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office恋情 > 600年的亲情洪洞大槐树[图集](5)

600年的亲情洪洞大槐树[图集](5)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1-20 09:17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三、移民后裔遍四海 “生生世世说前因,同是杨侯国里人。莫道渊源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这是洪洞人王笃诚写的《咏大槐树》诗,洪洞古为杨侯国。多少年来,传说洪洞移民后裔遍布全国,乃至港台、欧美,但究竟迁移到何处,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近年来,洪洞县志编纂办公室向全国征集移民资料,有20多个省市、400多个县的移民后裔寄来族谱及墓碑、祠堂碑文。经过疏理归纳,反复考证,才初步理顺了当年移民的脉络。即除西藏之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现都生活有移民的后裔。 寂寥中原重点区 1、河南省 元末河南是元军与红巾军反复争夺的地区,百姓逃亡,土地荒芜.自然是明初移民的重点省份。据明洪武、永乐年间行政区划?河南布政司辖开封、汝宁、南阳、河南、怀庆、卫辉、彰德,共7府、12州、88县。除彰德府所辖的磁州、武安、涉县现属河北省外,其他州县仍属河南。据征集来的家谱碑文来看,当年移民分布在河南省的新蔡、原阳、新郑、唐河、确山、社旗、上蔡、永城、临汝、偃师、内黄、新乡等78个县。而最集中的是大名府(时属河北)所辖今河南数县、彰德府所辖1州6县、怀庆府所辖6县、开封府所辖6州36县。 河南省移民洪武朝迁来者最多,永乐朝次之,其他朝迁来者为极少数。据民国20年河南《修武县志·迁民表》中统计了79个家族的情况,绝大多数是迁自洪洞县的大槐树下。此表详细列出600年来每个家族的繁衍、发展情况。其中世系最多的已发展到24代,最少的也有15代。这79个家族迄今已繁衍到4326户、2.93万人,户均6.79人。 明初移民到达目的地后,以屯分为里、甲,与土著居民以社分为里、甲相区别。河南汲县发现一块明代迁民碑,原文中有“卫辉府汲县:山西泽州建兴乡大阳都为迁民事系汲县西城南双兰屯居住”字样。迁来时郭全为里长,后来这个屯因移民居多,就由双兰屯叫成了郭全屯。碑文还记载着“里长郭全,下人户110户”,于“洪武二十四年仲种月日碑记”。至今,河南还有不少以姓或名命名的村庄,如林县的崔家庄、刘家屯、和尚屯,辉县则有赵宁屯、马正屯等。 2、京、冀、津 向京、冀、津地区移民,主要集中在永乐年间,洪武年间仅为少数。根据史籍记载,永乐皇帝为了防止蒙古人南下、充实京畿地区的实力,先后8次从山西移民。移民的分布地主要是北京、广平府、正定府、顺德府、大名府、保安州,以及所属的冀县、井陉、河间、束鹿、东光、献县、平乡、邯郸、涿县、安国、枣强、魏县、清苑等70多个县。 北京市大兴县地名办公室调查,全县526个自然村,有110个自然村是因洪洞移民设置的,而以移民姓名作村名的就有45个。在北京市郊区,更有许多以移民原籍命名的村庄,如长子营、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等等,说明这些村的居民都是明初从山西的长子、赵城、洪洞和蒲州等州县迁去的。以原籍地名作为新籍地名,表示永不忘本,寄托了移民们的悠悠乡思。 清朝末年,那个曾经上疏变法图强,兴办洋务运动,因而在近代史上颇有名声的张之洞,也是洪洞移民的后裔之一。时人胡钧曾撰写了《张文襄公年谱》,谈到:“公讳之洞,字荐达,号香涛……先世山西洪洞县人,明永乐二年,迁山右民实畿辅。”张之洞的先祖也从洪洞县迁来,从洪洞县迁移到当时河北的郭县(现属通县)。先祖名张本,本生子张立,立生子张端,张端在南直隶繁昌县狄港当巡检,又从郭县迁移到天津南皮县东门印子头,号称“东门张氏”。 在河北省定县沙河古道上,有一个万户人家的大村庄,至今人们仍称其为“一家庄”。原来500年前,一对青年夫妇,被迫从洪洞迁移,临走时请人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说:“天皇皇,地皇皇,平安无事上东方。”于是小夫妻下山东,转河北,最后孤零零地定居在沙河古道上。尔后这一家人丁兴旺,生下二女六男,分别取名为大河、小河、大水、小船、五孩、六孩、七孩、八孩。以后子子孙孙,代代相传,直到81口人才分家,后来这地方也就成了万余人的“一家庄”。

个人签名: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8楼

3、山东省 元末明初,处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省由于黄河泛滥,灾疫流行,再加上“靖难之役”,战火连天,因而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成为明初移民的重点地区之一。当时山东移民最多的是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涉及现在的滕县、肥城、益都、聊城、兖州、汶上、曹县、潍坊、邹平、武城、嘉祥、商河、定陶、沂水、金乡等59个县(市)。 山东嘉祥县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全县70%的自然村是洪武、永乐年间为山西移民设置的。滕县地名办公室也在地名考查中发现,该县共有自然村1265个,设置时间分别是战国前34个、汉代4个、隋代4个、唐代27个、宋代45个、元代45个、明代687个、清代365个、民国10个,新中国建国后26个。从战国至今2000多年中,明代只占260多年,可在明代设置的村庄竟在半数以上,这足以说明当时移民之众。 明初有个袁公正,字成甫,曾随朱元璋打天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官拜镇威将军。明朝统一后,首要的大计,是移民垦荒。袁公正又自动报名,举家从洪洞迁至山东曹县黄岗集落户。当时彳艮受朱元璋欣赏,亲赐一块“袁氏题名玉碑”,还给他提升了三级头衔。袁公正在曹州以北约20公里处的关王庙北土岗上安下家来,取名“袁家固堆”,并题词曰:“洪洞分枝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 山东曹县的《王氏家谱·序》中,还记载了“一枪王”的故事。谈到王氏始祖王良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举家由洪洞迁居这里。由于王良一路上总带着一支长矛,于是就为庄子起名为“一枪王”。这个庄子风水实在不错,“左山东右直隶,乃两省之边界;前氵雍水后沙山,为一方之胜地”。于是王氏建阳宅(村庄)于河北,建阴宅(坟地)于河南,兄东弟西,六门同居。以后繁衍到20余世,仍然是衣冠争荣,宗族旺盛,由“一枪王”变成了“千家王”。但是,“门户虽别,乃是一家之人”;后人虽多,“乃不忘一枪之王”。 4、皖、苏、鄂、陕、甘、宁 安徽、江苏、湖北等省,既是朱元璋起兵反元的根据地,又是他与陈友谅、张士诚争夺的地方,因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地处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与山西隔河相望,相去不远。元末军阀扩廓帖木儿父子盘踞山西,与陕西的军阀李思齐多次大战,致使陕、甘、宁等地也屡遭战火涂炭,所以,朱明王朝建立后,也曾多次向这些地区移民。据后人考证,鄂、苏、皖地区的移民,安置于丰县、沛县、徐州、南京、萧县、宿州、亳县、凤阳、安庆、利辛等23个县(市);陕、甘、宁地区的移民,安置于韩城、白水、澄城、合阳、蒲城、眉县、岐山、麟游、甘谷、天水等30多个县(市)。 安徽安庆市有一本《阎族简史》,记述其始祖阎德佑,原籍山西太原府某地,元末天下大乱时漂泊到渝州(今重庆)的巴县,又于洪武二年(1369年)流落到夷陵地区(今宜昌市),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挽草”为业,艰难度日。阎氏家族不久定居于此。 湖北随县的邱、沈、汪、温、张都是从洪洞迁去的。洪武二年(1369年),汪氏始祖汪世华,号霖雨,以军职迁移到汪店后死去,子女们便在此地落户为生。因此,其家庙对联写道:“罗山衍李宗友远,霖雨流芳世泽长。”罗山指汪氏原籍洪洞罗山,霖雨即汪氏始祖汪霖雨,由此足见汪氏移民的一片苦心。 陕西省的山西移民比较多,大概是与山西一河之隔距离近的缘故。据征集的谱谍看,武功县的戴氏、麟游县的赵氏、邢氏、扶风县的刘氏、彬县的陈氏、固源县的郑氏、米脂县的杨氏、并氏、眉县的刘氏,其先祖都是明初从洪洞迁去的。 甘肃省的甘谷县,全县土著只有王、姚、李三姓住三个村庄,其余全是洪洞县的移民。甘谷县金川乡有一家原姓人家,弟兄三人除一人留金川县,另二人又分别迁移到西城与陕西蔡子河。原先人们都以为他们是甘谷土著,后在原家庄挖出一块明代万历年间原氏恩赐之碑,上边刻有“先祖系山西大槐树下迁去”的字样。 5、山西本省内迁徙 元末明初,说山西安定富庶,主要是指太原以南,即晋中、晋南、晋东南等地区。当时移民较多的太原、平阳二府,潞、泽、沁、辽、汾,也多在以上地区。至于当时的晋北、晋东等地,也还是地多人少,比较荒凉的。所以,大槐树下的移民,不仅仅是移向中原、西北和江淮,在省内不少地方也有移民迁居。比如,太原的薛氏、阳城的张氏、灵石的韩氏、五台的赵氏、平遥的王氏,等等,据说都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去的。

个人签名: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