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适应省份满分作文解析(4)

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适应省份满分作文解析(4)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09 12:4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正如航天器的研发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多位,而汪洋恣意的书画只求神形俱备即可;正如廉颇以身经百战显赫战绩位列上将,蔺相如以如莲巧舌精巧说辞为上卿;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位位能人以食物铺写精致,《我在故官修文物》中一双双巧手以古物刻写精华……各行各业,各得其所,差别待遇而实现整体的共赢!

  由此观之,作为肩负向国家与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的学校,更应抛弃条条框框,拼弃墨守成规之道,改革创新,因材施教,用一把把不同的刻刀,雕琢出每一个莘莘学子的独特光华,以不同的标准,相同的诚意,培养出各取所长的栋梁之材!差别的待遇,相同的匠心;不同的准则,同样的期许。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而我,愿养我浩然之气,展我独特风采!

  “差别待遇”不差别!

  【点评】

  内容得分:文章层次分明,论据充分,说服力强。首先,作者分析漫画,思考差别待遇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接着,作者结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社会的各行各业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差别对待的重要性,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出观点: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富。

  文章语言流畅,富有意蕴。善用长短句,富有节奏感。

  文章善于引用,材料丰富,文化底蕴丰厚。

  4、江西

  【命题解码】

  

  审题方面:这则漫画的内容不难理解:一个学生第一次考试得到了100分,受到了表扬;而在第二次考试中得到了98分,仅仅后退了2分,却受到了批评。另一位学生第一次考试得到了55分,受到了批评;而在第二次考试中他得到了61分,得到了表扬。审题时就此展开,可以谈论学生的进步与退步,也可以谈论教育工作者(学校、家长或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如果从漫画的寓意来看,可以从教育方面延展开去,议论社会上的评价机制,进步了就要得到表扬,退步了就要受到批评。然而,仅凭“分数的升降”就进行奖惩,这是否合理呢?行文时可以就此展开议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立意方面:从漫画的内容和寓意来看,这道作文题的立意也有很多。应该说,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也很有现实感。当今,正处于教育改革时期,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争论还继续,学生的进步与退步是否仅仅凭借分数,社会、家长、学校的评价是否仅凭分数而定,这些都是目前摆在教育界面前很现实的问题。作为漫画这种表现形式,本意是用夸张的形式表达对某种现象的讽刺和批评。从这一点上来看,对漫画的内容提出批评则是符合题意的,批评人们对教育的“唯分数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只凭分数来评价学习是否进步,这也不太合理,不太合乎事实。当然,这道题还可以分析得更深入些,可以评论社会上的一些评价机制:只要是进步就值得表扬,只要是退步就要批评,而不顾客观实际情况。这就使得本道题的立意更为宽泛而深入。

  选材方面:对于漫画所反映的问题,考生还是非常熟悉的,而且还有很多独特的体会。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议论教育中的“唯分数论”现象,也可以议论教育中以分数进行奖励或惩罚的现象,还可以展开议论社会上同类的奖惩机制现象。考生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记叙在师生在分数面前进行奖惩的情形,也可以记叙班级某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情况,甚至还可以记叙社会上在选拔人才等方面的考核情形。在写作时,考生或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表明自己的态度。或通过记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还可以写成书信,对收信者(家长或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自己的看法。

  【审题误区】

  1、注意审题立意方面的误区。不能脱离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进行写作,如谈论“责任心”,“盲目批评”,甚至批评漫画的作者,思想太平庸,拿这个立意浅显的漫画来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时,不能去大谈特谈漫画这种表现形式的优劣,另起炉灶去写与漫画毫无关系的内容。

  2、注意文体语言等方面的误区。这道作文题要求文体不限,其实并不是在文体上没有要求。在写作时,考生要注意,你选择了哪种文体,就一定要遵照所选择的文体进行写作。如写记叙文,就一定要重点记叙事件,而不能用很多篇幅去议论或抒发情感;如写议论文,也不要去大段大段地记叙描写;一定要注意各种文体的格式。

  不因分数论奖惩

  一个学生,第一次考试得了100分,受到了奖励;第二次得了98分,却受到了惩罚。另一个学生,第一次考试得了55分,受到了惩罚;第二次考试得到了61分,却得到了奖励。前者显然是退步了,而后者自然是进步了。退步需要惩罚,进步需要奖励,这也许就是大多数家长认同的标准。但是,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家长们也应该有不同的态度,不能只因分数的高低就给孩子下“好学生坏学生”的定义,从而进行奖惩。这是对学生本身极大的不公平!

  司马迁曾说过:“一生之为优,非即学矣。”学习成绩的好坏,就如一顶帽子。帽子好不好看,跟帽子底下的人关系不是太大。学习固然重要,但要是让学习成绩成了它的替身,就会给学生增加不小的压力,让一些学生产生恐惧感,害怕学习,甚至不敢去学习。相信,这也是家长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吧。

  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随之进行奖惩就会产生成绩的差异。对于每一个学生,家长都应该给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审视的标准。这就要求家长们在学生身上多用点心,经常与之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给孩子定一个适当的标准,使其努力。若达到了自己的满意的结果,则可给予相应的奖励。如果孩子在学习方面特别突出,经常考满分,家长也应该给予奖励。若某次没有达到满分,家长也不应该去惩罚孩子,而应该去鼓励他,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下次一定会考好。反之,则容易让孩子害怕自己考不好,从而害怕考试。总而言之,家长对孩子应该多鼓励,需要惩罚的时候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