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书法和于太极运动的思考(2)

书法和于太极运动的思考(2)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7 22:46 编辑: 网络 查看: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书写这样的笔画,都有个起笔到收笔的过程。于是,点按到收笔,抑扬顿挫间,便产生从左到右及从右到左的转变,其次,升降开合之笔画也是在落笔收墨之间展开的,这每一笔的运动都具有阴阳转变之特征,故而有无处不阴阳之说。

书法上有“收放自如”的说法。其收放就是阴阳变换之表现。为此,在这收与放之间,该如何收,如何放,都涉及到所谓的运动之法。很显然,书写之运动,范紫阳老师将之转换到太极拳运动套路上来,其打太极拳的本身就是一种书写过程,而这样的书法书写的多了,就能促进自身的太极功夫的提升。范紫阳老师正是考虑到书法笔画运动与太极拳运动之间有着一些天然的结合点,于是,横画的起笔到完成,运用到太极拳运动上来,就有了捋与按,起笔方向不同,便有了进与退的动作展示。书法的一竖,在太极拳运动上就有了上提与顿按的动作编排。如此不一而论,在一进一退的动作中,在一虚一实的太极运动过程里,书法太极拳将书写之笔画有机地结合到太极拳套路表现中,这样,你如果在掌握了入门功夫后,进一步领悟到书写的笔画怎么样结合到套路当中来后,你就能打出(创造)千变万化的书法太极拳招式来,就像懂得汉字书写的规律后,你通过不同的书体变化,能书写出风格各异的作品来。

话到这里,有人会想,原来书法太极拳这样简单啊!我只要会写字,就能打好书法太极拳。其实不然,书法之书写作为书法太极拳动作编排上的一种“规定”套路存在,其是形而下的表现,在其形而上的表现中,我们更应该领悟的是有关太极之道的存在。就是说,太极之道是体,书法是用。书法太极拳离开了太极运动之道,这个书法也就不值一谈了。

比如我进行太极凌空书法的创作,我在不断地进行书写训练,写出来的字体也是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如果我不按照太极运动规律办事,离开纸张凌空张挂,离开用意不用力的训练要求,没有采纳双手进行一正一反的交错书写训练,这般,就称不上太极凌空书法实践。在此,阐述什么是太极,就成为重中之重的话题所在。

“太极”一词,始见于《易经·系辞》和《黄帝内经·素问》,后又有各代诸子进行诠释作注,论说汗牛充栋,其说不一。
   
太极者,至高无上,至善至美,永固不易,完美无缺,天下之至理,无可其喻也。但作为宇宙观或世界观,作为方法论之哲学范畴确在其中。可见,太极即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说明者。 

太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太极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根本奠基者,没有太极文化,谈论华夏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的空洞说词。

中国道家和儒家围绕太极文化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关于“太极”一说,有时其成了“道”的代名词,是中国地地道道的产物。关于道,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关于道的阐述成为太极文化或太极哲学割舍不开的说明对象。

《易经》中说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消除对立冲突走向和谐统一的存在。

道者,形而上之存在,立足于道能够明了事物发展中阴阳失调的根源。

理者,形而下之存在者,理是阐述道的具体实施者,理偏则道失,有道而生理,有理而合道。

太极即道的别名,太极是“一”,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两者所在,阴阳合二为一即太极,也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本义。

太极所体现出的阴阳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用本人经验来谈论有关太极的话题,用一句话来讲,太极就是道。所谓的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说,你在运动中把握到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转换,就是和于道的存在表现。中国的太极拳是一门体现高深哲理的拳法,是一门充满辩证统一观的武学之道。

比如太极拳讲的刚柔相济,虚实相映,上下相随等,所有的说教都指向一个中正和合的存在。同样,在用意和用力上,太极拳尤其重视用意的功夫,这个用意就是强调“意识”的把握。这个意识通向一种状态,即不能太有意,也不能太随便,即不可太用力,也不能无力可发。总而言之,只有在对立中寻找到统一的元素,才能做到循序渐进,做到四两拨千斤,转而无往而无不胜。

书法之书写,也是一种如何用意的过程。如何起笔和收笔,如何用意和用力,如何前后一致等等,都在强调怎样地进行一种“意识活动”。为此,书法在讲究章法之余,必然提及到力度和速度的问题。

书法之力度不是我们通常说的力学之力量展示,比如说力透纸背的力,这个力不是用机械力就能达到成效的,其需要天长日久的磨砺以及修养才能达到的作为。比如大开大合的用笔风格,收放自如的气势,书法上这些笔墨上的流露,都是在一种合理的正确的意识活动下的产物。如果透过太极运动来说明这些笔墨功夫,可以事半功倍地理解其中的奥妙。

首先讲开合,没有开便无从说合。所谓的开,指的是心胸的开阔,可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其次,指的是局面的打开。如果一个人做到了开,就像布局,打得开,最后收的拢,其内在的收获就大。局面大,气势就大。而打得开需要一定功夫后才能做的到。比如在写字当中,你想把一笔写的开,首先你就要考虑这张纸张有多大,你要写的字有多少,同时,你要想到打开后还要能够合得上;为此,打得开就是要有打得开的气力,之后才有气势。打开的同时,要注意有来有往,收放自如。其目的反过来是为了合起来。通篇的字体布局如果不能整体和谐一致,先前的打得开自然难于收场,最终就成了乱麻一团。

很多人打不开,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就是放不开。因为一旦放开了就乱,就不知道后面的字体怎么写了。要想将所有的字写在一张纸张上,而且要写的有条不紊,这就必须要解决布局合理的问题。很多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写的很好,一旦在一张纸张上写很多字,通篇看起来就令人不太舒服,其实,这是没有解决好阴阳和谐的问题而造成的必然结果。这里的放就像太极拳里的手势及步法如何放开表现一样,一个人在运动中,要考虑好重心是如何转换的,其次,在一起一落的动作中,手与脚,腰与身,进与退,左与右,里与外(对手)等的动作该如何自然洒脱地表现,这都离不开处理重心问题,离不开培养气力的问题;其外就是速度问题。而要处理好重心,培养气力,关键要在意识上进行整体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