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则:关于玉门油田
何文在“二十五、玉门油田”中说:“然而,我们大多数人还不知道,除了孙健初先生外,实现玉门油田的发现,还有一位起关键作用的功臣,他就是黄汲清大师。他当时是玉门油田发现与开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玉门石油河的油苗古有记载。1935年秋,翁文灏曾派孙健初与周宗浚调查祁连山地质。他们由南向北历尽艰险跨越祁连山后,到酒泉拟去玉门考查石油,因当地驻军马步康阻拦未去成[12]。此后,孙健初两进玉门地区调查,才明确石油河构造是储油构造,进而发现了玉门油田。
孙健初先生一进玉门,是他1937年10月与美国地质家韦勒博士和采油工程师萨顿合作的西北石油普查。韦勒和萨顿是顾维钧(时任外交部长)以顾少川的名义取得西北数处石油的专探专采权后邀请的,而“孙先生是一位成熟的地质学家,对甘肃走廊及祁连山地区已有初步研究”[3],在翁文灏建议下,黄汲清选派孙健初作为中央地质调查所的负责人,与韦勒见面,成立了中国煤油探矿公司西北地质矿产试探队。孙健初、韦勒和萨顿于1937年7月5日开始野外考察,在研究玉门石油沟一带的油苗时发现了老君庙背斜构造,“三位专家一致认为该构造值得特别重视”[3]。1938年由韦勒执笔、萨顿和孙健初共同署名的《中国西北甘肃和青海省地质考察报告》中的结论[15]“甘肃西北部有石油存在。石油河背斜是一个适合于生产石油的构造。..”“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国防在中国西北部的需要,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开发油田,石油河构造应该进行钻探工作。..”翁文灏听了他们的汇报后,果断地做了几项重大决定:由经济部出面收回顾维钧等的专探专采权;正式成立甘肃油矿筹备处;致函八路军驻汉口办事处商借钻机;筹措资金。
孙健初先生二进玉门,是他1938年受翁文灏正式委派,去玉门进一步探查玉门石油[12]。为完成此项任务,翁文灏给黄汲清写信:“..西北油田研究甚为重要,宜加派一人(与孙君同行西北前往)以为辅佐,..”孙健初与任甘肃油矿筹备处主任的严爽和测量技术员靳锡庚调查玉门油田地质情况的工作结束后,孙在给资源委员会写的信中报告道:“健初奉派考查玉门油田地质,于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由酒泉出发,二十七日到石油河、二十九日开始调查石油河,干油泉、三橛湾,先作大概之观察,次作详细研究。历时四十七天工作告竣,所有该区之地质情形,已大致明了。”他呼吁政府加快开采步伐:“..可知本区各组所有砂岩储油地质构造,合适于存油。再就油层越下而越富等情况,皆表示本区油田有希望,其盼钻采工作从速进行,以期该矿早日建成。”他还根据野外工作提供的构造图和地质图定了8口井位,提出开发玉门油田的钻探计划雏型[12]。甘肃油矿筹备处移至酒泉办公后,积极进行玉门油矿的勘探工作。向延长油矿借的两台顿钻经5个月辗转运到酒泉,1939年3月11~23日安装在孙先生定的1号井井位上,5月6日开始钻进,8月11日钻获商业油流,其后相继钻了5口井都产油。后用孙越崎从湘潭调来的探煤钻机加深4号井和8号井,1941年4月21日4号井(何文说是8号井)打到439.17m深度喷油数百吨,从而发现了主力油层L油层,10月,8号井井喷,喷油近千吨,证实老君庙油田是高产自喷油田。
对开发玉门油矿有重大贡献的另一位领导者是孙越崎先生。孙越崎先生1934年受翁文灏委派,克服困难,领导开发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油矿——延长油矿。谢家荣先生写道[16]:“..此次(指1934年7月———本文作者注)探勘陕北油田,系由北平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先生所发起,一切计划,皆翁氏所手订。..实地钻探之工作,则由国防设计委员会专员孙越崎先生主持一切;..总计此次探矿所费,迄止现在止,尚不过十余万元,而钻井已达五口,其中产油者有二,较之延长官厂及中美合办探矿处动费数百万元而所得尚属有限者,其成绩相去,诚不可以道里计矣。”1940年,孙越崎曾同钱昌照等去玉门油矿视察,认为有大规模开采之价值和必要,受命制订开发所需资金计划等。1941年3月,在翁先生主持下,孙越崎被任命为甘肃油矿局总经理,在塞外戈壁滩上领导建设了中国第一个近代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矿。他在筹措资金、解决设备、组织钻探、采油、炼油、人才培养和油品运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所产石油对抗日战争有直接贡献。开发玉门油矿关键的500万美元和一批法币,就是翁文灏和孙越崎与孔祥熙(时任财政部长)在重庆妙语洽谈之后才争得的[10,11]。由于孙越崎抗战以来在大后方开发煤炭、石油成绩突出,特别是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开发建设玉门油矿功绩卓著,1942年8月中国工程师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授予他金质奖章一枚。这是该学会成立以来,为取得杰出功绩的工程师颁发的第四枚奖章。
根据以上情况,翁文灏先生是“玉门油田发现与开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更符合历史。
六则:关于威远气田
何文“二十九、威远气田”中说:“当前方战火纷飞时(何文指1938~1939年——本文作者注),后方的黄汲清则在他那块熟悉的故土上大举组织了一系列重要的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工作。..还有一项令黄汲清一直引以为自豪的重大发现,那就是威远大天然气田。”
对于此事,黄先生本人的说法[3]是“在川南一带:地质旅行中,我们得知威远县的臭水河地方出现天然气。1938年,我们踏勘了威远北部山区,发现威远穹窿构造,..就这样,我们在威远开展大规模的地形测量和地质填图工作。从1939年春起,野外工作延续到1941年夏才全部结束。..在此期间,我们在威远曹家坝以北不远处,定下一口钻井井位。1940年下半年,四川石油勘探处就在那里摆下德国出产的1400米型钻机,开始打钻,在1941年冬工作完毕。..原拟钻孔应通过全部二叠系地层并进入志留系中,但未达预期目的。在钻探过程中也未发现石油或天然气。”
黄先生发现并详查、评价威远构造,为威远气田的发现奠定了基础。但威远气田发现的时间并不是何文所说的“早在1938年”,而是1964年9月以后。在黄先生以往调查的基础上,四川石油管理局1964年部署4个地质队进行威远构造的细测工作,同时钻探威基井。同年9月16日,威基井钻到震旦系灯影组,于2852~2859m井段发现井漏,立即中途测试,意外地发现了日产15万m3的天然气,这是气田第一口发现井。1965年初在威远构造顶部钻威2井,测试日产74万m3天然气,才肯定了威远气田是个高产自喷的震旦系大气田。另外,何文此节所说“威西大盐矿”是“那时”重大发现之一,但威西盐矿也是1966年四川石油会战在威远西部钻探威65井时,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钻遇了厚3.5m盐层才发现的。
文章摘自《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 原题为《中国石油史实九则》 作者:石宝珩 徐旺 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