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公益服务机构
农业部渔业环境和水产品监测检测中心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简称中心)是根据农业部"农市发(1998)9号"批文,在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原有湖北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基础上,于1998年开始筹建的,2001年11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部级机构认可、2002年1月农业部以农市发[2002]2号文批准,中心正式面向全国开展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验测试工作。中心挂靠在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其业务工作受农业部领导,主要承担45个水产品、41项渔业环境参数的检测任务,并开展渔业环境质量评价、水产品质量监督及相关技术研究、咨询、培训等业务工作。
中心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共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技师3人。中心下设业务室和检测室,检测室下属仪器室、液相色谱室、天平室、无菌室、原子吸收室、酶标室、原子荧光室、消化室、样品处理室、水化室等。中心共有固定资产400多万元,配备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酶标仪、原子荧光等仪器设备60台(套)。
中心坚持“科学、公正、高效、廉洁、服务”的方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第三方公正性地位,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检测,及时准确地提供检测结果,确保检测报告准确无误,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1.2中心性质
本中心是经农业部授权的、经过国家计量认证的、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专职检测机构,是社会公益性非盈利的技术服务事业单位。
1.3主要任务
1.3.1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测、监督、评审、鉴定;
1.3.2参与渔业污染事故的调查监测;
1.3.3承担农业部下达的有关渔业环境、水产品质量检测任务;
1.3.4承担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制订和有关标准的试验验证工作;
1.3.5受农业部和其它部门委托,对实施证书管理(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无公害食品)的渔业环境和水产品质量进行检测。
1.4识别和地址
检测中心全称: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
湖北省渔业病害防治环境监测和质量检测中心
湖北省鱼类病害防治中心是经农业部统一部署,在湖北省水产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建。该中心于2002年1月由省农业厅以鄂农党字[2002]第11号批复同意正式成立。其主要职能为:完成农业部统一布署的病害测报工作;开展鱼类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及渔用新药的研制;承担全省鱼类病害防治网络建设工作;开展鱼类病害调研工作,为全省渔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中心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中级职称3人。实验室面积550平方米,拥有VITEK全自动细菌分析仪、BIOMETRA梯度PCR仪、凝胶图像分析系统、Thermo超低温冰箱、Leica生物显微镜、Leica冷冻切片机、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全自动蒸汽灭菌锅等先进仪器设备。可进行细菌和病毒的分析与鉴定、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基因扩增、动物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和观察、鱼病的诊断与治疗、渔药的开发等相关工作。
中心完成或承担多项部、省重大病害研究项目,如《斑点叉尾鮰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中华鳖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研究》、《特种水产病害防治与疫苗制备技术》,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斑点叉尾鮰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从2002年开始在全省11个重点县市40多个测报点开展了病害测报工作,测报范围覆盖湖泊、水库、池塘养殖、网箱和集约化温棚养殖,面积达34000亩,测报种类为我省主要养殖的名优鱼类20多种。主要测报二、三类重大疫病和主要病害种类,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中心本着科技兴渔、服务大众的原则,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将这项公益性的基础工作做好,为我省渔业发展做出贡献,为政府决策作科学依据。
湖北省水产病害预测预报中心
湖北省鱼类病害防治中心是经农业部统一部署,在湖北省水产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建。该中心于2002年1月由省农业厅以鄂农党字[2002]第11号批复同意正式成立。其主要职能为:完成农业部统一布署的病害测报工作;开展鱼类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及渔用新药的研制;承担全省鱼类病害防治网络建设工作;开展鱼类病害调研工作,为全省渔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中心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中级职称3人。实验室面积550平方米,拥有VITEK全自动细菌分析仪、BIOMETRA梯度PCR仪、凝胶图像分析系统、Thermo超低温冰箱、Leica生物显微镜、Leica冷冻切片机、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全自动蒸汽灭菌锅等先进仪器设备。可进行细菌和病毒的分析与鉴定、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基因扩增、动物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和观察、鱼病的诊断与治疗、渔药的开发等相关工作。
中心完成或承担多项部、省重大病害研究项目,如《斑点叉尾鮰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中华鳖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技术研究》、《特种水产病害防治与疫苗制备技术》,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斑点叉尾鮰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从2002年开始在全省11个重点县市40多个测报点开展了病害测报工作,测报范围覆盖湖泊、水库、池塘养殖、网箱和集约化温棚养殖,面积达34000亩,测报种类为我省主要养殖的名优鱼类20多种。主要测报二、三类重大疫病和主要病害种类,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中心本着科技兴渔、服务大众的原则,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将这项公益性的基础工作做好,为我省渔业发展做出贡献,为政府决策作科学依据。
湖北省水生动物检疫所
湖北省水生动物检疫所是根据国渔养(2000)16号文通知的要求,经湖北省农业厅党组研究,(鄂农党字(2002)第18号)同意在我所成立的一个机构。
湖北省水生动物检疫所的主要职责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出入我省境内及在省内流通的水生动物种苗、商品及其相关产品进行监测检疫和发证;对市、县级水生动物检疫机构进行工作指导,负责全省水生动物检疫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对省内重大疫病的检疫及其场地的监管;接受农业部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承担农业部下达的指令性检疫工作。
湖北省水生动物检疫所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中级职称3人。实验室面积550平方米,拥有VITEK全自动细菌分析仪、BIOMETRA梯度PCR仪、凝胶图像分析系统、Thermo超低温冰箱、Leica生物显微镜、Leica冷冻切片机、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全自动蒸汽灭菌锅等先进仪器设备。可从事水生动物及其相关的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病原学、免疫学、酶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诊断等。
检疫所在控制我省水生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和产品竟争力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湖北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湖北省渔业环境监测站”是1986年农业部水产司和全国渔业环境监测中心批准建立的,具有渔业环境质量监督职能的单位{[1986]农[渔管环]字第1号},经省水产局批准,在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组建{鄂水产政[(86)20号]}。建站15年来,在湖北省渔政监督管理部门的业务领导下,为配合渔政部门执行《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渔业水质标准》及相关的渔业环境,渔业资源保护做了大量工作。1999年经农业部批准,在该站基础上投资建设“全国渔业环境监测网---湖北省生态与渔业环境监测站(区域中心站)”,负责对中国中南地区渔业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农计函[1999]9号}。
监测站配有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建有封闭式办公,实验场所520平方米,配备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气相色谱等大中型仪器设备及现场应急监测、录相、交通设备工具,具备对渔业水域水质、底质分析、毒理实验、鱼体残毒分析、生物监测、饲料成分分析等监测能力。
湖北省长江渔业资源监测站湖北省长江渔业资源监测站 简介
湖北省水产学会
湖北省水产学会是由水产与水产有关的科技工作者自愿参加的学术性、科普性群众组织,是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和促进水产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湖北省水产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和动员水产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技兴国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促进水产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普及和推广,促进水产科技人才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促进水产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反映水产科技工作者的意见,维护水产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水产科技工作者服务。
湖北省水产学会的任务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积极参加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国际间的技术协作;组织会员开展水产综合性、战略性、科学建议等重要问题的研究讨论;开展科学论证,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等任务;举办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各种事业和活动,经常向政府及有关业务部门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呼声。
湖北省水产学会具有学术上的权威性,学科上的导向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结构上跨部门性。学会成立以来,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和优势,紧紧地围绕着水产行业的工作重点,结合湖北省水产科研重点项目与推广主攻方向,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为湖北省实施科技兴渔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渔业产业化推进力度作出了贡献。
湖北省水产学会成立于1959年,目前有个人会员1967人;团体会员16个,其中有高级技术人员497人、中级技术人员656人;设立有渔业科技发展与对策研究、水产养殖专业委员会、水产品加工技术委员会、水生动植物病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品种选育与开发专业委员会、渔业工程与管理专业委员会、渔业环境及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科技期刊编委会等10个专业委员。
湖北省水产学会愿与全国水产科技工作者一道携手共创21世纪中国渔业的辉煌,愿与世界各国朋友交流与合作。
《渔业致富指南》杂志社
《渔业致富指南》杂志系目前中国水产行业出版周期最短,传递信息最快的水产科技期刊。本刊主要辟有渔业信息、价格行情、特别关注、渔业论坛、养殖典例、实用技术、名特水产、鱼类病害防治技术、养殖技术专题讲座、科研园地等栏目。《渔业致富指南》杂志为半月刊,每月10日、25日出版,彩封,大32k版,72页。每期定价2.00元 全年24期定价48元。
湖北省水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湖北省水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立于2005年,挂靠在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依托其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及其创新实力,面向水产产业发展中的集成与实用技术需求,围绕星火科技富民工程核心目标,展开新技术成果中试、关键技术示范、科技培训与指导以及进村入户服务。
2005年以来,中心大力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速率。主要进行了美国叉尾回、克氏原螯虾、四倍体泥鳅、瓦氏黄颡鱼、良种鲫鱼等名优品种的育种与生态健康养殖产业化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其中克氏原螯虾的人工诱导繁殖与虾稻轮作技术在湖北推广到50万亩,平均亩增效益1000元以上;已经在省内建立了20多个研-产结合的试验、示范基地;与湖北农技110、万声通公司等合作建立了及时短信互动平台,发布并提供服务信息5000多条;每年出版发行《渔业致富指南》30万本;目前承担并正在实施科技部星火计划、湖北省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各一个,将为星火富民工程与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试验基地
湖北省名优水产良种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木兰生态旅游风景区,是农业部立项建设的以斑点叉尾鮰、欧洲丁桂、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