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左脚尖外摆,右脚尖内扣,松胯屈膝,开裆贵圆,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沉时,两臂与两腿有上下相合之意。此动为外开内合(拳势有“外三合”、“内三合”之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此称外三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此称内三合”) ,呼气。
内劲:劲由丹田起,沿左腰催肩肘至左手中指端,放松下沉,回归丹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 歌诀》 云: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画西东;
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
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
若问此势妙何处,去寻脊背骨节中。
第六式:金刚捣碓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向左转,重心左移;右手变掌顺缠走下弧与左手相合,目视左前方。
要求:右手与左手相合时,随身体转动,协调一致。此动先吸气后呼气。
内劲:劲由丹田至腰脊缠至两臂,贯于手,两手相合。
用法:两手迎接对方右手、肘,也可捋,也可采、拿兼用。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两手变左顺右逆缠加外掤劲,走弧线向右后方捋,手心朝外,目视左前方。
要求:两手捋时,与转腰移重心一致。此动吸气。
内劲:接上势,两手相合,随重心移动,劲由左腿缠至右腿,随腰右转劲贯两手向后上捋。
用法:此势为上捋,牵引对方向上倾斜跌出(六封四闭一势为下捋)。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向左转,重心走下弧移至左腿,左脚尖外摆,膝盖与脚跟上下对照,松胯屈膝,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前掤,左手棚至左膝上与胸平,手心朝下;右手下沉棚至右膝前上,手心朝外,目视左前方。
要求:身体先动,松左胯,移重心走弧线,两臂掤劲不丢,此动呼气。
内劲:劲由右腿逆缠上行移至左腿变顺缠,腰劲向左缠催左臂逆缠前掤,劲贯左小臂外侧至掌外缘,右手顺缠合于掌外缘,顶劲领起。
动作四:接上势,左手向前撩掌,向上环绕一周,合于胸前,手心朝下。右手走下弧向前托掌于胸前,手心朝上,右小臂与左手指相合;右腿随右手上托时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同时身体向左转90度,目视正前方。
要求:转体、移重心上右步时,要保持立身中正,屈膝松胯,左腿支持重心,气不能上浮。此动吸气。
内劲:腰劲略向左带,贯于左手指前撩,右手领劲带右脚上步。
用法:同上势。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放松下沉,左手顺缠翻掌降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变拳内收落于左手掌内,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要求:拳落掌内,与腹部间隔一拳距离,两臂掤圆,意守丹田。此动呼气。
动作六:接上势,身体下沉,右拳逆缠向上提起略比右肩高;右腿屈膝提起,右脚放松悬于裆内;左手略顺缠下沉,手心朝上,目视前方。
要求:提拳提腿时要屈膝松胯,松肩沉肘,上下相合。决不能身上拔,气上浮。此动为蓄劲;吸气。
内劲、用法说明同第二式金刚捣碓中动作八。
动作七: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两脚之间距离与肩同宽;右拳落于左掌内,身体成半蹲姿势,目视前方。
要求:震脚时,重心还在左腿,全脚掌落地踏平,用腿部的弹抖劲震脚发劲,气沉丹田。此动呼气。
内劲、用法说明同第二式金刚捣碓中动作九。
第七式:白鹅亮翅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先左后右微转,右拳变掌逆缠上掤至额前;左手逆缠翻掌下按;重心移至右腿,目视前方。
要求:用手旋转分开时,均走弧线;右手上掤时注意不要挑肩架肘。此动吸气。
内劲:劲随腰左转再右转缠于两臂,形成右掤左按的开劲。
用法:两手在身前弧线分开,有“上护头顶下护身”之意。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腿向后退一步,左脚尖着地;身体随倒步左转,两手成开劲,目视前方。
要求:倒步时,要虚实分明,轻灵自然。与前势同时进行也可以。
内劲:劲移右腿左腿逆缠倒步;塌腰劲贯两手成开劲。
用法:撤步欲将对方劲引空。引劲落空的关键,在于明阴阳、分虚实。伯父照丕公曾说:虚实不分,就不能上下相随,不能上下相随,就不能引劲落空,不能引劲落空,就不能借助打人。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左腿,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后退步,两手双顺缠划弧交叉于胸前,左手指朝上,手心朝外,右手指朝前,手心朝上,目视前方。
要求:向后退步时眼观前方,耳听身后,步法轻灵,身法中正,此动先呼气后吸气。
内劲:接上势,劲由右腿缠至左腿,再提右腿退步,用逆缠丝劲,松胯塌腰;劲贯两臂,顺缠里合,交叉于胸前。
用法:退步可套管对方腿脚;劲缠腰贯背,可用肩打背靠。两手交叉于胸前,可守护于中门。
动作四:接上势,重心后移至右腿,身体向右转,两手双逆缠分开,左手下按,手心朝下;右手上掤,手心朝外,两臂成半圆形。左脚收回至右脚左前方,脚尖点地,目视前方。
要求:重心右移,两手分开,随身转并结合腰劲。此动接上势,先吸气后呼气。
内劲:劲由腰脊右转,重心移于右腿,劲上缠于两肩胛,过肩肘贯于两手,周身放松,下沉合劲复归丹田。
用法:此势为白鹅亮翅成势。两手如鹅亮翅,大开门户,诱敌深人,暗藏杀机。
《 歌诀》 云:
元气何从识太和,两手犹如弄丝罗;
沿路绵缠神机足,亮翅由来见白鹅。
第八式:斜形
动作一:接上势,脚步不动,身体左转,左手逆缠后摆:右手顺缠,沉肘松肩,向左前划弧摆动,目视左前方。
要求:以身带手,催动两臂转动,如风摆杨柳一样。此动吸气。
内劲:劲由丹田发出,由腰缠至右肩,过肩肘至手(以右手为主),右手顺缠在面前划弧,左手逆缠向后划弧。
用法:如人用拳击我面部或胸,迅速侧身左转,用右手臂裆过。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右脚尖微向右摆,左脚尖着地,膝向里合;左手随身转由身体左后向上划弧向前合于鼻前中线,立掌,掌心朝右;右手逆缠划弧下按于右腿外侧,手心朝下,目视左前方。
要求:两手转动时,以腰为轴,顶劲领起,此动呼气。
内劲:以腰为轴,劲由左向右转,缠至右手划弧下按,左手顺缠合于胸前。
用法:接上势,如对方之拳连续出来,右手化过,再迅速向右转体,右手下按,左手裆面,守护中门。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身体下沉,左腿屈膝提起,两手向右上方掤,目视身体左前方。
要求:两手上掤,身体下沉,右腿支撑重心,屈膝松胯,上下相合。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下沉,左脚跟着地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两手继续上掤,目视身体左前方。
要求:开步时,脚跟里侧铲地而出,两手上掤,腰劲下塌,有上下对称之意。此动呼气。
内劲:右手逆缠上掤,左手顺缠上掤,提左腿里缠开步,沉肘松肩,劲合于腰。
用法:两手上掤,可捋可裆;提腿可蹬、踹、勾、挂。左肩含背靠法。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左手逆缠随身体左转,走下弧至左膝下;右手顺缠向后环绕变逆缠合于右耳下,目视左前方。
要求:转体与移重心要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