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我就倒了,您的武功真高超。”
在与人推手较技中,家父严格的要求自己和徒弟重口德与手德,不出口伤人,不出手伤人。
父亲晚年曾经深有憾意的向我述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五十年代末期的一天,在中山公园,杨禹廷师爷
因故没有到拳场,父亲正在和诸位师兄弟练拳、切磋。这时来了一位操外地口音,身高一米八以上魁
梧健壮的汉子,废话不说,指名要找“五虎上将”较技。当时气氛很是紧张,大家面面相觑,最后将
目光都集中到了父亲身上。父亲也是心中忐忑,不知此人是什么来头,就好言相劝,想只做一下简单
的交流,不想较技。但此人非但不听,且出言不逊。万般无奈父亲只好出面接招。当时父亲的技艺虽
然在本门师兄弟里面已经出类拔萃,且已经将太极内功融入了推手,但是却很少和外人过招,即使有
过过招,大家也是彼此熟悉,切磋一下点到为止。这样的实战经验很少。为了不为人所制,父亲没有
妄动,只是采取太极起式虚虚站定。那人二话不说突然发招,拳脚相加,父亲抬手一个“抱七星”,
只见那人腾空而起,砸向拳场边上的一个照壁。无巧不成书,照壁上在抬手的位置钉了几个一虎口长
的铁钉,是大家平时用来挂衣物用的。那人的头部就撞在了其中一个铁钉上,铁钉撞入后脑,当时就
很痛苦的捂着后脑勺蹲在了地上,大家马上围了上去,那人勉强的站了起来就要离开,父亲看到那人
已经受伤,二话没说赶紧和几个师兄弟叫了一辆黄包车将其送到了就近的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后又
留了足够的押金和联系方式。后来再到医院看望,据医生讲,那人只是做了一下简单的包扎就带着余
下的押金离开了医院,后来不知所踪。
讲到这里父亲满含悔意的说,如果事情发生在现在,这个事情就有可能避免,但当时因为自己的功夫
还没有达到收发自如的境界,加之那人来势汹汹,也只好全力而为之。才出现了这种不想看到的结局
。
此后的数十年来,他与人推手比试,都是点到为止,再没有发生过伤人的事情。也因此他经常告诫徒
弟,象“捧、挤劲”这类劲,能打散别人的内气,很可能会伤及对方内脏,除非万不得已不准使用。
特别是在友好推手切磋时更不准发。有一次,一位有一定推手功夫的太极拳爱好者,在北戴河见到了
家父。他早闻大名,这次一见面非要搭搭手见识一下名家风范。两人一搭手,父亲就用粘劲盖住方,
使其不能动弹,然后家父稍微一动,在对方即将跌出时收了手。父亲后来对学生说:“对方明白就行
了,不要让人难堪,别人学到这个程度也不容易。”
父亲晚年对推手的认识和实践已入化境(这在现在珍藏的一些音像资料中可窥一斑)。比如,过去推
手讲引进落空,通常是接来劲时坐腿转腰,把人带过来再打出去。父亲在青壮年时是这样教我的,在
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父亲在晚年认为这样易出破绽,容易让人顺势借力打过来。他认为在沾着点作很
小的旋转即可引进落空,不用坐腿退回,也能达到“合即出”制人的目的。也就是前辈太极拳家所说
的“动之至微、引之至长、发之至骤”的艺术。
一九五八年受国家体委委托,家父与李剑华、李天骥、唐豪、顾留馨、陈照魁等同志共同编写《陈式
太极拳》一书。其中“陈式太极拳”传统一路动作说明,由家父和李剑华执笔,本应家父示范拍照,
但家父谦和不肯,推荐陈师后代陈照奎师弟拍照图示,并亲自指导拳架,陈式太极拳一路书写完稿后
,因某些原因未能及时出版,稿件由顾留馨同志带走。在后来出版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中被采用,
但只字不提家父及其他参加编写者的名字,武术界知者为之不平,父亲却坦然一笑。父亲的这种坦荡
胸怀、淡泊名利至今影响着我。
二
悟
(一)
解悟太极
太极拳的学习、进步过程是对自己肯定-否定-再肯定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的一个过程,并且要“损之又损”。
严格说来,练太极拳的过程,也是一个以技入道的过程。“道”才是太极拳(乃至世间一切现象)的
本体。老子曾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说出了修道的两层次第,也是我们学习太极拳的
“加减法”。“为学日益”是指在初学时,我们不但要勤学苦练,还要多向老师请教,平时要细细揣
摩老师的拳架细节。要多交手,多接触高人,从多方面吸收营养。因为只有见多识广,阅历丰富,才
能促进我们拳艺的进步,才能更深刻的领悟太极拳的道理,才能在对拳法的一招一式的锤炼中,把我
们练拳中的错误习惯、错误观念看得更清。通过阅历丰富和知识修养的积累,来促使对太极拳的豁然
开悟。所以要多下功夫,多思考,乃至于多读书多历练,这就是“为学日益”的道理。是加法。
“为道日损”则是说当我们领悟了太极拳的本质规律之后,随着领悟的深入,你会发现,我们练拳或
推手过程中的“顶、偏、丢,抗,浮,重等弊病,都来之于我们自身的妄念(主观臆测),这些妄念
使我们不能形神合一。回头看看自己练拳的每一点进步,并不是我们在身心上增加了什么,而是扔掉
了许多,扔掉了我们由偏执、妄念、所带来的种种毛病。使我们原有的本能得以活泼泼的显露出来。
扔的越干净,自然的功夫越显露,进步也越快。所以,练拳到了这一层是一个去习气,去障碍,“去
伪存真”的过程,是减法。
这一步是让我们学会扔掉,扔掉来自身心的一切束缚,所谓的拳法、拳论,不过是引导你领悟太极奥
妙的方便法而已。是渡海的船。所以老子说:“为道日损”,还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呢
!
记得家父李经梧常说这样一句话:“动手的功夫,一过脑子就晚了”这句话足以让我们悟出太极拳的
三昧。打个比方,我们在餐桌上吃饭,有时不小心会把筷子碰掉,在筷子掉落餐桌的一瞬间,我们往
往会一把将它接住,这种瞬间的反应,我们靠的是什么?是大脑吗?不是,是本能的自然反应,我们
在打拳或与人交手时,为什么就不能有这种自然反应呢?因为我们的心不能纯一,不能无分别,也就
不能显露自心的本能。所以,太极拳的修炼过程就是一个返本还原的过程,由回归自心的本能,达到
应物自然的境界。
要想达到应物自然的境界,光从肢体的训练是不够的,更要从修心上下功夫。如果没有修心的功夫,
太极拳就不会达到上乘的境界。因为一切万事万物都要靠我们的心去鉴别,然而,我们的心怎样才能
纯一而无分别呢?无分别又如何能应万变呢?
佛家有将“镜”喻“心”之说法,神秀大师有篇偈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不使惹尘埃。”正道出了心地功夫的修行方法。“菩提”即是“觉悟”的意思,我们日常不断的盘架
子,推手,就是要通过身体这棵“菩提树”,以“时时勤拂拭”的方式,来省察我们存在的毛病,来
“拂拭”掉我们心上的主观分别和执着的尘垢。让心体如明镜一样,一尘不染,对内能照清自己,对
外更把对方照的清清楚楚,哪怕对方有一点意动,透内透外,达到“知己知彼”的功夫。
我们在交手时,只有达到纯净.无分别的“照见”的心境,才能不产生盲动,才能将对方控制在我们
的朗照之中。若一犯主观,就象镜子上蒙了灰尘,就照不清对方,更照不清自己,就犯主观“有为”
,就要失败。这种心境上“无分别”的状态,就是太极拳的“无极”态。无极才能生太极,以无为用
,这才是太极的本体。我们若时时处处不离本体,自然妙用无方,无往而不利。所谓“人不知我,我
独知人”并非是把我们的动机藏起来,不让对方知道,而是我本来就“无所动”,一有动机对方焉能
不知!
太极拳也是一点一点的由“渐悟”而“阶级神明”的。
镜子的照物,只是如实来,如实显;不存分别,不留痕迹,是因为镜子的“无心”,将镜喻心,就是
要让我们的心像镜子一样,学会“无心之用”。去掉自我的一切主观和先入为主。
但是,把我的心像明镜一样还不够,六祖慧能大师更有一首悟道的偈语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
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说,我们还要把心这面“镜”空掉,去掉你我的分别,更不需
“照”。到了这个境界,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法不是法,拳不是拳,一法不可得。对方的一切就是
我的一切,我的一切就是对方的一切。我与对方完全溶为一体。心归于“空”的状态,则感应极为敏
锐,外力自然不能相强。这才是真正的“舍己从人”,你会感受到一种无挂无碍的大自在,会领略到
那种“英雄所向无敌”的大境界!这时的听劲只是一个感应而已。
我见家父及陈发科、王子英二位师爷晚年练拳,都极空灵、极简洁,平淡天真,如孩童嬉戏一般。略
看似无拳意,却拳意自在其中,真是美极了。与人推手,有时空灵之极,使对方如“扑风捉影”,无
处下手;有时则重如泰山,使对方如“蚂蚁撼树”,坚不可摧
。
代表着我国古老文化的太极拳,究竟该如何领悟和发展,很值得我们深思,非有慧根,不能悟得。“
知行合一”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古训,练拳亦然,贵在能知而能行,否则总不免自欺欺人,若练拳者不
明宗义,人云亦云,茫然一生,则会使流弊横生,为道日远,想来令人扼腕。你是否真懂太极拳的奥
秘,接手便知,这里面来不得半点虚假。
我认为太极拳非常之深奥,所谓深奥指的是这个拳种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背景。它的构成包括
了太极术(基本而又复杂的身体运动)、太极功(深邃的内功心法)、太极道(高级阶段的修身养性
)。它是一门艺术,一门可以让你穷其一生去深研的高级艺术,它有自己一套系统而又科学的锻炼方
式和方法。但又绝非玄而又玄的神话。
这门艺术若没有真正的明师指点、陪练,没有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悟性,恐怕连“门”
都摸不着,更别说“登堂入室”。传统传承的太极拳不是因为你是某位大师的直系亲属或者拜某位大
师为师父,跟某位大师吃了顿饭、拍了张照片、学了遍套路也就成了大家大师了,远远不够。不蹬坏
几双鞋、磨坏几双袜子,不经过老师的再加工、像戗面馒头一样往里加内容,不经过推手抻份,所练
的拳充其量不过是比较复杂的广播体操而已。而好多练太极拳拳的人就是在这个浅层次上,再多的东
西他就不知道了。如果仅仅是“不知为不知”,也好,复杂体操的健身作用还是达到了;就怕“不懂
装懂”,神话太极,最后也糟蹋了太极。
(二) 释悟太极
这又引出了太极拳是否神话的问题。应该说太极拳不是神话,我接触的太极大师像陈发科、王子英等
,他们都是普通的人而不是神。他们的所谓“神功”是怎么来的呢?归纳有以下几点:
1、 科班出身得真传
他们的师傅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父辈。只要儿子可塑,没有父亲不教真东西的(学生可塑,老师亦
教真东西)。陈式拳对谁保密也不会对陈发科保密。据说吴鉴泉经常在王茂斋家切磋功夫,他们在切
磋时回避谁也不会回避王子英。
2、得明师后肯用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对哪一行而言都是真理。武术练家更讲“人前显贵、人后遭罪
”。我曾给人讲:同样一个“劲”或招法,有人练一遍就会了,有人练十遍也会了——同样是会,功
夫不一样,后者好于前者。
3、肯用功兼有悟性
家父教拳和推手时,常提示学生“走走脑子”,就是让学生别傻练、蛮练。要把练体和练心、习武和
修道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渐悟或顿悟。
4、在练拳过程中要不断加工
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这里说的加工,是在严格按照拳架的要求弄懂、练熟以后基础上的再
加工,和“改拳”有着本质的区别。我把这个不断加工的过程称为“戗面”理论。北方的馒头好吃,
是因为在揉面的过程中不断往里戗面。练拳也是这样,先是盘拳架子(和面),再不断地往里加意、
气、神(戗面、揉面),几反几复,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往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偷懒减少程
序。
以上这些步骤是个递进关系,如果拳没练好找原因的话,可一步一步往前推,看是在哪个程序上出了
问题,再来解决。
现在有很多练家写了很多关于太极拳中、高级阶段修炼的文章和练习的体会。对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内
气的产生、运行和应用也有很多的表述。但是对如何系统、正确的修习太极内功以及如何正确的将修
习太极内功产生的内气运用于套路的练习和实际的技击,很少有人去表述。即使有一些表述,也紧紧
是局限于“引经据典”“为我所用”。
还有的练家提出,练习太极拳的过程本身就是修习内功的过程,太极拳按照规矩练到了一定程度自然
就会产生内气等等。对于这种说法,我感觉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极高的悟性是很难做到的,
对此我也没有具体的实践过程。我太极鼓荡气的产生是通过严格的太极内功训练而得。因此不妄加评
论,在此存疑。
综合我数十年的练功体会,我认为太极拳的修炼过程,简单的说,应该是一个从基本的套路、推手练
习,到正确单独的内功练习,再到把内功、套路和推手相结合这样的一个过程。 如果没有正
确单独的内功练习,很难去理解和解释一些古拳谱的说法。
比如在古拳谱中有这样一些论述,“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虚领顶劲,气
沉丹田”,“气沉丹田”后又如何才能做到“鼓荡”?“运劲如百练钢,何坚不摧”太极拳最基本的
要求就是要节节贯穿的“松”,而这里所说的“运劲如百练钢”又是什么意思呢?“气如车轮,腰似
车轴”“命意源头在腰隙”气是通过什么途径,如何象车轮一样的运转的?而这里说的“腰”是简单
意义的腰部吗?“力由脊发”力是怎样由脊发的,如果这里说的“力”是后天的拙力,即使可以做到
“力由脊发”,在实际的运用中这种力又有多大的威力呢?
在古拳谱中还有二篇论述《十六关要论》(作者不祥)和《十三势说略》(武禹襄),经常有练家、
学者在文章中作为行拳的基本要求而引用其中的部分内容,在这里很是值得一提。《十六关要论》全
文如下,“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灵通于背,深贯于顶,流行于气,运之于掌
,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浑噩于身,全体发之于毛
” ;《十三势说略》“…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凡皆是意,不是外面… …”被引用
的主要是“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如果你修习过“太极内功”就会发现《十六关要论》中的论述,几乎完全就是对内功心法的概括总结
;《十三势说略》所表述的也是在修习内功产生内气后,充盈的内气在体内运行的路线及要求。两篇
论述对行拳的基本要求提及不多。
因此我的理解,如果把以上二篇论述中的部分内容“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断
章取义”的拿出来,硬说是单纯指导套路练习的基本要领,是错误的。而把其解释为“太极劲就是通
过蹬脚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腿、腰传输到手”,更是一种误导。
因为只要你有了蹬脚的意识,就不会做到意气的轻灵和骨肉的松沉,只会产生一种拙力。用于一般的
技击可能会有一些用处,但绝不是太极劲!真正的太极劲,是按照传统的规矩经过长时间的盘架子,
结合内功练习产生的内气,此时将身体的重量“松沉到地下”,自然会有一股劲力从脚下传导到全身
,松沉的越好这股力量就越大,直至将身体绷圆,让你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这就是拳论中提到的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孙式太极拳立派宗师孙禄堂先生在论述其所创孙式太极拳时,有这样一句话“消息全凭后足蹬”。这
里所说的“后足蹬”指的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中的进步要求,即在进步时后脚的跟步要“暗含蹬
劲”,和前面我们所提到的有人误以为“太极劲就是通过蹬脚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腿、腰传输到手
”的讨论具有本质的区别,希望大家能够详辨。
以上所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从以上所举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专门的太极内功练
习,不结合内功心法去研读古拳谱,是很难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的。如果仅仅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
不但无益,反而不知拳谱所云,导致“南辕北辙”。
现下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关于太极拳快练、慢练的问题。前面提到过太极拳是一门高级的艺术,有其
独有的系统、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方式。纵观现在有记录的一些历史资料,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练
习陈式、吴式太极拳套路的时间长短基本是一定的,陈式拳一路的练习时间在5、6分钟;陈式拳二路
(炮捶)的练习时间在3分钟左右;吴式拳整趟套路的练习时间在13分钟左右。这样的练习时间不是
人为的,是有其科学规律的。拿吴式拳来说,如果你的套路练习时间大大的短于13分钟,那么套路的
练习就会流于形式,就无法体会出吴式的拳圆活柔和;如果练习时间大大的超过13分钟,肯定会在练
习的过程中出现“缺陷处”、“凹凸处”、“断续处”,也就是俗话说的出“点”,那么吴式拳自然
连贯、连绵不断的特点更是无从谈起。陈式拳也是相同的道理。
当然这是相对的,只是针对在初级阶段太极拳盘架子的一种要求。对已经得太极拳真谛的诸位宗师的
套路演示不在此讨论的范围。
(三) 浅悟拳谱
除了以上归纳的几点,还有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那些已经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和练习
方法,且有了一定的功夫基础想继续深造的人尤为重要。那就是,对以前流传下来的一些古拳论和口
决,要客观、科学的去学去领悟,不要迷信,更不要“走火入魔”。
古人云“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这里的“真传”指的是口授秘传,而“假传”也并非是说假话
。因为在修炼太极拳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本来就是很抽象的,只能意会的东西,更别说要用文字
去表达了,如果硬要用文字表达,往往会词不达意。
有时即使老师毫无保留的告诉了你,如果你的太极功夫没有达那个层次,就不会理解其中的奥妙,更
谈不上为己所用,甚至有可能因为不能正确理解而适得其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练习陈式拳的最初阶段,老师往往会反复的强调每个姿势都要
做到位,都要明确的表现出缠丝的劲路和方向。体现到套路的练习上,你就会感觉到,老师的行拳和
自己所练的套路好像有所不同,其实这个不同只是外形的不同,内在的东西还是一样的。如果老师在
初级阶段就教授你中、高级阶段的练法,试想你能真正的领悟到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能。这就是古
拳谱所说的“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毫
。”
另外,古拳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一般都是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甚至几百年对太极拳的精心
修炼,总结和提炼而成的,对太极拳的练习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经验的来之不易
,因此总结这些弥足宝贵经验的太极宗师,往往就不会轻易的示人,或者说而在一些古拳论中留下一
些隐语或者似是而非、词序颠倒的词语。比如《十三势行功心解》是一篇综合性指导太极修炼方法的
文章,开篇“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如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直接讲的
是以意行气,内气的运行。试想如果没有下篇“能呼吸,然后能灵活”“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
换”“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基础练习哪里来的内气的正确运行
?再如《十三势歌》又名《十三势行功歌》中有这样一句话“意气君来骨肉臣”,按字面的意思理解
应该很简单,就是意识指导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但是当一个人的太极功夫修习到了一定的程度,用
“意气均来骨肉沉”应该更好理解和运用,“意气均”就是说内气充盈布满全身,而“骨肉沉”就是
在虚领顶劲基础上的全身松沉。再如《十三势行功心解》的开篇“以心行气,务令沉着”而结尾却是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难道开篇的“心”不是结尾的“意”,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
?如果是,是不是前后矛盾?以上的例子在一些古拳论中可以说还有很多。
在所有的古拳谱中,我个人比较推崇署名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如果你通读了古拳谱就不难发现,
其他的一些“决”“法”“解”“要”“论”“说略”等在《太极拳论》中都可以找到其影子。可以
这样说《太极拳论》就是所有其他论述的纲,其他的一些口诀、心法其实都是在《太极拳论》的基础
上对《太极拳论》的解释和补充。
因此在学习这些古拳论的时候要从宏观上全面系统、科学的去学。不要断章取义。更不能犯主观、想
当然的去学。有的古拳论是有针对性的,是单纯的用来指导初级阶段盘架子用的,有的口决是用来指
导推手、技击的,有的心法是用来指导内气运行的。
要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很容易犯主观、想当然,从而“差之
毫厘,谬以千里”。
(四) 深悟拳宗
数十年来,除了太极拳,我还接触过其他的一些拳种和中国式摔跤。我跟张立堂师爷学过“神枪李”
的六合枪、万圣刀;跟白玉溪师爷学过高瑞洲的五路太极剑;跟王子平师爷学过竿子鞭;跟李秉慈师
叔学过吴式太极剑;跟当时天桥的跤王宝三学过传统中国式摔跤。总之,凡是家父认为好的东西,他
都尽力把能够代表其门派最高水平的人物请来教我。这些凝聚了武林前辈智慧的器械套路都是好东西
,当时我每样练得都非常熟练、扎实。比如张立堂教我六合枪时,先在墙上画个“点”,站桩用腰抖
枪,再向“点”上刺,要枪枪不离“点”。王子平的“竿子鞭”是他的绝技,竿高齐眉,竿头栓着铁
环连着铁镖,鞭、棍两用,招法非常绝妙。白玉溪的五路太极剑,剑法花哨,柔中含刚,忽隐忽现,
梨花带雨。
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拳术有内家拳、外家拳之区分,而内家拳的代表拳种有太极拳、武当拳
、行意拳、八卦掌等,外家拳的代表拳种主要是以少林拳为主。内家拳讲究内练一口气,外家拳讲究
外练筋骨皮云云。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
这段时间在练拳之余翻阅《中国功夫》杂志的时候,看到一篇由少林拳派的代表人物朱天喜朱老师撰
写的系列文章“忆恩师,话少林”。经过反复仔细的阅读,发现文章里面表述的内容似乎和太极拳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少林拳并非世人所传铜头铁臂… …而是钢柔相济,软如棉花,硬如铁,轻如
鸿毛,重如泰山”“逐步理解少林拳滚进,滚出,代表劲化力,以巧制胜,四两破千金,以柔克刚的
拳量… …使其感觉不到阻力而落空”“少林拳… …是内外合一,禅拳一体的拳种… …而且到老也
能练,有养老(养生)用途”“以意领气,以气促力,意动形随,形动意至的少林内功”。这样的语
句,随手拈来比比皆是。
太极拳入门阶段的抻筋拔骨、站桩,少林拳更是不可或缺;太极拳有初级阶段的盘架子,少林拳有繁
杂的套路练习;太极拳有拆招练法及检验拳架正确与否的推手对练,少林拳有灵活的木人桩对练及多
人散打;太极拳有不为人所共知的内功心法,少林拳有秘授的少林内功。试问又有谁能够分的清楚那
个是“内家”那个又是“外家”!
我比较赞同孙式太极拳立派宗师孙禄堂先生在其著作《孙禄堂论拳术内外家之别》中提到的观点“…
…名则有少林武当之分,实则无内家外家之别… …少林,寺也;武当,山也;拳以地名… …彼不能
沉所于丹田小腹者,皆外家也!”
万法归宗,不管是太极拳还是少林拳,虽然在练习方式和方法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其内在的、精
髓的东西还是相通的。只是因为有些东西属于秘传,不为众人所知罢了。
据此我认为,所谓的“内家拳”“外家拳”不过是后人的一厢情愿,而高层次的技击术和养生从来都
是修炼传统拳术的不二法门。缺任一,就不能称其为传统拳术,至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拳术。
三 “益寿延年不老春”
太极内功第五步功的修炼方法和其他四步功有着本质的区别。当王子英师爷告诉我第五步功的修炼方
法时,我没有太多的想,只是按照师爷传授的步骤和以往一样细细的揣摩,很虔诚的去练。在修习的
时候曾经发生了一件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有一天早上,我在打坐练功的时候,内气按照师爷说的路线周而复始的运行,感觉只是打坐了有一小
时左右的时间,但收功后睁开眼睛,却已时近中午!当时我很惶恐,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幻觉,或是“
走火入魔”的前兆。为了解开这个疙瘩,我从市郊的618厂几经周折赶到东四钱粮胡同王师爷的住处
求证。在听完我的叙述后,师爷面带微笑很慈祥的看着我说“树峻呢,不要慌,这是练功的正常现象
,不是幻觉。我爹晚年的时候,在后院的二楼经常会独自打坐几天的时间,虽然期间不思饮食,但收
功后仍然是精神矍铄,且满身轻利。我呢,现在也经常会这样,你能在短期内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你
的内功基础练的很扎实,你就放心的练吧,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除此之外,没有再作过多的解释。
虽然得到了王师爷的肯定,但少不更事的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的并不是第5步功的练
习方法和出现的一系列现象,而是其练习的目的-竟然是以修身养性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太极拳谱》的经常翻阅、以及在父亲晚年通过和父亲在思想上的一些交流。我
彻悟“武以悟为得,以德为上,以技击为末……”。
“益寿延年不老春”。这,才是修习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