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心得 > 浅谈初学者如何练好杨氏太极拳(转)

浅谈初学者如何练好杨氏太极拳(转)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21 23:00 编辑: 网络 查看: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浅谈初学者如何练好杨氏太极拳(转) (2012-05-07 16:49:42)

标签: 体育

固然太极拳广为传播,习练的人良多,但是控制准确习练方法的却少之又少。在我们研讨会学练的许多学员对如何学练太极拳也常感迷惑,下面我结合自己学练及教养太极拳中的一些体会,谈一谈初学者学练杨式太极拳常会遇到的几个问题。

一、传统与简化


  很多人面对门派众多,套路复杂的太极拳常感莫衷一是(当初流传较广的有陈、杨、武、孙、吴、赵堡以及国家比赛和简化套路,即便是陈、杨等传统套路中也是分支流派繁多),阴阳平衡。我认为无论是从健身角度仍是技击角度,都应选练传统太极拳。


简化拳的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达不到健身所需的活动量。二是损坏了传统套路的系统构造。简化套路下降了其原有的疗病健身效果,其技击功效更是无从谈起。能够说是太极拳里的偷工减料,我感到偷工减料的东西老是不好的吧(偷工减料的屋子估量大多数人不敢住)。所以,为了到达真正的健身养生目标,应抉择学练传统太极拳。


二、如何学好拳架


  太极拳是世界上所有体育运动名目中,最奇特的运动方法之一,必须依照其特有的法则要求进行习练。我认为学练拳架起码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学规则定架子。二是循理法融架子。三是返做作空架子。


  1、学规矩,定架子。太极拳在技击门派中,是极为严厉标准的拳种,学练传统太极拳一定要守规矩行拳。初学者开端习练太极拳时,身、眼、步、手和方向角度必须按照拳法拳理要求,安分守己而不得有随便性。要按明师的口传心授,规矩练拳、居心体悟。这里举个例子。我们邻家小子8岁,练了三年书法在全国获奖成了小书法家。我写了30多年的字了,不要平话法,自己看着都不难看。小孩子三年按规矩练字可以成书法,我写了30多年到现在还是一笔爬爬字。这就阐明规矩的主要性。


  至于杨式太极拳架的规矩,对初学者,首先是杨公澄甫《太极拳术十要》,其次是清楚十三势,再有就是32目。至于详细的身法、步法、伎俩等只要追随传统太极拳老师学习,都会在教拳过程中耐烦过细不厌其烦的重复强调行拳的规矩。


  联合本人学练和辅导学生,在初学杨式太极拳进程中最轻易出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多少点:


  一是思惟意识、关节肌肉一定要放松。初学者最容易出的问题就是僵紧,成果是越打越累,不仅达不到健身锤炼的目的,反而容易伤身。所以学习拳架的同时也是去僵紧求松柔的初步过程。


  二是沉肩坠肘,松腰开胯。刚练拳架最常呈现的通病就是耸肩翻肘,这样身体自然会紧,所以要在行拳过程中时时反醒,检视肩肘是否松沉。而松开腰胯是太极拳中最难解决也是最基本的核心之一。腰胯是身体的主宰,只有腰胯松了,才能做到全身的松柔。


  三是自然档距。这是杨式太极拳最独特的地方,无论是弓步、横步,先进、退步,两脚横向都要求有大概等肩宽的间隔。这样才能正肩正跨,能力中正松沉。


  四是方向要踏正。太极拳有所谓四正、四隅。在拳架前进过程中上步、退步,脚尖一定要踏正方向。另外重点注意的是,胸线也要与脚尖在同一方向(除个别动作是双向发力胸线两向统筹外)。因为只有胸线与脚尖在统一方向才能使自己得机得势,进退自若。


  五是分清虚实。杨公澄甫说:“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 所以初学者一定要分清虚实,要单重不要双重。


  刚学拳架时只有时时留神上述五个问题,再按照辅导老师的要乞降示范拳架,把套路学完,从起式到收式能不间断地持续练下来,知道放松安舒,根本不紧不僵,基础晓得前后、左右、虚实就算过关。


  2、循理法,融架子。太极拳作为内家拳术的代表,其中心特色之一是“用意不使劲”。那么意从何来,不是凭空的痴心妄想,对于初学者,已有先辈现成的拳理拳法。第二阶段就是在第一阶段按规守矩可能基本流利把拳架打下来的基础上,把拳理拳法融进你的拳架里。


  那么杨式拳到底有哪些拳理拳法要循呢。我以为初学不要贪多,更不能盲从。必定要掌握那些经典的经由实际跟历史考验的货色。一是张公三丰的《太极拳论》。二是王公宗岳的《太极拳论》和《十三势行功心解》,这三篇是太极拳的总纲总论,重中之重。三是杨公班侯的《班侯九诀》。其中第一诀《全部大用诀》,对拳架一招一式的用意都做了概括总结,十分好(还有第八诀对拳架也有领导作用)。四是杨氏太极拳老谱32目。五是杨公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对每一招的解释要在行拳架时细心体会琢磨。六是杨公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这些太极拳的经典阐述如果然能落实到拳架里一、二成即可登堂入室,毕生受益。


  总之这个阶段行拳架不能再象第一阶段那样如木偶般死板,跟酒囊饭袋般僵直,更不能全身如人心涣散,部分妄动。而应该是以意领形,意灵形松,内静外柔,周身鼓荡,一劲贯通。既要有圆活轻灵的松柔劲,又要有高低一体,内外相合的整劲。同时一定要结合推手的测验,把推手中的东西在拳架中练习定型。


  3、返天然,空架子。这是习练拳架的较高阶段。在第一阶段按逝世规矩学练,至第二阶段把拳理拳法融进拳架,行拳架以意相领,走拳松柔弹活,举手投足符合八法五门,僵紧渐去,松活已生的基本上,持续向内求,知进退、懂虚实、用意不必力。说艰深些就是专心用头脑行拳,而不是单纯的用四肢等肢体走拳。而且逐步构成良好的太极前提反射,一举手一投足处处都是太极。就象人们常说的太极生活化,生涯太极化。


  到这一阶段在练习原有套路的同时,要开始单式的反复练习揣摩。同时在日常接人待物中都含有太极的条件反射,也就是所谓要空架子。这就是为什么王公宗岳把太极拳传下来就只有几篇拳论,没有一式拳架,这是他聪慧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