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国外人学炼魏树人教杨氏太极拳经验集锦

国外人学炼魏树人教杨氏太极拳经验集锦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7-19 20:21 编辑: 网络 查看: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国外人学炼 魏树人教杨氏太极拳  经验集锦 (2013-01-15 16:57:41)

标签: 杂谈

生效应的关键是阴面的神意气。杨家(杨禄禅、杨键候)传下来的方法就是神、意、气的集中和分散。
神是意念的发韧点,是自身精神力量的凝聚和积累,可瞬间与意念、内气的行止相契合;意是人的念头的走向及变化,太极拳对意的运用发自内心,也就是“心诚于衷(中)而显于外”,其位置在胸部正中、两乳之间;气是为人提供能量的一种物质,此气来自先天,是生命之源的真气、元气,太极拳老六路练的是浩然正气,浩然正气在身,就会外邪不侵,生命力旺盛。体现在养生方面,就会自然而然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张三丰语)的效应。
神、意、气一集中或一分散,人就被发出去了。
神一动,意就随;意一动,气就随;气一动,形就随。意想形成什么,气就催动形体形成什么。不能让形体侵占意、越过意。永远是意领气,气催形。
太极拳永远是“意在先”。形体动作之前,意念先动;意念出去了之后,手只是来描绘意念的。意念之后,形体是用来催发内气的。催,无形中就证明它是由神意做动力、做统帅的。

三层气圈与身弓.

 

老师最近两次加强讲神意气的窍门, 背后身(外)弓出现了, 虚弓亦感受到了.
由背后竖弓引出横弓, 横弓基本上有两条(肩及胯).
当竖弓/横弓都有, 斜弓自然出现.
身(外)弓+虚弓=气圈
竖弓/横弓/斜弓+虚弓, 就组成三横一竖圈(立体的球).
现在身(外)横圈的感觉强了.
补充: 有弓还要搭箭, 张弓放箭, 弓满弦自张.


神意气状态的体会

我练的老六路是不管丹田, 不管呼吸, 不管气, 不管不等如没有.
用的是神意气状态下行拳. 神如何来呢? 神定在上丹田, 意由心控, 气确是下丹田, 但不管.
收视返听就是定着神的方法, 心在神定下来接通于心(中丹田), 心发出外就是意. 气主要是由塞腰形成. 要体会三者的存在.
开式中提出的 开胸, 张肘, 塞腰, 鼓腕要求是 神意气状态基本的条件. 散出三道气圈才是神意气的完整状态.
弄懂了神意气状态, 其它内功劲法的东西便容易产生出来.


楊式老六路太極拳 - 心意的訓練

已有 591 次阅读2009-5-26 11:07 PM


楊式老六路在行拳中要求 “意在先”, “以意導氣, 以氣催形”.

 

對初學者氣很難掌握, 除非有些天生氣敏感的人. 一般都要在習拳一段時間, 獲得放鬆後, 氣感慢慢培養出來. 所以初學不需要刻意理會氣是否存在? 先在行拳時, 先意想行拳路線, 形體隨後, 所謂 “意領形隨”. 除意想行拳路線外, 還有三道氣圈, 身如鐘, 鵠星, 芒點, 橫圈, 豎圈, 斜圈…….等假借. 以虛領實.

 

當練到一定程度, 意和形開始產生對應, 內勁慢慢滋長. 行拳開始有趣味.

 

心意開發較難, 一般人用了頭腦意當心意, 根本不敢相信心在胸口, “心” (不是心臟) 是解剖沒有的東西. 只能感受它存在.

 

要開發心意, 須用 “收視返聽” 求之.

 


杨式老六路太极拳云手的三合三开的体会
老六路太极拳云手的三合三开很难用文字解释, 老六路太极拳是在大架的基础上加用了一些劲法在内, 而这些劲法是透过意气的引领而使出来.
一合一开借鹄星引领, 把小气球作劲意通出. 内里暗藏了 ”方圆相生”, “开合相寓” 之理.
二合二开是用 "钱投鼓" 及 “开合相寓” 之理, 把劲通出.
三合三开是假借 "龙吐珠" 的一吞一吐 及 “开合相寓” 之理, 把劲通出.
三种 合开云手 有着不同的接手时机及变化.
什麼是<神宜內歛>?
所謂<神宜內歛>簡單來說, 眼有內吸之意, 並非將眼球強行內縮. 只是用意往內繫住.
行拳時應有開有合, 當合時, 眼神回收, 當開時, 眼神穿透對手背後.
強行集中眼神, 會感不舒服, 所以必須有有開有合.
高級時不用借助眼神的開合, 用心(眼)代替眼神. 所以眼是一片茫茫然的狀態. 對初學的不用模仿, 功到自然會產生的.


Adam

由尾闾中正到支撑八面

 

一般人理解 <尾闾中正> 是腰脊拉直, 不使腰后有凹处. 再加兜尾闾等. 虽有一定的效果, 不竟未能接到地下的力量.
要真的做到 <尾闾中正> 必须练出 <第三只脚> 出来. 身体的力是放在 <第三只脚> 上, 轻灵才可练出来, 否则还是未入门.
得中正(竖), 还要再由中正找出支撑八面之意(横)
如果只在形架求, 根本不可能能 <支撑八面>, 要用意领形才可 <支撑八面>.
用形架硬撑, 只会是顶抗. 用形架如弓步, 前后方可抗得住, 左右两侧无法对抗. 所谓 <脚踏中门找地位, 就是神仙也难防.>
所以必须 <用意不用力> 的接. 如何 <用意不用力>呢? 就如杨露禅宗师手抱雀仔, 而使其发不到力起飞.
所以接对手的力是以 <引进落空> 的方式去接. 这需有很多方面的调整, 非三言两语会弄明白.
有关“支撑八面”具体的做法要领, 首先要理解 “专注一方”, 用简单说法 “八面支撑”就是向四方八面的 <扩散> , 而“专注一方”是向一方 <集中>.
为何要同时理解 “支撑八面”和“专注一方”?
如果没有“支撑八面”的 << 开 >>, 如果感受到 “专注一方”的 << 合 >>.
一般人与对手对抗, 自然的是 <集中>. 因<集中>有威力( 的确用了力), 所以要消解对方的来力是要学懂 <扩散>, 即“支撑八面”之意.
最简单的用意方式是, 身如一把伞, 向外打开之意. 身中不管, 自然感受有“支撑八面”的意. 借外围的撑扶.
真的的练法, 要有老师喂劲. 和练出 <<引进落空>.

轉載:杨式老六路新书 《杨式太极拳理论与剖析》预告

 

初级功法

我的父亲魏树人于一九九零年出版的《杨式太极拳述真》的第一部书是根据汪永泉老师讲述,杨键侯前辈的老六路八十九式套路编写。将形体动作与意的走向先后分别叙述,要以意领形,明确形与意的相互关系。

 揭示被长期掩盖近百年频临失传杨家太极拳真谛,先推出“意”的内功,编叙出近百分之四十的内功劲法,从不理解至认识,到内功劲法的重要性“招中要有术,术要由招出”的哲理.

中级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