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2011中国年度创业人物 陈一舟:坚持30年

2011中国年度创业人物 陈一舟:坚持30年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1 15:58 编辑: 网络 查看:

  2011年,评委们将 “中国年度创业人物”的票投给了陈一舟。有人这样总结他:他是个典型的创业者,对新生市场机会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但比一般的创业者更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熟悉资本市场,同时能对并购后的业务进行迅速的整合与自我调整是他制胜的关键。

  作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老兵”,连续创业者陈一舟是与这个产业在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别人经历过的,他基本都经历了(泡沫、光鲜的融资纪录),而别人没经历过的,他也“尝试”过:卖掉自己的公司、买别人的公司,以及大大小小的“失败”:千橡出生不久就遇到SP的寒冬,随后是Web2.0的冬天,即使赶在中国概念股海外上市窗口关闭的前两周上市,上市后日子也并不好过,寒冬中股价不断下滑,互联网第一波成功者腾讯和新浪微博也依然虎视眈眈。

  但见惯寒冬的他,知道如何在狂热时保持头脑冷静;也知道犯错后如何自我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他用资本构筑了中国第二代互联网公司中少有的平台初具规模、业务相对完整的战略布局。在冬天里盘点他的经验,尤其重要。

  一直以来,陈一舟都被外界视为一个“善于资本运作和整合资源”的创业者。他曾经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融资纪录,他买了大量创业公司和项目,他还在今年把人人送到了华尔街,而且仅仅几个月之后,他又斥资8000多万美元收购了56网。11月,人人公司7240万美元卖掉所持艺龙股份,陈一舟三年挣得 5100万美元。与此同时,像许多中国概念股一样,人人网也经历了股价的大起大落。其实这些在不缺钱的时候大额融资的背后,原因之一是源于一个连续创业者深深的危机感,二是资本市场对于一个互联网连续创业者的信任。

  “互联网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先要圈地,那你就得有足够的钱。地都没有,房子也没盖,怎么收房租?”这是陈一舟总结的创业经验。他说人人公司上市之后,所有的产品和项目都要以人人网这个平台为核心。“2006年之前我们是到处找种子,遍地撒网,后来受打击了,所以之后全力围绕人人网做文章。”

  据说,当年陈一舟与周云帆、杨宁在美国准备创业的时候,三个人想过三个项目:学亚马逊做电子商务,但觉得太烧钱,放弃了;学亚信做通信,又觉得距离互联网太远。最后决定做ChinaRen。“因为当时美国有一家叫做GEOCITIES的网站,做校友录的,发展得很好,我们就决定做这个。”

  为此,陈一舟还回国见了他的大学同学雷军。“我俩都是读的武汉大学,我本来在物理系,后来转到计算机系,就与雷军成了同班同学。”陈一舟说。两个人当时在雷军的车里争论了一下午。雷军说你这个项目距离钱太远了,而陈一舟说这个有前途。很快,雷军做了卓越网,陈一舟做了ChinaRen。

  但是,ChinaRen终究没有熬过那次“严冬”。在陈一舟看来,不是概念太早,而是当时“搞到的钱太少”。这次经历给他的教训是,要想创业,手上一定要有足够的“弹药”。

  去年下半年,陈一舟发现华尔街可能正在迎来新一轮IPO“窗口期”。“我们当时的一个判断是,每次上市活跃期最多一年,一般半年。如果你的公司情况比较不错的话,赶快做好准备,只要时间一到马上就上。”也正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陈一舟开始对手里的各项业务进行分拆,一切为上市做准备。

  “后来有人查过,华尔街股指开始下滑,就是从人人公司上市前两个星期开始的,这个和我们真的没有半点关系。”陈一舟说。

  “为你的客户而抓狂”

  《创业邦》:你现在的创业状态是什么?

  陈一舟:因为社交网络是一个特别大的事,以前没有人人网的时候,挺着急的到处找。现在就像德州扑克,市场发了你一副好牌,何必去换新的牌呢?这个牌已经很好了,多少人都看着眼馋呢,何必去嫉妒别人?即使未来互联网行业有比社交网络更流行的或者看起来更加光明的商业模式,我们也不会盲目地去追求。

  我最近把邮件的落款都改了,原来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最近把它改成两句话:一个是“为你的客户而抓狂”,就把用户当作上帝,其他的事儿都别想。第二句是,“发明”(Invent),把这两件事情做好就行了,其他的东西像挣钱能力、企业价值、员工满意度等都是自然而然就好了,只是时间问题。

  《创业邦》:你对微博担心吗?

  陈一舟:首先我觉得二者是不同的东西,任何东西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太容易长那么快了,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包括微博。人人网长的速度没那么快,但我们总是在长。目前人人网的激活用户数有1.37亿多,月活跃用户数从年初的2000多万,涨到现在的3700万。我觉得这是比较健康的。我们不关注其他公司怎么弄,只关心我们实名制的SNS这一亩三分地。我们相信这块地会越来越大,而且这是未来的趋势。

  《创业邦》:你的信心来自哪里?

  陈一舟:我们相信,现在每一代年轻人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然后他们对实名制更加接受。相反,年龄偏大的网民,使用实名制并不习惯。

  所以,我们赌两件事情:第一,中国的网民中,接受大专、本科教育程度的用户群越来越多;第二,中国的网民或者说整个中国平均收入越来越高,大家的时间就值钱。

  当用户的时间越来越值钱,我们可以让用户在很短的时间里,比如说每天花20或30分钟,非常有效率地完成与几百个好友保持社交关系,比其他的通讯工具都要有效率。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给用户创造的最大价值就是帮用户节省时间,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做他想做的事情。我们给他创造的价值越大,市场价值就会越大。

  《创业邦》:在别人的大机会面前,如何保持淡定?

  陈一舟:我个人觉得,微博满足的更多是人们对资讯的需求,实际上它对搜索引擎的压力更大,特别是在手机终端。

  在人人网,大家也有分享各种资讯的需求,所以实际上我们也是在变相地争夺资讯的市场。但是除此以外,人人网的好朋友之间还是以分享一些私人照片和状态为主。这种东西天生不太适合在一个公开的网络上运行,否则用户的隐私甚至信息安全都会出问题。比如,人人网现在每天有将近100万条的LBS地址定位信息产生,但是这个模式在微博上很难跑起来,因为名人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地址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