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有的人练太极拳练了很多年甚至练了一辈子都悟不开,悟不开,功
夫就练不到身上。而有悟性的人,通过练拳甚至不通过练拳,通过别的事一下子就悟开了,
一旦悟开了,就会豁然开朗,功夫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记得父亲对我说过一件促他“开悟”的永记不忘的事:有一年,父亲回老家。因为很久不回家。奶奶
见到他非常高兴。家中有个小磨房,奶奶是个勤劳的人,母子俩在磨房里一边聊天,奶奶一边吆喝牛
推磨。牛也是有灵性的,母子俩一说话,牛就伺机站住不走了,磨也不转了。牛一站,奶奶就吆喝一
声,牛又走了。但两人一说话,牛又站定了,如是多次。奶奶生气了,对家父说:“你给我打!”父
亲遵命拿起旁边的一个草料杈子,一只手扶在磨盘上,举起杈子打牛,不想牛一跑,父亲被顺势甩了
出去,父亲眼前一亮!赵铁庵师爷传的古典拳论《太极圈》中的奥妙立时顿悟。《太极圈》诀为:“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
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过去父亲对此诀
也读过无数次,但体会不深,而今牛的牵力转磨而磨催人,使父亲对这一拳诀产生了新的认识,理解
到了太极圆转圈化、引进落空之妙。父亲感到,太极拳讲究以腰为轴,这个轴就象磨心,磨是原地转
,而轴不动,轴虽不转动,但磨一转就把碰到它的力化去了。人的腰轴和四肢等部位如磨心和磨盘那
样密切联系,就能在推手和技击中自然地化解对方的劲力,从而使发放随心所欲。父亲的这种认识一
产生就象烙在心上一样永志不忘,在以后的推手中父亲应用这一拳诀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家父在对太极拳艺的追求中处处做有心人,通过许许多多日常生活中似乎与拳艺无关
的事来悟出太极拳的真谛。父亲常说,悟性的产生离不开下功夫,但光练无悟不行,有悟性,又能下
苦功多练,功夫才能长得快。
2、
继承传统,创新太极内功
在中国现代武术史上,苦练某一门武术,从而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人不少见,但既继承上一代的练法
又能根据自己数十年的体会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而又能用文字留传下来的人却不多见。
《太极内功》是家父在原始太极内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太极阴阳颠倒解》这一秘诀的理解而创编
的。从六十年代起己在内部流传。这一秘诀的核心内容是用一种方法使人体的阴阳颠倒,达到水火既
济而产生内气,这种内气旺盛、充盈,可以健身,也可以增强太极技击力量。人体中的“火”是往上
走的,“水”是往下走的,现在要不让“火”往上走,不让“水”往下走,就得通过中间的“锅”隔
住,“火”燃锅,“水”在“锅”里遇热化为气,即实现内气生,水火既济。
3、对抽丝、螺旋、缠丝三劲的独特见解
太极拳的劲别,林林总总,数百年来各派高手都有不少精辟的总结并应用于较技、击敌。对抽丝劲、
螺旋劲和缠丝劲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太极劲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太极拳家和研究者对此费
了不少心血去体会研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中国太极拳界引起了一场
对这三个劲别的激烈争论。这时父亲已经调至北戴河工作。国家体委有关部门给父亲来信,请他谈谈
对三个劲别的认识。父亲根据自己对各流派太极拳的研究心得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1964年10月21
日《体育报》上,使这三个劲别的含义清晰化,也澄清了一些模糊的认识。
家父认为,“抽丝”不应单作一种“劲”,还是以“运劲如抽丝”的说法比较恰当,它是各式太极拳
的原则要求之一。运劲如抽丝,这在杨、吴、孙等式太极拳中的形象比较明显,陈式太极拳对此也有
严格的要求。它在推手技击运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用以制胜的一种“劲”。螺旋劲是呈螺旋运
动发出的劲,是用以制胜的一种劲别。螺旋劲只击对方一点,令对方失势或仆倒,这种劲存在于各式
太极拳中,这种劲是转着往前走,往后走,不是直来直去,也不是转了以后再走,走了以后再转,往
外发人非要用这种劲。发缠丝劲时,腰腹旋转的运动量大而方法多变。在腰转动的同时,腹肌也在左
旋右转,呈大小不同的圈交替旋转,并与意结合。由腰发动的劲,经脊背带动上臂、前臂旋转贯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