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中国散文家》2015.2期“读书心得”(3)

《中国散文家》2015.2期“读书心得”(3)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6-20 17:1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记得去年在我国钓鱼岛和日本发生矛盾争端最激烈的时候,我作为访问学者奈良隆谷大学学术交流期间,除了丝绸之路相关话题的交流,私下和一些学者、教授也谈到琉球岛当年的悲剧及我国钓鱼岛等热门话题,应该说,专家学者们对历史的态度是公正的,是谁的就是谁的,应该通过和平对话,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协商解决争端,万不能再发生兵刃相见,历史的悲剧再也不能够在我们这一代进入信息时代人的中间死灰复燃,中日友谊、平等互利国家才会有希望。

在谈到百年前那个甲午海战的成败话题时,双方都感觉尴尬,因为当时我们确实被他们打败了,没有关系,尊重历史,方能正确的对待未来。一瓶清酒下去,话甲子打开了:

就国民意识来说,战前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民族国家的概念业己形成,日本国民能够积极响应国家的征召;而晩清的民众,尚无国民意识,当国家受到外来侵略时,偌大的国家没有支援战争的民众组织力量。

如果从双方的兵制来看,日本的兵制己经接近现代的义务兵制了,兵源以20来岁的年轻人为主,常备兵服役三年;而当时的大清帝国还在实行古老的募兵制,从15岁到55岁不等,士兵平均年龄28岁左右,其战斗力当然远不及日本士兵了。再观淸廷内部,慈禧一直想削弱地方势力(包括李鸿章的准系),加强中央集权;此外,臣僚之间又存在矛盾冲突,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一向不认同李鸿章的政治主張。政治体制的及端腐败应该就是导致清朝海軍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日方指挥作战的髙层,尽管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阁臣之间有分岐,内阁与军部之间也有争执,但举国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中国被打败,虽然沉重地加速了清廷走向最后终结之路,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你落后就应该挨打,这个定律直到今天也没有过时。也许永远也不会过时,因此我们必须在加强"强军梦"中建设海洋强国除此之外,我们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是一种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一个重要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国主义。每个人的的命运与国家民族强盛息息相关。用中国梦来凝聚人民、激励人民,非常准确,非常有力量。习近平同志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华民族在在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己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正在一步步地接近我们的宏伟目标,我们要继续为之奋斗。中国梦不再是梦,而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

将军在书中说:"在文人的眼里,每一座岛屿都有一段传奇,这里面有文化,有历史,更蕴藏着一种精神。在经济学家眼里,岛屿代表着财富、象征着资源。有了岛,就有了领海主权与专属经济区;有了岛,就有了现代重大科学研究的方舱;有了岛,就可拥有海洋资源。一座岛屿就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宝藏!在军事家的眼里,岛屿永远是"不沉的战舰"。我是一名军人,在从军半个多世纪的生涯中,我与蔚蓝色的战场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岛,源于爱海,源于一种長相厮守的"爱恋。"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海滨,还是在孩提时代的时候我就谛听海浪的呼吸,合着她不倦的琴声,我轻轻入睡。"将军这番感人之深的肺腑之言,读得我热泪盈眶。精神生命的永恒,包容着持久的诠释。

说实话,当今有些拼接凑合甚至伪造抄袭的“文集”,“专著”太多了,许多订而不阅,买而不看的书变成一些“土豪生”们装门面的摆饰,这些装门面的还算好,最怕一些戴着红帽子的“大专家”满口醉言,胡说八道那才害人不浅。一本好书,往往承载着平生的智慧精华,于是乎它尽可超出年寿、荣华的限制,褪去名缰利销的羁绊,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不倚时运之济,兀自获得独立長久的存在,这才是从寸心走向千古的必由之路!

我不敢放言将军的这部大作均是精彩绝伦的华章,但我可以坦诚地告诉大家,这是一部值得我们去关注、值得我们阅后返思、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一部奇书,作者明睿的思维,在于他对史料强劲的驾驭能力。他以关键时间为桩点,其他众多时间节点为辅助,人与事互为经纬,把头绪纷繁的世界海岛战争史叙述得波澜起伏,滂湃跌宕,而又井然有序,同时众多的新闻材料、旁逸斜出的背景事实点染佐证,仿佛蓊郁的花架,主次分明,而又生机盎然。沉溺与升华,挖掘和发现,作者以阐释历史的使命感,沉下去,再沉下去许多僻处一隅的史料,蒙尘己久,若非他的深度下潜式的挖掘,势必趋于冻结或走向湮灭,但是一径他刮垢拂尘,呵护与阐释,仿佛重放的鲜花,又象珍珠般闪光,一则精气神全出,一则历史文化关怀的目标顿显。而作者的一番阐释推导,印证成一个个历史的真实画面和节点。据我对他的了解,他从南京军区主管领导退出以后,除了必须回北京参加的会议,调研,其他时间都投入这部书稿的创作之中,有时我也希望能陪伴他到祖国各地走走,都被他几句话当了回去,因此,就是公务出差到了南京,我也很少上门打搅他,最多给他打个电话报平安就行了。他曾在家里的饭桌上对我说:“历史往往以冰凉的统计数字出现,而在这些冰凉的数字后面,我现在发现不知道隐藏着多少鲜活的情怀和需要剖解的故事。”他真的迷了。但他心中非常清楚:任何一个文明的形成、演进乃至衰落,有些像花开花落,或者说文明就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或者生命体——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也曾有过类似的比喻——文明是人类这个园丁在特定的环境下栽培的结果。因此他常常迫使自己像电脑一样,对一些原生材料相遇的宝贵瞬间,去扫描、存贮、整理、分析这宝贵的瞬间并尽可能地记录下来,哪怕它们十分原始、粗鄙。难怪他在此书的后记中也说:有时“只为一个字,捻断三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自己也承认这部大著的问世,是辛勤耕耘播种的结果,是一个军人在海堆“转悠”五十多年,幸运捡到一枚美丽的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