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家居装修 > 厅堂:中国传统民居的核心空间

厅堂:中国传统民居的核心空间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4-18 08:5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建筑形式。中国民居院落式布局、前堂后室的形式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尽管历史上建筑材料有所变化、建筑形式也有所变化,尽管厅堂本身的建筑形式随历史发展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厅堂作为民居建筑中心活动空间的模式,却始终没有改变。本章节以泛谈传统民居一般特征的形式,将中国民居的文化背景作一介绍,以期对于了解厅堂有所帮助。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封建社会人们所信仰的宗法性宗教,事实上主要是社会等级观念。这种社会哲学始终支配着中国封建的家庭制度,中国封建的社会秩序也正是依靠这种观念来维持的。这也是旧时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控制的原则。中国传统民居正堂中摆放的供奉牌位上就写着:“地天君亲师”等级,也就是“名分”,是儒教的中心思想,它给予每一个人以一定的社会地位,每一个家庭以一定的社会地位,每一种职业以一定的社会地位“名”即“名称”、“名义”,“分”即“本分”、“义务”。所以儒教也被称为名教。一个名就是一个头衔,给予某人在社会上以特定的地位,并明确这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没有名,就没有一个特定的社会关系,人们就不知道自已的“分”,也就是不知道自己在社会关系之中的责任,人们就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儒家的观点认为,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已的地位,并使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地位相称,社会秩序就有了保障。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民居以建筑的形式来表现出社会的等级观念,厅堂则是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家庭是伦理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如何体现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那么民居就以建筑形式生动地予以体现。光自己家有了伦理关系还不行,还要与别人家形成相适应的关系。在门挂匾,给自己的宅院起一个名称就是这一原因。过去的民居,许多都挂有匾额,如果匾额上写的是“化被草木”、“勤政爱民”,那这就绝对不是平民百姓,因为只有当官的人才会说“为民服务”的话。如果楹联是“诗书继世、忠厚传家”,“书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万世耕”,那一定是科举出身的文官。标榜自己,在门面上透出一点高贵、威严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手法。状元府弟,当然要挂一块“状元及弟”的四字匾,进士出身的也要挂上“进士弟”三个字,当然在乡间即使是现在也不难找到旧时的“大夫弟”门匾。即使是举人出身也可以悬上“文魁”二字。还有人做过外任地方官,离任后当地乡绅商贾送的“清廉方正”、“爱民如子”之类的颂德匾也要带回来,挂在自己家正匾的左右两侧。不仅门口要挂匾,民居的厅堂更是要挂匾,这是因为中国人向有好名的习惯,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厅堂是一家的中心空间,既然如此重要,自然要给其取上一个雅训的名号了。这名号,就是堂号。堂号是民间家族文化中的一种用以慎终追远、团结血亲、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宗亲色彩与精神凝聚力量。建筑堂号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姓氏堂号,还有一种是自立堂号。汉族的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专有的堂号,如李姓的“陇西堂”,王姓的“太原堂”,朱姓的“紫阳堂”,郑姓的“荥阳堂”,姜姓的“东齐堂”,孙姓的“兵法堂”等。姓氏堂号用于家庭厅堂、家谱名称等,是中国人重名心理的反映。但民居中更多使用的是自立堂号。自立堂号的来源都是房主人大动一番脑筋后才取得的。常见的有来源典故的堂号,用来赞美先祖的道德懿行。譬如杨姓的“四知堂”就是一例。除了这种赞美先祖的堂号外,还有训勉后人,激励家族不断进取的。另外对房主人的姓名、特长等进行引伸而取得堂号,也较常见。  

厅堂不仅是民居中最为宽敞考究的屋子,而且还是家庭活动的重要场所。逢年过节,人们将其用作祭祀列祖列宗的祭堂;遇有红白喜事,则作为举行婚礼的礼堂,或吊孝的灵堂;有客从远方来,就是宴请宾客的客堂;请老秀才给子弟讲学,又成了讲堂;同时更是聚族而居,围炉夜话,商议家族“大政方略”的会堂。正因为这样,给厅堂挂上一块匾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旧时中国社会是一个封闭形的社会,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家庭亦是如此。作为家庭居住场所的民居也与这一特点相对应,外墙都是封闭的围合。大面积的实墙在民居的外部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封闭的外观有许多功能性的内容,除此之外,也包含实墙物质功能以外的一种内在精神——即蕴藏在形式之中的含义,这便是静谧。实墙使宅内自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形成一种外实内虚的神韵。厚实稳重的外墙,阻隔了外面肩摩毂击、熙来攘往、吆喝叫卖的嘈杂声,而使宅内保持安宁恬静的气氛。厅堂位于与外世隔绝的环境之中,更能表达旧时人们追求“平”与“静”的心态。尽管如此,人们在宅外建高墙或实墙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创造这种气氛,而是为了满足功能上的需求。民居封闭的外墙首先满足了防御上的需要,在平日可以防贼御盗,而一个村庄或一个社区作为公共防御系统的围合高墙,在动乱时可以防御敌人的进攻。福建土楼、广东梅县客家围拢屋、赣南围子、皖南民居、江南台门民居、青海庄巢民居、云南一颗印民居、大理白族民居、丽江纳西族民居、四川合院式民居、北京四合院等等都具有封闭式的外墙。

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心庭院形式而进行平面布局的四合院,在中国不仅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而分布也十分广泛。由于四合院的代表性,因而被人称为是中国“汉族居民住宅的正宗典型”。目前被认为最早的有几座房屋围绕院子组合的建筑,是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故都宫室遗址。而比较严整的四合院则出现在西周,陕西省岐山县风雏遗址是一座相当完整的四合院,这个由两进院落组成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平面周边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上依次有影壁、大门、前堂、后堂,还有廊庑环绕四周。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更加形象地反映出最迟在汉代,完整规制的四合院已经相当普及。

在四川成都出土的画象砖中,其布局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右侧(可能是西侧)是住宅的主要部分,左侧(可能是东侧)则是附属建筑。左右两部分建筑在平面上构成一个方形,四周用院墙围合,院墙的上端,还有人字形的两坡水瓦顶覆盖,类似于花墙顶的形式。右侧主要院落的前部装置有一个栅栏大门,门内又分为前后两个庭院,庭院的四周绕以木构的回廊,前后院之间设置一个中门,中门还是过厅的形式。后院有面阔三间的单檐悬山式房屋,为建筑的“堂”,堂用插在柱内的半拱承托前檐,而梁架是抬梁式结构,堂内有两人盘膝而坐,面对相谈。前后院均有珍禽在嬉戏耍斗。这种“双鹤舞于庭,倡优舞于前”的景况说明汉代富贵人的享受程度。这幅画像砖表现的显然是一贵族大户。左侧部分也分为前后两院,也是各有回廊环绕。前院进深稍浅,院内有厨房、水井、晒衣的木架等。后院中有方形高楼一座,楼高三层,一层设门,楼内有梯可登顶楼,顶楼四周设有小的了望窗口。楼顶为一四柱式屋顶,下饰斗拱,这个高楼,除了望的功能外,可能还是储藏贵重物品的地点。这种高楼的形式与同期坞堡角楼的形式相类似,是防范盗寇进攻的一种防御性建筑。总之,从现在能看到的文物分析,四合院庭周围布置的回廊、在院中设置醮楼、重门厅堂以及室内席地而坐进行宴会,是我国汉代的普遍建筑模式,这些特点中唯一被保留下来并被延续使用的只有厅堂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