋友,在未学之前,认为太极拳动作缓慢,容易学,一接触后觉得这样吃苦,往往在这一阶段就怕字当头,失去信心,与太极拳失之交臂,而造成遗憾。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初期练得多的时候,上下楼梯异常困难,在生活上造成很多不便,但在精神、意志上毫不让步,挺过那一段走了过来。我所教年龄在50岁以上的学生也有同样经历。当他们忍耐一段时日后,疼痛感消失了,但在学习下一套新的套路时,又开始疼痛,而当他们咬牙挺过后,不仅不会疼痛,而且腿力、技术又提高了一个层次,有的还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得前三名。有了荣誉感,对练拳更有信心,还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对太极拳运动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三、自我保健手段
有了正确的练习方法和吃苦忍耐精神后,还更应有自我保健的手段。我们的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一个关节,有髌骨、半月板、关节囊,有胫、腓侧副韧带和髌韧带,腿 、膝前后有足三阴(厥阴肝经、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和足三阳(阳明胃经、太阳膀胱经、少阳胆经)6条经络通过。膝关节周围有阴、阳陵泉、委中、膝眼,外膝眼下三寸有足三里,内踝关节上三寸有三阴交等穴位。

我们每天练拳后,可以用自我按摩方法缓解疼痛,晚上先用热水作温热敷,然后两脚平放采用掌揉法、拇指、四指揉法、从大腿根部依次向下至足掌进行按摩,并对阴陵泉、阳陵泉,委中穴位用拇指和四指作按、揉法。手法由轻缓至点按,缓慢而轻,时间长久的手法有镇静的作用。经常按摩能够增强韧带的柔韧性,减少其损伤的概率。这样可以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牵拉肌束,使之放松,而达到气血通畅,经络通顺,肌肉痉挛缓解,关节功能恢复等功效。有助于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这样就起到了缓解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的作用。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秋、冬、春、夏季节特别注意对膝关节的御寒保护。民间有“热不马下脱 ,冷不马上穿”的经验。不应该在寒冷季节和空调房里裸露膝关节,使之受凉,如果疼痛实在难忍,可以加用针对性的外用药酒进行揉按,但应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

如果人们的自身身体本身有骨关节病,更应遵循找准正确练习方法,适当控制练习高度和运动量,树立吃苦精神,加强自我保健意识的思想。使之能与太极拳长此相伴,并能感受太极拳带给人们生理健康和心理的愉悦。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体会和心得,借此机会与各位前辈和爱好者交流,由于本人学识、体验肤浅,有不妥及错误之处,敬请见谅并诚挚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