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三十一、杨少侯传人张卓星《太极拳锻炼要领》(二)(3)

三十一、杨少侯传人张卓星《太极拳锻炼要领》(二)(3)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8-02 19:5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第五、根据动作的要求,在运动中,腹实胸虚的态势是始终不能改变的,但相对的虚实程度也时有不同。其余各部位的虚实则是不断转换的。这就要求每个部位都必须各自具有独立用力的能动性。在式与式的过渡中,两手也总是分开,起着平准移动着的重心的作用,从而使驱赶保持尽可能大的松弛和稳定,使腰胯的旋转运动得到充分的自由,借以达到“立如平准、腰如车轴、活似车轮”的要求。

第六、太极拳的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虚实的运动,因为凡参与运动的部位都有虚实之分,都有虚实的变换。它还要求通过锻炼使能够分清虚实的部位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功夫越深,能分别虚实的部位就越多、越细。正如拳经所谓:“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由于太极拳处处讲究虚实,虚实随着运动不断的转化,这样实的部份运动的时候,虚的部分在休息;转入另一个动作时,原来虚的部分又转虚为实。因而全身虽然一直在运动,但各处肌肉筋健都能随时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就能长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有了这个功夫和素养,加上腹部坚实点的建立,我们无论干什么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推迟乃至避免疲劳的出现了。

五、一动无有不动

太极拳运动时,不管行拳速度不管多么慢或多么快,每一式动作都要动员全身各个能动部位同时运动,协作完成。各个部位的动作也不能有先有后,必须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不允许出现有些部位动而另一些部位不动的现象,从一式转入下一式,中间也不许有所停顿。劲可断,形、意不能断。整套拳架运动是一气呵成的,有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无所谓定势,因而比一般的拳术有更高的要求。

“一动无有不动”与“力发于跟、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运动法则结合起来,又成了太极拳充分调动身体的力量并使之趋于一点,借以取得最佳武术效果的重要方法。

“力发于跟、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是运动的法则,也是向外发劲的法则。它要求每一发劲必须从脚跟蹬地而出,同时旋腰转向目标,再加上伸臂出手的力量,三个部位运动所产生的力量加在一起,然后通过手指(或掌或拳)而作用到目标上去。蹬脚(膝关节伸张)、旋腰和伸臂的动作,还必须贯彻一动无有不动的法则,不能先后不一。只有在共同运动的进行中使人感到以脚催身、以身催手的作用。才能把这三个部分的发劲合一起来,否则蹬腿、旋腰的劲是贯不到手上去的。因此,它每一发劲的力度,可以粗浅地用下面的算式来表示:

作用在指(掌或拳)的力=脚跟蹬(膝关节伸张)的力+躯干旋转的力+肩、肘关节伸张之力

行拳时还要像木工、钳工用锯锯工件一样,自始至终都在着力,在行程中如果突然受阻,还需要爆发大力。故行拳时必须随时具备着出现爆发力的身体态势,以利一呼即出。

这个态势,首先是精神态势,即随时都要有发劲的思想准备,如同踢足球、篮球一样,随时都要有射门、投篮得分的思想准备,不得有须臾疏忽。因为太极拳是一项以技击诱导强身的运动,行拳过程就是设想着与敌搏斗的过程。因此必须带着敌情去运动,而且总是寻思着如何制造机会,发劲制敌,夺取胜利。

其次是肢体态势。太极拳劲的方式不像外功拳那样将手抽回然后再朝敌方凌空击去,而是在与敌手粘着共同运动的情况下趁势爆发的。根据情势的变化,还可以随时变换走劲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显示出它的灵活善变的特点。于是,整个行拳过程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力发于跟、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以及“一动无有不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只有时可遵守这些法则才能时刻都把腿、腰、手三个部位的运动结合在一起,为随时可以迅速爆发大力而做好准备。

六、发劲点与领劲点

练拳时,每做一个动作,都要有一个发劲的部位和一个把劲领到作用点去的部位。显然,这两个部位在同一时间里是不会重合在一起的。它犹如射箭,弓弦就是发劲的部位,箭头就是把劲领到作用点去的部位。我们将发劲的部位称做“发劲点”,将领劲奔向目标的部位称为“领劲点”。

太极拳发劲时,在跟、腰共同运动发劲中,脚跟(实际上是膝关节的伸张)是先腰身而发劲的。当脚跟发劲的时候,发劲点就在脚跟,膝关节伸张首先催动腰身运动。因而此时领劲点就在腰身;接着,腰身经腿催动也参与旋转发劲时,腰身便从领劲点变成了第二级发劲点,这时领劲点也从腰身向前移到了肩,是腰身催动肩向前移;继之肩又发劲摧动臂,臂又变成发劲点,使领劲点最后移到手指上去击打敌身。从以上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在运动和发劲过程中,领劲点开始是在腰身,随着武术的需要才依次向前移到肩、臂,最后到达手指;同时,发劲点开始在脚跟,继之也依次移到腰身、肩、臂。当然,当肩、臂承担着发劲点的任务时,脚跟、腰身的发劲任务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而是仍然在继续运动和发劲。这样才能使三个部位的发劲合作起来,连贯成一气。只不过要分别主次,用力的轻重也不尽相同,以上就是太极拳在运动时发劲点和领劲点移动的全貌。

在运动时,发劲点和领劲点的转移过程,实质上也是虚实的转变过程。具体地说,凡领劲点都是“实”的部位,因而必然也是意识主要关注的部位。在盘架子时,一个运动过程或发劲过程的最后一个领劲点,就是设想自身用以接触敌身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