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诗歌大全 > 宋词鉴赏训练题精选(5)

宋词鉴赏训练题精选(5)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4 22:18 编辑: 网络 查看:

                             之情。(2分)   

   (4)前人评论李煜词的特点,都说他不假雕琢,纯用白描。请结合本词的特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9.(9分)

    (1)婉约派(1分)

    (2)这两句看似重复而并不重复。第一句是诉诸听觉,第二句是诉诸视觉。然而尽管耳在听目在看,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和看到。至于“深院”,是写居住的人远离尘嚣,“小庭”则写所居之地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小小天井,不仅幽静,而且空虚。这两句景物描写,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无聊。(3分)

    (3)听砧声的人。相思离别。(每空1分,共2分)

(4)李煜写词也是有雕琢的。只是洗尽铅华,摆脱了尘俗的浓妆艳抹,使人不觉得其雕饰的痕迹而已。这首词无论结构、布局、遣辞、造句,作者都经过了严密的构思和细致的安排,而读者在读词时却仿佛只是在自然流露。一个作家能于朴实无华之中体现匠心,才是真正的白描高手。(或具体就某一点展开分析也可以。如果是完全赞成“不假雕琢,纯用白描”的观点,得分不能超过1分)(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武陵春  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⑴从词的格式看,“武陵春”是这首词的            。李清照是           (朝代)婉约派词人。(2分)

 

 

⑵这首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细致刻画一个流荡无依、孤苦凄凉的中年妇女形象?请作出具体的分析。(3分)

 

 

⑶古代词人运用多种手法来形容人的愁绪。如李煜《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这两个名句相比,你是否认为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艺术效果上比它们更胜一筹,为什么?(3分)

 

10【古诗鉴赏及文学常识】(8分)

   参考答案:

   ⑴词牌    南宋(宋)(2分)

⑵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分)“日晚倦梳头”既是动作,也是一种寂寞悲凉心情的折射,“欲语泪先流”是写泪,看似平易,但用意精深,写出了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1 分)(意思相近即可)

如果只答“风住尘香花已尽”句暗含着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伤感和自身年华已逝、流荡无依的感慨。(只得1分)

⑶三个词人都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来形容愁绪,都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但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秦观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已经把愁物质化变为在江中可随水流不尽的东西。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造语奇特而有新意。可见李清照更胜一筹。(3分)(本题为开放性题,能自圆其说,意思相近即可)

11.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月 上 瓜 州

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 张揖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月上瓜州”是这首词的          ,从风格上看,该词应属于         词作。(2分)

(2)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一句中词人生“愁”的具体原因。(3分)

(3)词的下阕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3分)

11.(1)词牌。(1分)   给分说明:如果答“词名”、“题目”、“标题”、不给分。 

 豪放派。(1分) 给分说明:如果答“婉约”、“抒情”、“叙述”等不给分。

(2)①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②山河破碎,中原地区沦陷于金兵之手。③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3分)(意思对即可。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结合词的上阕”的要求。第一点要扣住“塞草连天”的秋景来答,第二点要扣住“何处是神州”的感喟来答,第三点要扣住“又见新秋”的“又”字来答。本题共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