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身躯继续后撑、肩继续松沉、胸继续内含,两手就象是被身躯所抽吸进来似的被动地往回缩,两肘被动地往下沉降并略向外张开。两手回缩的过程中整个手臂微微外旋,形成两手掌心相对,两肘领先下降。
这一动作的武术作用只能是“沾粘连随”在“接劲”、手腕与敌人相接触瞬间“随即松开”后的借敌人进攻之力贴附着敌人的手臂被动的后移。无论两手处于敌人两臂之内,还是处于敌人两臂之外,都必须两手处于敌人进攻的小臂之上,从而对敌人进攻的小臂造成了牵制妨碍。在实际应用中,这一动作是应该配合向后撤步的。杨传叶式太极拳就将向后撤步编入起势中去了。
⑶整个身体外形不变,全身肌肉松沉的内力下沉至小腹,再松沉至脚下,引起由脚而上后撑形成拔背,由于拔背,两肩被动地微微前移,身躯后撑加强,由于腰胯的松沉作用和两肩的松沉再次被加强,既形成两手臂内旋形成两手掌心朝下,又肘的向下沉降领先将两手往下拖按。就象做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起势身躯下蹲,借身躯下蹲将两手往下拖按。这样,手臂既没有用力却又会感到很有力量。两手不应象掉下来似地忽然往下落,必须是两手如浮在水面上被往下拖,如果两手是象掉下来似地忽然往下落,反映掤劲丢失了。这样,两手手心向下缓慢下按直至位于两胯的侧前方为止,两手的手指都朝前。两手的下按时腕部弯曲角度不能发生突然变化的舞蹈型的飘忽现象,手腕部应该象是充满水的软水管既能够弯曲但又不能象飘带那样的飘忽弯曲,所以,手腕部是渐渐弯屈的。按照郑曼青先生的解释,这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坐腕”。两手下按至两胯前外侧时两肘应略有张开,肘部略有弯屈,也就是两手臂都略呈弧形;同时,由于传递而至力量的作用,两手的手指伸直,有手掌心凸出的感觉。
这一动作的武术作用是无论两手处于敌人两手臂的内侧还是外侧都将两手按在了敌人的手臂之上,然后可以是骤然发劲向下沉压,使得敌人猝不及防地失去站立平衡,随即双手提起与敌人的胸部相接触发劲攻击敌人。如果是这样的动作意图,这样的动作就不属于随人而动的沾粘连随,而是属于发劲攻击敌人了。
虚灵顶劲必须贯串于起势动作的始终,这有两个内容,一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头容正直”,开始时,头的顶点应该是《杨氏老谱》所说的一般人前发际上寸的“前顶”穴至
总之,起势的整个过程必须始终追求全身放松与追求用传递性的力量来引起手的动作,开始时,获得这种力量,脚往下蹬撑的力量、腰骶与整个身躯向后撑靠的力量需要很大,这种传递性的力量却很小;但是,随着不断锻炼,这种传递性的力量会感到越来越大,而脚往下蹬撑的力量、腰骶与整个身躯向后撑靠的力量的需要会感到越来越小了,最后会感到似乎只有体内一种微小的蹬撑感觉,这种传递性的力量就会发生而引起手的动作了,这是太极拳的所有锻炼所必须要追求的效果。起势中手在往上提的过程中,手的运动轨迹是一段圆心在上的下弧线;而手在向下沉按的过程中,手的运动轨迹是一段圆心在下的上弧线,手向下沉按就象是两手由上往下在抚摸着一个大球。有的人两手向下按的运动轨迹是一段圆心在上的下弧线,显然反映在武术实战中是与敌人一接触就将敌人未伸直的两手臂向下拖拉,沾粘连随根本没有了,而这种向下拖拉完全是凭自己的用力,是一种硬碰硬的外家拳的搏斗方式,因而对于太极拳而言是错误的。而上述这种两手上弧线的运动轨迹反映为先是沾粘连随地随敌人之动而动,如果我的两手臂在敌人两手臂的内侧,由于敌人攻击力量的作用,我的两手由于我身躯的宽度而被略微分开,敌人的胸部被暴露在我的面前,同时当敌人的两手臂近于伸直时,敌人的形态就形成有利于我攻击的背势了;而如果我的两手臂在敌人两手臂的外侧,当其两手臂近于伸直时,我两手臂利用自重的按压攻击也容易得逞;当然,起势的化解与攻击方法并非仅仅如此。但不论是怎样的化解与攻击方法,必须符合沾粘连随以柔克刚与敌人形成背势时以由脚而起的劲力攻击敌人的原则。太极拳的起势也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但都必须符合上述的过程,只要是符合可以凭借沾粘连随使敌人形成背势与以由脚而起的劲力攻击敌人的武术意图的,那就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