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好多天的辗转旅行,风尘仆仆的我们一家终于在目的地都匀站下了车,都匀是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我们一家还没来得及看看这座西南老城,就被厂里的领导接上了解放牌汽车,在尘土飞扬弯弯绕绕的石子路上颠簸了四十多分钟后,停在了一个再也无法前行的大山坳里,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真正目的地、千里之外的新家所在地:四一一零厂,也就是后来大家俗称的504厂。
三、三线生活的起点
滴滴答答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答……。一阵军号声将我从梦中唤醒,睁开眼,天刚蒙蒙亮,看看周遭陌生的一切,想想连日来的长途奔波,才意识到我们一家将在这里安营扎寨了,脚下的这片土地将是我三线生活的起点,至于终点在何处?将来在何方?这个问题实在太遥远,遥远到一个刚满十二岁的少女根本无法去想象和企及。
504是个以通讯邮箱命名的电子军工厂,其代号为4110,当时所有的三线厂矿都以代号和信箱来命名。这是个三面环山的建筑群,整个工厂坐北朝南,北面是厂区,在厂区的外围东南西面各建有三片家属宿舍,整个建筑群的中间地带有一个大礼堂(含食堂),礼堂前门有个露天大操场,和礼堂一路之隔的南面是农民的稻田。东面有座小山头,因地制宜地建成了厂子弟学校,这顺应孩子天性的独具匠心的安排不得不让人为之折服。这是个独立的小社会,和各三线厂矿一样,不仅担负着制造国防军工产品的重任,还得担负着几千号人的生活起居,大到医院、学校、幼儿园、商店、银行、礼堂和蓝球场,小到理发店洗澡堂,生活配套设施一样不可缺,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说起504的厂址,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当年参加厂址选址工作的父亲说:为了备战,为了军工企业的隐蔽性,所有的三线军工企业都要建在那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当时和父亲一行同时选址的还有504的近邻112厂,这是一家由北京包建的军工厂。112厂的选址队伍走到112所在地实在走不动了,于是他们脚下就成了112厂的厂址。父亲一行人则继续往前走,于是这个三面环山再也无法前行的地方就成了504的所在地。从地形上看,112厂分撒在一个大山坡上,远没有504厂那么紧凑和隐蔽。
刚到504时厂里还有很多油毛毡房,我的家被安置在靠近生活区大门口的一幢三层楼里,住在一楼北面的顶头,这是个只有两个房间外带一个厨房的套间,与那些更早到来的住油毛毡棚的人家相比,显然已经是很幸运的了。从六九年起,504就开始筹建,最早到来的建设者们开山凿路,住的是油毛毡棚,喝的是山上的泉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外地运来各种建筑材料,用他们辛勤的汗水盖灌溉出一幢幢厂房和宿舍,为后来者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四、那些艰难的日子
崭新的生活从每天的起床号开始,然后上班号、下班号,一天的劳作在傍晚的下班号中结束。这是座生产海军用雷达的军工厂,因此厂里驻扎着不少的军代表,都是团长政委以上的级别。全厂人的生活起居也都全部按照部队的习惯整齐划一,厂广播室的大喇叭会准时地播放起床号和上下班号。厂里的机构编制也同样按照部队的标准,称作某连某班,当时我的父亲就是二连的连长。
504厂的主要人员都来自南京,虽然厂里还有全国各地去的人,但都不能成为主流,于是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南京话便成为了504的“官话”。以致于其他地方去的人都学说南京话,特别是孩子们。和504一样,每个三线厂都有来自于老厂的“官话”,比如112厂就说北京话,02厂就说四川话。他们不仅沿袭着各自家乡的方言,也沿袭着各自家乡的生活习俗。这让我想起同样生活在贵州的另外一批南京人:600年前就来到贵州安顺平坝的屯堡人。他们的祖先是明初从应天府(今南京)入黔屯军的江南兵士,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其在西南的统治,在这里垒墙筑堡,由于高山深壑的阻隔,这些屯军们便以自成一体的生活方式在此生息繁衍,以致于他们的后裔600年来任然世代保持着很多明代江南地区汉人的生活习俗和特征,从他们那典型的明朝服饰上就可知道屯堡人是如何完整地继承了他们祖先们的生活方式。由于国家的需要,由于朝廷和政府的需要,南京人不远千里迁徙贵州这一幕在相隔了六百年后重新上演,个中滋味唯有当事人自知,是非功过只能由历史来评说了。
三线的工作非常艰苦,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建造出具有现代科技水平的国防工厂,是一个极其高标准和严要求的大型工程。为了军工厂的安全起见,甚至要把高科技的生产车间建在山洞里,这些要求无疑给三线建设者们增加了相当的难度。后来,在山洞里建筑的生产车间由于过于潮湿,那些精密的设备仪器都生了锈,只得放弃了那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成的山洞,搬到了外面的厂房里。
刚刚到任的父亲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基建这两个字,作为基建负责人之一的父亲,开山挖地的苦活累活样样都要亲力亲为,为了和时间赛跑早日投入军品生产,他们没日没夜地连轴转,在那段极其艰苦的日子里,父亲每天回到家中都是带着满身的泥土和汗水。
贵州三件宝:斗笠蓑衣破棉袄。刚到504时最不能够适应的就是那里的气候,正如父亲所说这的确是个没有夏天的地方,六七月份一点也不热,可那没完没了的雨水却比江南的炎热更加让人难以忍受,淅淅沥沥的雨不仅潮湿着人们的肉体,让很多人患上了关节炎,也潮湿着人们的心灵。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这是当地人的真实写照。平原地区最常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成为了记忆,在这个几乎每幢房子都不在一个平面的地方,这两个轮子的代步工具全无了用武之地。出门就爬坡,进门就下坡,在504这块土地上,别说是三里平,恐怕是一里平的地方都少见。
当地的少数民族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妙,这些个头瘦小的布依族人人裹着白色或者黑色的头帕,穿着自做的大裤腿的粗布青衣,不同的只是男对襟女大襟。他们的背上永远都背着个娃娃,无论男女老少。他们的孩子们不是在摇篮里也不是在马背上,而是在人背上长大的。当地有着背着娃娃谈恋爱这一奇特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