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随笔 > 高谈阔论 > 寒假作业里的大天地

寒假作业里的大天地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29 04:04 编辑: 网络 查看:

寒假作业里的大天地 (2009-03-29 18:31: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案例

寒假作业里的大天地

○ 王俊伟 ○

(推荐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3期)

 

 

笑话引发思考

    人总是这样,习惯了,总觉得天经地义,改变一下会如何?想都没想过。就像新课改,由于习惯的因素,总觉得新课改不合适或者离自己很远,到底怎么样?没有实践过,也说不清。

    前些天,在网上见到一则笑话,是某地区的历史试题。

  原为唐高宗之后,后登基为帝,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的是

  (1)文则天 (2)武则天 (3)文则地 (4)武则地

  为了救爱妾而引清兵入关的明末将领为

  (1)吴一桂 (2)吴二桂 (3)吴三桂 (4)吴四桂

捧腹之余,仔细想想,这题自有可笑之处,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即:这样的题目,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之中掌握准确的历史知识。我想,设计练习题的目的不在难为学生,而在于让学生建构知识意义,只要能达此目的,怎样出题都可以,何必尽是板着脸孔,陷阱重重?由此我想,自己以前是否有这个毛病?以往的历史教学是否应该反思?这对当前我的历史教学有何启示?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看起来还真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新式寒假作业

  放寒假的时候,学校要求布置寒假作业,可是布置什么作业呢?还是老套子,做一套题,或每天读几页书?这些太乏味了,容易招学生烦,再说也与过年的气氛不符,学生胡乱应付怎么办?所以我决定,要一改以往的做法,结合时下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搞一次创新,布置一次新型的寒假作业。我设想,这次作业要体现以下几点要求:

  1.得利用过年的题材,因为这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能提起学生的心劲,要有兴趣。

  3.量不能过大,难度不能太高,得有完成的可能性。

  4.得注重乡土特色,体现历史的人文关怀。

  5.突出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不能“四不像”。

  6.最关键的一条,要体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这六点原则,我设计了两道题,让学生任选一道题来做:一是家乡、家庭史研究,比如村名变迁研究,家庭收入变化研究等;二是搜集家乡年节材料,透过这些材料的演变折射沧桑的历史。

  我害怕学生不懂这些题目,本想从网络上下载一些示范作业展示一下,可又害怕学生一味地模仿,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我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具体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讲解这些题目的做法和意义,并强调了几条原则,以定规矩:

1.选题要现实、具体,切忌大而空,尽是一些大话、套话、空话、废话之类的东西,最好从身边熟悉的事物着手,发扬两种精神:小题大做,刨根问底。

  2.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研究计划。选题、搜集史料、史料分析、成果表述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周密、科学的步骤。

  3.最大化地运用平时所学的文本知识,要通过这次作业达到对“经典基础知识”了然于胸的效果,做到学以致用。

  4.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史料,如翻阅家存图文资料、采访家乡老人、实地考察、上网搜索等途径和方法。尽量搜集第一手史料,如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等。要尽己所能,辨析自己搜集而来的史料的可信度。

  5.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动手动脑、思考探究,考证解析要多样、全面、辩证、准确。我强调两点:首先提倡发散思维,提出更多的可能性,大胆地假设,但考证必须细致、全面、有力,做到“无证不立,孤证不立”。

  6.最后总结心得体会或启示认识一类的东西,要尽量发掘其现实意义。

  7.表达成文要规范,文字要简洁、准确、流畅。

  二是深入学生中间,利用我的历史知识诱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进行“点火”工作。若是新安县仓头乡横山村的学生,我就同他讲了一些明清时期横山吕氏家族的盛况。如对新安县铁门镇的学生,我就和他谈谈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千唐志斋的历史。有个学生所在的村庄叫火虫驿,我就给他说:“你们村所处的位置极有可能在古代的一条驿道上,回去调查调查,看是不是。能不能就此作一个研究?”有个同学是新安水泥厂的,问我该研究些什么,我告诉他,一个工厂的历史不正是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微观缩影吗?这位同学茅塞顿开。有个同学对第二个研究课题一脸茫然,我对他说:“你从小到现在,你们家过年的生活标准有什么变化?你再问问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过年的生活标准又是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这说明了什么?这是不是历史?推而广之,衣食住用行,哪一项不是历史?”这位同学豁然开朗。

  通过我的诱导,同学们的兴趣来了,思维也活跃了,三三两两热火朝天地谈论着,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学生对这次寒假作业相当重视,抱有很大的兴趣。

成果令人惊喜

  新学期开始了,心里有点忐忑不安,心想学生的寒假作业也不知道做得怎么样。等寒假作业一交上来,乐得我心花怒放,学生们的作业做得太好了,有的搞村名探源,有的研究村貌变迁,有的研究置办年货多寡、品类的变迁问题,有的研究春节期间人们购买服饰的变迁问题,还有的研究春节期间物价变迁问题,研究春节期间人们出行交通工具的变迁问题……不仅研究范围广,而且在搜集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研究的深度也非同寻常,虽然还存在缺漏和不足,但对中学生而言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三(15)班的王亚飞同学和张博同学的作业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王亚飞同学的研究课题叫《春联见证百年沧桑》,这篇寒假作业做得十分之好,实在令人兴奋,对于他的文章我总结为“四惊异”。

  “惊异一”:我惊异于王亚飞同学思路之清晰严密。他在文章中先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说明春联能反映现实的理论问题;随后,说明他搜集春联的途径和来源;接着,按时间给搜集来的春联排序,运用课本知识分析春联反映的问题;最后,点出自己做这次寒假作业的认识。这个思路过程清晰、严密,几乎算是滴水不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