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学者认为,住宅庭院的大小与气候冷暖有关,气候愈是寒冷的地方,院子就愈大。四合院四方四正,里面暗含一个“井”字格局。从奴隶制社会的“井田制”到以后发展起来的明堂、宫室、宗庙建筑,中国传统建筑始终力图使建筑艺术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政治性和伦理性。我们知道:“井”字分割产生一个中字,中是对称、是稳定、是严肃。它很容易附会出许多象征内容,而厅堂就位于这一九官格的正中。
四合院俨然是一个“家天下”,是一个对称平衡、严分内外、层次井然的家族结构。在这里不难感受到运作有序、长幼有别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四合院以形象的建筑形式,使孩子从小就能接受家庭结构的教育。从具体的建筑形式中,理解抽象的社会模式。先天八卦北为坤,坤为地;南为乾,乾为天。南北朝向即“天地定位”,“乾坤之事”。顺应天道,自然会大福大吉。《黄帝宅经》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四合院中,北屋是最适合人居住的,但会客祭祀的厅堂却设在北屋。东西厢房和倒座、后堂这些朝向不太理想的房屋才真正居住人。这说明中国人把理性放在实用功能之上。越是格局讲究的民居,越是体现这一点。
中国文化是南面文化,面南为最佳朝向,古人常说“南面称臣”。而北向,认为是不好的一方,打了败仗称为“败北”。除南面外,东向为次好的一方,如故宫,东宫的建筑大大好于三大殿西侧的建筑。四合院中,东屋被认为是次好的房间,人们把主人称为“东家”、“房东”、“东道主”就是为了表示对主人的尊重。面南时,左侧为东,所以古人还有尊左的习惯。如皇家的宗庙——太庙就设在故宫的东侧,“左祖右庙”、“文左武右”、“男左女右”都是尊左的反映。古宗庙之制,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位于始祖的右方,称穆。用昭穆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的远近。这种排列,是以突出中点为基准的。所以在中国民居里位置最好,等级最高的房屋莫过于厅堂。进入四合院,空间序列井井有条,建筑尺寸适度合理。从高楼上俯视一片四合院,密密匝匝,高墙深院,庄严肃静。
生活在四合院中的人们,能够充分发挥尊老扶幼、晨昏定省的和睦共处精神。四合院的寓意是不言而喻的。从中可以看出稳定而端庄的轮廓,均衡而严肃的格调。四合院的四周,由围墙和各座房屋的后墙封闭,房屋对外多半不开窗,为实墙。因此院内没有市声尘嚣的干扰,家居安全也有保障。四合院建筑,不仅和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契合无间,而且表达了中国人中正平和、变通有则的处事态度。尽管四合院方正规矩,但仍不失变化,各家院落有各家院落自己的特点。还有的在房舍左右及后方,辟地兴建花园,布置假山水池。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制度,以人口繁衍为荣。人们都以四世同堂作为一种福气。这样的大户人家,往往需要更多的院落。所以,四合院的建筑多数都在妙缘放置,使空间产生向中央集中的向心式布局, 民居的中心也就是厅堂。总之,正是由于合院式民居才产生了厅堂,而为了延续厅堂在民居中的突出位置,合院式民居也不断在发展、完善。
厅堂的存在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是由许多种因素所构成的,除了以上谈到的建筑形式,本身以外,中国人的传统哲学思想也是与厅堂制度相互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