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生活习俗
一、饮食
饮酒吃饭还要注意:食前必先洗手,因周代人们吃饭不用箸(筷子),直接在同一食器中用手捏饭吃;如果饭时临时搓手就餐,则被认为是不讲卫生,没有共饭的道德;大家一起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要谦恭有礼,如孔子所言“君子食无求饱”(《论语·学面》)。不要“扬饭”,“放饭”,即不用手扬散饭中热气,不把吃剩的饭放回食器中;不可“流歌”、“咤食”,即不能喝汤喝得满嘴淋漓,连江县民俗在进食时有“用箸十忌”,箸即筷子,古称为箸。连江俗语即称为箸:
一忌迷箸:即进食时不许举箸不定,有挑食之嫌。
二忌翻箸:即用箸从盘碗底挑拣食品,有不雅之嫌。
三忌刺箸:即以箸当叉子戳食,有笨拙之嫌。
四忌拉箸:即持箸撕口中的鱼肉,有粗鲁之嫌。
五忌泪箸:即用箸从汤中捞取食物,有贪婪之嫌。
六忌剔箸:即用箸当牙签挑剔牙缝杂物,有不卫生之嫌。
七忌吸箸:即将箸点醮卤汁放入口中吸吮,有贪食之嫌。
八忌供箸:即将又箸插在饭碗中,有渎神之嫌。
九忌敲箸:即以箸敲击碗盘桌面,有不懂规矩之嫌。
十忌指箸:即持箸指着别人说话,有失礼之嫌。
1、主食
县内主食以稻米、甘薯为主,杂以麦和豆类。沿海地区以甘薯为主,杂以米、麦、豆类,多数早餐稀粥,午、晚餐干饭。农忙时三餐均为干饭,午前午后各加点心一餐。沿海渔民渔汛季节,爱吃糯米千饭或大米、地瓜腥饭,饮家酿酒。副食品主要是:各类蔬菜、豆制品、肉类、蛋品和海产品。佐料有花生油、茶油、菜油、猪油、酱、鱼露(虾油)、糖、醋、洒、盐等。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居民一日三餐粗饭淡菜已很满足。逢年过节或喜庆之事,才宰鸡杀鸭做几道菜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食以大米为主,杂面粉和复制品。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日益增加,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肉类、蛋品、水产品、奶品逐渐增多,粮食用量逐渐减少。富裕之家开始讲究三餐营养搭配。
烹饪方法有:煮、蒸、炖、炒、炸、卤、焖等,讲究色、香、味,喜甜、酸,尤善烹调水产品。对于海蜇皮、海葵、星虫、龟足、珠蚶、海螺等水产品特别讲究火候适中,佐料调配合宜,香脆可口齿留香。
2、风味小吃
县内风味小吃丰富多彩。主要有鱼丸、扁肉(馄饨)、肉燕、肉面、拌面、牛杂、卤味、油饼、马蛋、蛎饼、锅边糊、炸芋粿、春卷、煎包等上百种。连江鱼丸、鱼面,历来名闻遐迩,享誉海内外。鱼丸以新鲜鱼剁碎拌薯粉为壳,以瘦肉等为馅,捏成乒乓球大小丸状,富有弹性,香脆可口,畅销福州及各县。80年代后在上海成为抢手货,风靡外滩。鱼面,以新鲜鱼剁碎搅拌薯粉手工制作而成,松软香脆,是酒席宴会常用佳肴。80年代后,流行药膳小吃,在禽畜肉类或鱼类中加枸杞、当归和桂圆等补品或中药炖煮,颇受欢迎。
3、嗜好
境内群众历来喜欢饮茶,当地产的绿茶以清明、清明前采摘的“清明茶”、“明前茶”尤受欢迎。70年代初,开始饮用可乐、果汁等饮料。80年代后咖啡成为待客上等饮料,并时尚矿泉水,但茶仍为主要饮料,中、老年人尤喜饮茶。
县民喜饮家酿酒,以糯米黄酒为主,沿海夏天多饮地瓜烧制的白酒,比较有名的安海地瓜酒,名为“安海白”。80年代后啤酒消费呈逐年上升势头,饮酒习惯有所改变。
二、居住
连江民居历来重“风水”,建房选址较重视,动工择日,有的请道士写一张黄布“符”,用雨伞遮盖,还悬挂米筛、铜镜、剪刀、尺等,意能避邪,祈求施工安全。上梁尤隆重,梁上悬挂装有稻谷的竹篓、灯笼,贴“万年宝盖”等批联,亲友送的红布、毡等亦挂在梁上。有的木匠在大梁固定时还吟诗唱和,如“添丁发财”、“天长地久”等。上梁结束后,还有丢“抛场”之举,用包、糍(俗称米斋)之类从梁上向地下随意抛撒,任人抬捡。晚上办上梁酒席,宴请土木师傅及亲朋戚友。上梁后有主人睡在房地里,意防被鬼魅所占。乔迁亦须择吉日吉时,以炭火、祖宗牌位前导,窜着装有大米的筐斗(俗称“斗米升”),鸣炮进入新居,此俗大都沿续至今。房屋朝向以向阳背风为佳。依各自山水地形不同而定,多坐北朝南,或偏东南,东、西向较少,忌朝正南、正东。房屋结构,平原、山区以:土、木为主,沿海岛屿以石、木为主。多数单层,两层以上极少。明、清至民国期间保留下来的部分大户人家住宅,多系木结构为主的六扇五间或四扇三间,中间正厅宽敞,两侧卧室较窄小,前后书院,天井游廊,围墙夹衙等。60年代以来,逐渐采用砖木或砖和混凝土结构,两层以上楼房渐多。改革开放后,城镇钢筋混凝土建筑,3~4层居多,卫生间等排污配套完善。80年代后期,城镇商品住宅兴起。3~5口之家,多选购70~120平方米的套房,且讲究室内装潢。一些侨户和先富人家,单独建造中西合璧的别墅式住宅日渐增多。
三、服饰
1、服式
清及清前,连江县汉族男装多上为对襟衣,下为扭裆裤;女装上为偏襟衣,下为扭裆裤;殷富商绅及教师才有穿长衫、马褂。衣裤布料多系手织棉布和苎布,色调单一,蓝、黑为主;少数人用丝、绸、缎等缝制。畲族服装独具特色,男服与汉族基本相似,只在衣襟和袖口饰以镶边;女上身着凤凰装,襟、袖都用五色花线镶边,腰束红蓝相间带穗的丝织彩带,肚前围四方绣花镶边围身裙;下身穿短裤,腿裹红布条。
民国时期,城镇开始流行中山装、学生装和女旗袍。布料有卡其、斜纹、府绸、香纹纱、阴丹士林、厂布、呢绒、哔吱类;少数人开始用羊毛线编织衣裤。
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初期,除传统款式外,新添有:列宁装、工作服、捷克衫、棉衣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男女流行草绿色、黄色、灰色的军式便装和军大衣。80年代起,人们注重服装的质料、色调、款式和名牌,男女服装不断变化,色调鲜明多样,有西装、运动服、皮衣、风雪衣、外套、蝙蝠衫、牛仔衣、羊毛衫、兔毛衫、夹克衫、呢大衣和新式旗袍等。裤式有:喇叭裤、直筒裤、西裤、健美裤等。裙式有:百褶裙、三角裙、背带裙、背心裙、牛仔裙、超短裙等,连衣裙曾风行80年代中期。各种服装用料有:晴纶、毛料、人造丝绸、人造革和真丝、皮革等。
2、鞋式
清末,男子穿圆口布鞋,农村普遍穿木屐,夏夜走路响声清脆。女子穿圆口绣花鞋,老妇穿小脚尖头绣花鞋,平时农妇多穿草屐。民国初期废除女子缠足,年轻的女子不再穿绣花鞋。男子开始时尚绑带球鞋、雨鞋,少数富家男子穿皮鞋。新中国成立后,鞋类款式随生活水平提高逐渐变化,有球鞋、雨鞋、解放鞋、松紧带鞋、皮鞋、塑料凉鞋、各式仿皮鞋等。80年代始流行旅游鞋、登山鞋,但最普遍的还是皮鞋和塑料凉鞋。劳动者始穿长筒雨鞋。
3、发型
清代,汉族男子前额剃光,后脑勺留长辫,盘头而束,戴碗帽。未婚女子齐眉梳单长辫;已婚女子梳髻。清末,境内革命党人已先剪辫,至民国时男子普遍剪辫。男式发型多“海军式”,戴呢帽,女子发式有齐腰双长辫、羊角辫。畲族女子发式别具风格:未婚结发辫,已婚梳凤凰冠(螺式盘龙髻),发束绒线(年老扎蓝线、年轻扎红线)。新中国成立初,汉族中青年男子理“一片倒”和“三七开”发型,流行戴解放帽或工程帽,老人剪平顶发型,戴风帽、猴帽、棉帽。老年妇女皆梳髻戴黑绒帽。儿童戴风帽。80年代男子多理分头和平头,青壮年女子多为齐耳短发,有的烫发,少数青年男女讲究梳理港式、广式发型。
4、首饰
新中国成立前,女子梳髻时尚插银簪、银剔、银花、银耳扒,手戴银镯、银戒指,耳鼓戴银耳环。富家女子戴金环、金戒指及珍珠、玛瑙玉镯、翠玉等首饰。畲旗妇女喜插银钗、别银针,未婚女子戴耳环,已婚女挂耳坠。50~70年代,汉族女子已不时兴戴首饰。80年代后,女子戴首饰极为普遍,有的男子也挂金项链。
四、行旅
清代以前,县内水路交通以乘木帆船、舢板为主。民国时闽江、敖江已有机动轮船。陆路靠步行,少数人坐轿或坐篼。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短途仍靠步行,中长途多以自行车、汽车、机帆船、轮船代步。70年代,自行车十分普及,城乡男女上下班及下田劳动、送肥料、点心等均骑自行车。80年代中期摩托车成为代步工具日渐风行,后期人力三轮车充塞县城,既载人又送货,直抵家门。出远门旅行则有汽车抵福州或马尾,然后再乘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到各地,十分方便。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禁止转载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连江籍著名学者(美国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陈哲人(三)
后一篇:连江的风土人情(二)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连江籍著名学者(美国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陈哲人(三)
后一篇 >连江的风土人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