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百超:蔡旭散文诗的实践与理论探究 (2016-12-09 14:21:38)
标签: 散文诗评论
蔡旭散文诗的实践与理论探究
钟百超
蔡旭老师于1965年1月31日在《文汇报》首次发表散文诗处女作《春节短歌》(三章),从此与散文诗结下不解之缘。50余年来,业已出版散文诗集27本,可谓著作等身,硕果累累,至今仍然笔耕不辍,佳作频频。
认识蔡旭是一件荣幸的事情,他为人和蔼,态度谦恭,治文严谨,目光独到,思想深邃。其文其人,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他原本在海南生活,如今选择珠海定居,此乃珠海之幸,亦是我等之幸。
拜读蔡旭的散文诗作品既是一种文学熏陶,也是一种精神享受。从其质朴的语言,平实的叙事、抒情、议论中,我们看到了高尚的情操和品格,知识分子的良知在作品中充分地彰显出来,催人奋进。品读蔡旭的作品,无疑是一次精神洗礼。同时,研读蔡旭的散文诗以及创作手记,也形同参加一次文学盛宴。其作品所独有的美味是一般作品难以望其项背的。
品读蔡旭作品,倍感其人格魅力。《我读龙门石窟》写到:“幸好卢舍那大佛像还在!这尊17米多高的大佛,这位气宇非凡、神态曼妙,无论站在什么角度都能接受到她的美目垂注的女神,千百年来一直端坐在这里。尽管双臂也有损伤,但谁也无法抹杀她的从容与微笑。是的,做什么都要做到最高,最大,最精,最美。让那些想毁掉你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攀不上,够不到,无能为力,无从下手。找不到名目下手。甚至不敢下手。”这篇散文诗,与其说是歌颂卢舍那大佛像的高、大、精、美,不如说是讴歌人类的高贵精神。大佛在形体上的构造,可以很高、很大、很精、很美。但是,由于基因的先天因素,人类不可能达到大佛的高度。即便大佛又高又大,俗人也会公然蔑视,敢于挑战,甚至刻意去毁坏。人与人之间,自古至今,有尊己者,爱己者,也有鄙视己者,更有毁灭己者。一个弱小的个体,如何不被轻蔑和淘汰,而自立于世上?唯有塑造自己的精神和人格,以此增强实力,提升高度,唯有如此,才能“让那些想毁掉你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攀不上,够不到,无能为力,无从下手。找不到名目下手,甚至不敢下手”。从一尊大佛的造型,感悟人生真谛,并以此鼓舞和激励个体塑造完美自我,这就是蔡旭散文诗的一个制高点,也是作品品格的最好诠释。
《海瑞墓在辨认》也弘扬同样的精神:“那十年,拜海瑞的有人又来砸海瑞。这十年,砸海瑞的有人又来拜海瑞。也许,有的是无知、盲从;也许,有的已忏悔、深省。也许,并非没有人只是为了演戏的逼真。公仆们在门外跳下小汽车,走进了庄重与肃穆。‘粤东正气’的牌坊和民心一齐瞩目,辨认着:哦,这是真诚,那是冒充……”为何有人来砸海瑞,为何又有人来膜拜?为何始终砸不毁,推不倒?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捍卫社会正义,这就是海瑞人格魅力之所在。不管朝代如何兴衰嬗替,不管时光如何流转,海瑞以自己的行为所塑造的清官形象,在百姓心目中永远是高大伟岸的,已经成为一种民意的化身。蔡旭叙写人生百态,尤其是揭露某些人性丑恶,旨在彰显海瑞的高贵精神和品格,同时也拔高作品本身的境界。
一个人的躯体可以倒下去,但精神始终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路过木瓜园》状写一片倒下的木瓜:“迎风的坡上,只见这一大片木瓜树——以一种奇怪的阵式,整齐划一地卧倒。保持了台风的姿势。几乎匍伏在地。只靠一口气,斜起了身子。一改往日的亭亭玉立。简直在图解弱不禁风。好在并没有折断,更没有连根拔起。令人惊讶的是它的枝头。照样结果!其实重要的,也就是结果。”作者表面上赞美木瓜,实则是借物喻人,高扬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人的一生,必定要经历无数跌宕起伏,曲折坎坷,但是,凭借着顽强的斗志,立德、立功、立言,傲然于世,而这种不屈精神最终演绎成一种象征。
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存在价值,个体存在的意义又如何体现?《不需要走红的青椒》给予积极的回应:“当辣椒走红的时候,到处都是追随的目光。它走到哪里,都能煽起火焰,引爆激情,一片欢呼与尖叫。菜椒一直青着,从来没有走红。它被人叫做青椒。好在它明白,并不是所有椒类都能走红。也并不是所有椒类都需要走红。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它本份地青着。青得坦然,自足,心安理得。它又努力着。以生命的颜色,青春的姿态,做最好的自己。它鲜嫩,它清甜,它爽脆。在公平秤主持的评比中,获得了菜篮子们争先恐后的投票。有自己的定位。也就在市场中,有了自己的地位。”火焰般的辣椒固然引爆激情,引来欢呼与尖叫,吸引追随目光。但是,青椒也有青椒的价值,确定发展路向,知晓自身价值,自然会赢得一席之地。人类要获得进步,个体要赢得发展,必须正确对待人生。这首寓言散文诗,道出的正是作者对人生存在价值的深刻反思。
作品水平之高低,皆由本身所彰显的品格所界定。“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王国维的境界说依然是我们评价作品的参照标准。蔡旭的作品,处处彰显出高贵的精神和伟大的情操。因而,赏析蔡旭散文诗作品,对于修身养性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蔡旭老师不仅勤于散文诗创作,而且还对散文诗的创作理论进行了思考。《散文诗的三要素》中指出:散文诗就是散文形式的诗;即散文为体诗为魂;抒情、哲理、内在音乐性是散文诗的三个要素。《散文诗的叙述、抒情与议论》谈到了三者的关系,可概括为,其一,在平静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诗情;其二,尽可能写出直白下的深意。关于散文诗的抒情,《关于散文诗的抒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把情感注入描写,描写就是抒情;带着感情去叙事,叙事就是抒情;饱蘸情感发议论,议论就是抒情。概言之,大凡在描写、叙事、议论中倾注感情因素,就是抒情。且换言之,寓感情于描写、叙事、议论之中,就是抒情。叙事与抒情的关系,他在《从家传美味谈散文诗的叙事与抒情》中提出要以情带事、含情叙事、不必言情。什么样的抒情才是好的抒情?《散文诗怎样以情感人》指出,首先,明确写什么。人是感情的动物,诗是感情的产物。要写,就得写最令人感动的事情,即写真情;其次,确定怎么写。选角度。选择一个切入口是一个点(一个场景,一个时刻,一个截面)。最后就是写出了什么,这比写什么与怎样写更重要,它牵连到感情、思想,也涉及写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