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处江淮之间,自然灾害不断;战场交汇之地,每次战乱绕不开。“南蛮北侉”在安徽有着很好的体现:合肥以南为蛮,阜阳以北为侉。安徽皖南多山,土地贫瘠;皖中多丘陵;淮北属平原,又水灾频仍。安徽人经常漂泊他乡,四处闯荡,尤以徽商名扬天下。黄山的美景堪称中华一绝,徽州民居白墙青瓦,别有一番风情,其中黟县的宏村和西递还是世界遗产。
安徽人性格差异很大,古今名人也多,古有曹操、华佗、朱元璋,近有李鸿章等杰出人才;文学革命由两个安徽人——胡适、陈独秀启蒙,第一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出自合肥。徽商以敢做敢为出名,白手起家,闯荡江湖,在近代商界有声誉。安徽虽然人才辈出,经济却落后于东部的其他省区。皖南山清水秀,黄山、九华山都是旅游的好地方,开发却很落后。皖北的方言、习俗接近徐州,盛产乞丐。阜阳虽穷,却好大喜功,要建世界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机场。阜阳和四川广元一样,是全国民工最多的地区,居然有民工专列。安徽以黄梅戏闻名,女人朦胧腼腆,皮肤白净,当地人说是“水色好”,能吃苦耐劳,信守妇道,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1、福建
八闽大地,山清水秀,丘陵地带,交通较差。福建人身型偏娇小,五官深邃,皮肤较黝黑,笃信佛教,尤以对妈祖的崇拜为最。起源于莆田的妈祖文化远播重洋,传遍海外。由于生活在沿海地区,自古流行漂洋过海谋生,故华侨、台胞很多。福建人的能耐不仅是只会走私和造假,而且很懂得经商,认为不读书也一样做生意,养成了勤奋、肯吃苦、爱冒险、适应能力强、喜欢闯江湖的性格。福建的妇女最能吃苦耐劳,尤以惠安女具有代表性。泉州、晋江、石狮的服装鞋帽天下闻名,沙县人在全国各地开了许多小吃店。福建各地的方言差别极大,据说山这边的人听不懂山那边人说的话,一点也不夸张。
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与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含金门、马祖等岛屿)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包括福建山区的内的客家地区则是农业文明。依山傍海的特点,也造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除了鼓浪屿、武夷山、泰宁丹霞地貌、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等自然风光之外,还有永定土楼、福州船政局、鼓山涌泉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南少林、同安影视城、古田会议旧址以及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12、江西
江西大部分是客家人,历史上文化名人灿若星斗,陶渊明、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文天祥、汤显祖……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禅宗佛学、老庄道学,要么发源于江西,要么在江西成型。可以说,江西撑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从地理位置上说,它北枕长江,南接庚岭,16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举世闻名的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将1500里山湖城廓织为一条奇秀无比的旅游风景线。老百姓以吃苦耐劳著称,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区域。
江西属于“吴头楚尾”,加上是一个内陆省份,在很大程度上养成了人们自满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善于“守弱守拙”,成为华东地区最穷的省,国家级贫困县较多,很难找出一个像样的富裕地区。可是,江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仙女湖和三百山,国家级的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景德镇、赣州以及红都瑞金、婺源古村落,均弛名中外,还有大量的名人文化遗迹和革命遗址,红色旅游堪称中国第一,可以与陕北延安并驾齐驱。
13、河南
逐鹿中原,是说得到中原就得到天下了。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七大古都之中河南占了三个。作为中国的第一人口大省、中原大地的人才大省,河南的文人学士众多,文物古迹荟萃。如今,洛阳、开封、商丘、安阳等旧都城,已失去了古代都城的帝王气象,只有洛阳牡丹仍然名贵一方,展示着河南悠久的历史,以及当年的万种风情。就像河南那不南不北、亦东亦西的位置:河南紧邻山东,河南人与齐鲁人一样性格粗放,却似乎不像鲁人那样质朴爽快;南接湖北,与楚人一样圆滑老道,却没有楚人那样精明洒脱。
河南人很勤奋,能吃苦,生活习惯以简朴著称,尤其是农村人很朴实,乡土观念很重,但墨守成规,封闭保守,是中国第一大劳动力省。河南人大多性格中庸,思想活跃,儒雅而不乏情趣和浪漫,在家很讲究礼仪,无论日常相见、迎送、借还、庆吊、生育、成年、婚嫁、寿诞、丧葬……都很注重礼节,不过衣着邋遢,不爱洗澡出了名。近些年,一些人在外地胡作非为,造假出名,糟蹋了河南的好名声。省会郑州位于黄河南岸,这座城市绿树成荫,商业发达,成为中国中部的交通枢纽与商业中心。附近嵩山有名闻遐迩的中岳庙和少林寺,加上龙门石窟、白马寺、清明上河园、黄河游览区……亦不失中国旅游大省的称号。
14、湖北
湖北是“九省通衢”的商旅要冲,地处长江中游,湖泊众多,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不错,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良好的地理的位置,潮湿的气候,冬冷夏热的季节,造成了湖北人的火暴性格,而道家文化的潜在影响,又使其为人韬光养晦,老谋深算,不爱显山露水。因此,他们兼具楚人的蛮气和灵气,聪慧精明而好勇斗狠,有“九头鸟”之名。文人武将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从三国年代的诸葛亮到红军时期的将军县。湖北人善读书,不仅武汉的高校甚多,就连一个黄冈中学也名噪全国,甚至连北京、上海的重点中学都自愧不如。
自然风光优美,有山有江有湖,尤其是长江上的葛洲坝和三峡工程,世界闻名。“江城”武汉在中国大都会中算首屈一指,却往往不被人认同。人们只记得它冬冷夏热,气候不好。说气候,武汉并不比济南、长沙等城市差,名声却比它们糟糕;说风光,济南大明湖与武汉东湖相比,简直差了好几个档次,但大明湖名声在外,而东湖养在深闺人未识;人说“北有少林,南有武当”,但河南少林寺大名鼎鼎,湖北武当山却隐而不彰。有人说湖北人太精,作为个人确实大智若愚,作为整体则相互扯皮,因小失大,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湖北自古出美女,王昭君即是一例。在武汉,漂亮女孩不少,虽然一口武汉话不好听,但说起普通话来,却柔媚多姿,别有风情。
15、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