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散文 > 钟百超:蔡旭散文诗的实践与理论探究(3)

钟百超:蔡旭散文诗的实践与理论探究(3)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2-12 18:2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最后一句体现诗人的情感、思想与智慧。最后一句是情感与思想积累到最后的一次飞跃。在前面,作者作了充足的酝酿与铺垫,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到了这里,作者总想用一句简洁、浓缩的诗句,表达他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感悟,装载他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索,来展示他诗意与深意,来打动、感染读者。这一句,正是作者的智慧充分体现。这最后一句,就是体现诗的高度、分量与价值。如何提炼最后一句呢?

(1)用提升的方式显示高度与深度。《联合国大厦广场有一座中国鼎》在写了这个鼎的作用之后,用了这么一句做结:“有人说,自从中国鼎来到这里,甚至联合国大厦那大片玻璃幕墙维护的39层高楼,也减少了晃动......”这哪里是写鼎,分明是说中国的分量,中国的作用,中国的影响;(2)用点化的方式展示诗意。他用《老同学》作为例子,说明一句精彩的结句,甚至能挽救一首平庸的诗。全诗写陪同一位45年前的老同学游览的经过,在告别时“车子摇晃了一下”,而最后一句“我也摇晃了一下”被认为起了“化腐朽为神奇”作用;(3)用转折的方式挖掘内涵。《2013年1月4日,婚姻登记处》,写了这里被宣示“爱你一生一世”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的情景,后面突然转到一对在这一天离婚的夫妇,分手时对望了一眼。诗的最后一句说:“应该不是在说——恨你一生一世。”诗在明白地暗示着:爱与不爱,都不是由某个日子决定的;(4)用留白的方式令人回味。《家传美味》写的是姐弟俩吃着当年母亲的拿手好菜。结句是“吃着吃着,我们都不再说话。筷子也停了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对母亲的感恩与怀念,就让受到感染的读者自己去填补了。总的来说,第一句是用来定调的,最后一句是用来出彩的。第一句未必是好句,但最后一句应尽可能让它成为佳句。

蔡老师不愧为散文诗大家,在散文诗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究上都取得双丰收,以其敏锐的观察,细腻的笔触,流畅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深厚的哲思,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其创作思想和方法,标新立异,体现了一种独创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效法的。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2015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公告

后一篇:珠海举办蔡旭散文诗研讨会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2015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公告

    后一篇 >珠海举办蔡旭散文诗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