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陕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9)(3)

陕西历史人物之张姓人物(9)(3)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9-01 20:20 编辑: 网络 查看:


    张兴国,洵阳县大岭铺人。清嘉庆初年白莲教起义军在洵阳开始活动后,张兴国接受义军主张,秘密在大岭铺一带动员群众入白莲教,进行反清活动。其行动不久被大岭寨寨长、同族人张兴顺察知,并以族兄名义,多次劝阻兴国,兴国置之不理。白莲教起义军攻打大岭寨时,张兴国组织人员,准备内应,为张兴顺发觉,报告官府,被斩首示众。(旬阳县志)

 

    张  藩(1882-1976),族名张家祥,字丹屏,洵阳县蜀河龙家河人。祖籍江苏省太湖县,清同治年间迁陕。光绪末年,张藩因田产与其舅汪隆财结仇,汪有钱有势,将张抓去吊打,又向县署诬称张私藏军火,图谋不轨,张遂被捕入狱。经张母江氏贿赂上下,方得开释。因怕再遭汪隆财毒手,张出狱后,未敢回家,径往西安入法政学堂读书。1909年陕西存古学堂成立后,由法政学堂转入存古学堂读书,毕业后入陈树藩部当兵。1911年10月,参加陕西新军起义。1916年5月,陕北镇守使陈树藩自称护国军总司令,击败陆建章,夺取陕西督军一职后,张藩因与陈是同乡,受到重用,被委为西安四门稽查处处长(警备司令)。1917年,因办公需要,主持在西安市开元寺内修建了一个小发电厂,以一台75匹马力煤油内燃机发电,此为西安市第一座发电厂。1919年驻守潼关时,联络贾晋、刘宗向、苏兆祥等人,发起组织西堂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聘请工程师勘测设计西安至河南渑池公路修筑方案,1921年冬开工筑路,1922年上半年结束,同年8月下旬开办了西安至潼关间汽车运输,开西北近代公路修筑和汽车运输之先河。1920年,北洋军阀直皖两系矛盾激化,爆发战争,皖系失改,陈树藩奔走于大军阀张作霖、吴佩孚之间,希图恋栈。1921年7月,北洋政府决定免去陈树藩督军,以阎相文代之。阎统帅陆军第二十师、吴新田第七师和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向陕西进军。陈树藩急忙将主力调整至西安、潼关一线,与驻大荔之刘世珑形成犄角之势,抵挡阎军。张藩被任命为潼关卫戍司令,派往潼关驻防。阎相文等进攻猛烈,陈树藩兵败,于1921年7月退出西安,赴汉中依靠张宝麟。10月,冯玉祥、吴新田两路大军向汉中压迫,陈又退至川陕交界地区,依附其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同学、川军林光斗。1922年初,陈见大势已去,离开陕军赴上海做寓公,将残部交张藩统率,流落四川各地,驻甲地便为甲军阀打仗,驻乙地便为乙军阀出力,形成雇佣军。后投靠贵州军阀袁祖铭,改编为川黔边防军,以张藩为边防军司令,驻扎四川合江县。1923年3月,孙中山在广州设大元帅府,张藩转投广州,同年10月,参加西南五省讨贼军,后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10月,蒋介石、冯玉祥中原大战开始后,张藩被蒋介石任命为陕鄂边防剿匪总司令,派回陕南组军,以对付冯玉祥陕南驻军。张藩领得一纸空文,回到洵阳,在洵阳、白河一带招兵买马,孙长林、吴自征、张子杰、余来喜、康化堂、杜在东等地方武装均被收编。年底,张藩率部数千人围攻冯玉祥安康区后方留守司令王玉文部,两月后,守军力几不支,适桂系军阀王光宗东调入陕南,增援王玉文,向张藩反攻。张藩失败,率军沿汉江退至白河、鄂西。1930年杨虎城主陕后,率军投杨,被任命为陕西警备第一师师长,驻防略阳、沔县、宁羌(今宁强)一带。1933年因病辞去军职,转任西安绥靖公署、陕西省政府参议。抗日战争开始后,奉西安行营令至陕南协助五、六两区(安康、汉中)安定后方,并任陕西省赈济委员会委员,常住南郑县石灰巷十号。1939年,安康各县因旱发生饥荒,张藩受陕西赈济委员会委托兼管安康、汉中两区救荒事宜。1942年7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第三届参政员。1944年11月,任陕西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945年当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蒋介石见末日来临,发表求和声明,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为扰视听,成立“陕南人民和平促进会”,张藩占洵阳县名额,被推荐为该会委员。此时,淮海战役已经结束,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主力也被人民解放军击垮,西安岌岌可危。1949年4月,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董钊接受胡宗南撤退汉中的命令,当经陕西省政府会议决定,先派张藩率各厅、处、局职员数人,前赴汉中踏勘省府各厅、处、局撤到汉中后驻所及办公地址。5月,省级机关撤至汉中。1949年12月8日,人民解放军攻占汉中,张藩随国民党陕西省政府机关撤离汉中,至川西溃散,随之隐居四川绵阳。四川解放后,由其子张子六(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后曾任陕西省公路局局长等职)接回西安。后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为参事。1976年在西安病逝。(陕西旬阳县志)


    张鸿远(1884-1947),族名张步朝,字飞生,洵阳县大河南张家院人。幼时家境贫寒,父以卖豆芽为生。清朝末年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堂,后被保送入保定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结业回陕,入陕西陆军任下级军官。1911年10月陕西新军起义后,任营长、南路游击司令等职。作战勇敢,人称“飞将”。1916年陈树藩任陕西督军后,张得到重用。1918年靖国军围攻西安时,因守城有功,升任第一混成团团长。1918年底,北洋政府新任总统徐世昌和南方护法军政府向所属部队下达停战令后,陈树藩在段祺瑞唆使下,恃有甘军、奉军、镇蒿军支持,继续向驻扎在关中西部的陕西靖国军进攻,破坏和议。陈树藩分兵三路,张鸿远部出兴平、武功为中路;白戈人部出醴泉为北路;镇蒿军出鄠县为南路。靖国军叶荃、郭坚、卢占魁所属各部与张鸿远战于兴平、武功之间,张鸿远兵势凶猛,攻战武功、扶风,靖国军败退。1919年4月,陕西靖国军与陈树藩划界停战后,陈树藩为扩大地盘,命张鸿远部猛攻乾县,迫使靖国军王珏、郭英夫部放弃坚守了5个月的乾县。此期,张鸿远凭借军权,一跃而成为巨富,在洵阳、安康、西安等地广置田产,修建宅第。又娶小妾三个,供养子各处公馆。1927年3月,直皖战争爆发,陈树藩集结兵力,分三路向陕西靖国军进攻。张鸿远升任陕西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承担北路进攻任务,率军从枸邑(今旬邑县)、淳化之间向靖国军逼进,遭靖国军顽强阻击,败走乾县。同年5月,直系军阀政府下令撤陈树藩陕西督军职,派兵入陕,陈树藩急将张鸿远等主力调至西安,抵抗直军。7月,直军攻占陕西全境后,张鸿远弃职返回洵阳,闲居家中,移情书画之间,以待东山再起。北伐战争开始后,投奔蒋介石,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六混成旅旅长(少将)、豫陕甘联军第一师师长(中将)等职。蒋、冯中原大战爆发,被蒋介石武汉行营任命为国民革命军陕西讨逆军第二路司令,派回陕南收编地方武装,以对付冯玉祥安康、汉中等地的留守部队。张鸿远在较短的时间内,收编了洵阳的孙鹤年,安康的王耀宸、鲁秦侠,岚皋的陈定安,汉阴的沈玺亭等民团武装。1930年9月,杨虎城率十九路军入陕,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张鸿远晋见杨虎城,被杨委为安康绥靖司令。1931年2月,张率军攻占安康各县。从此,张鸿远集安康区军政大权于一身。在此后数年间,张先后枪杀了违抗军令的万安胜、陈定安等人,并派军队围剿安康区各县土匪,使安康秩序得以稍宁。与此同时,张鸿远又想尽一切办法捞钱,随意摊派粮款,加大捐税,于1931年冬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发行油布钱票。规定每十二串折银圆一圆,布告城乡一律使用油布钱票,安康各商会、钱庄发行的钱票一律作废。绅商稍有违抗,即遭杀戳。张鸿远在改葬其父张瑞亭时,极其奢侈,从安徽请来有名的风水先生张晓岚为父选择墓地,请名家拟写序传、墓志及碑文,还为其父立了一通有蒋介石、于右任、杨虎城、刘镇华、何应钦、张学良、陈树藩、张孝慈、何成浚、邵力子、张凤等名人署名的神道碑。1932年9月,张鸿远所部被杨虎城改编为陕西警备第二旅,张任旅长,仍驻防安康。此前,中共陕西省委已先后派李茂堂、陈子敬等到安康活动,于1932年春成立了中共安康特委,开始在安康绥靖军中发展党员。1932年冬,贺龙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途经洵阳、安康、平利等县时,中共安康特委在安康城区秘密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火烧兵站,并派人给红军送情报。后被张鸿远发觉,张以共产党嫌疑分子为由下令逮捕李茂堂。后因查无实据将茂堂“驱逐”出安康。1933年初,中共安康特委撤销,6月,中共安康军特支成立。1934年2月22日,中共安康军特支书记王建英(《民知时报》记者)、军事委员袁作舟(安绥军炮兵营连长)、宣传委员王泰城(安绥军特务连排长)乘鸿远率部队到汉阴、石泉“剿匪”,安康城防空虚之机发动武装起义,后向紫阳一带撤退。张在石泉接到参谋长王肃斋电话报告后,随即命令驻安康的补充团拼死镇压,驻守紫阳的王耀宸团全力进“剿”,各民团沿途堵截,并率领部队日夜兼程,于2月25日赶回安康,坐镇指挥镇压起义部队,在城内捕杀了起义人员60名。后又对50余名被俘起义人员进行严刑审讯,分批屠杀,在安康大南门外一次杀害起义人员25名,几天后又杀害数人。与此同时,对“围剿”起义有“功”人员,加官晋爵,重金奖赏。1934年12月,徐海东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从豫鄂边界入山阳、镇安县界,张鸿远奉杨虎城之命率鲁秦侠、沈玺亭两团追击,1935年1月至2月两月内,在柞水、蓝田、镇安、宁陕等地数次与红军接火。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每与张部接触稍战即撤,张鸿远视为红军怯战,狂傲起来,鼓动部下“再鼓勇气,继续追击,一务将徐海东部队打垮”,遂于1935年3月10日率部由宁陕县关口向红二十五军撤退的洋县华阳方向进击。行至华阳镇石塔寺时,张鸿远所率两千余名官兵,被预先埋伏在山沟两侧的红军截为数段,使之首尾不能相顾。双方激战数小时后,张部死伤被俘600余人,张鸿远左臂中弹,倒伏在地,以血涂面,佯装死亡,乘天黑收残部回城休整。后不久调防关中。1936年10月,被免去旅长职务,其部交孔从周统率。同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他曾秘密活动原部下沈玺亭、唐得楹,欲从杨虎城、张学良手中抢走蒋介石,投奔南京邀功。后因“西安事变”很快得到和平解决,其阴谋未能得逞。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的大太太阎金芳在西安被日本飞机炸死,张悲愤至极,在西安联络爱国志士,组织抗日武装,因他人作梗未能如愿。后返归洵阳闲居。1939年7月,陕西省临时参议会成立,张当选为候补参议员,1941年10月递补为参议员。1944年10月,任洵阳县土地复查协进委员会主任委员。1945年1月任洵阳县临时参议会议长。5月,以病向陕西省政府请假赴西安就医。同年11月18日县参议会成立,正式当选为议长。未及回县上任,即于1947年1月在西安病逝。(陕西旬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