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拳 > 第五节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3)

第五节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3)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7-05 09:4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附二:太极拳的生理保健功能
 



    太极拳是一种拳术、中医经络学、《易经》、阴阳学、导引吐纳术多者结合,加以创新的治病强身、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体育运动。很早以前就在我国民间有所流传。几世纪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并且也有人记载过,打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的好方法,而且有一定疗效。在太极拳经典论著中曾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太极拳和一般的健身体操不同,除去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的专注,心静、用意,这样就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活动和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太极拳对各个主要系统的生理影响简述如下。
    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神经系统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和器官活动的枢纽。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了解以适应外界环境。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人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太极拳练习时要求体舒心静,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用意不用力,这些都能对大脑活动起到极好的训练并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太极拳的动作要求一气呵成,从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太极拳行功盘架时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因此需要较高的协调性,也间接的对中枢神经系统起训练作用,从而活跃了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也加强了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
    太极拳是一种很有兴趣的运功,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练架子的时候,周身感觉舒适,精神焕发;练“推手”的时候,周身感觉活泼,反应灵敏。这些都是练拳的人情绪提高与兴趣浓厚的证明。情绪的提高在生理上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情绪”提高,可以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许多试验都证明,做一种运动时,在用体力之前,仅仅是精神的影响就可以使血液化学、血液的动力过程、气体代谢等发生改变。对患某些慢性病的人来讲,“情绪”的提高更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活跃各种生理机制,同时能够使病人脱离病态心理。这对治疗功效来讲很重要。一位医学专家说过:“提高了患者的情绪,就等于将病治好了一半。”以上说明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能起到良好的影响。
    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它有节律的收缩运动,使血液周而复始地在全身血管中运行。而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在中枢神经活动支配下发生的。就太极拳动作的组成来说,它包括了各种肌肉、关节的活动,也包括了有节律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膈运动。因此它能加强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的淤血现象,是一种用来消除体内淤血的良好方法。
    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全身各部骨骼肌的周期性的收缩与舒张,可以加强静脉的血液循环,肌肉的活动保证了静脉血液回流,及向右心室充盈的必要的静脉压力。呼吸运动同样也能加速静脉的回流。例如:吸气时胸廓的容积增大,内部的负压增高,结果上下腔静脉的压力减低,静脉回流加速。这一点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胸部不要紧张,而且要求有意识地使呼吸与动作适当配合,这样就可以使呼吸自然,呼吸的效果就会增加,这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与淋巴的循环。我们经常见到,当一个人胸部、肩部、肘部肌肉紧张用力时,由于胸廓固定,吸气受到限制,结果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练者产生面红耳赤、颈部血管弩张的现象。练太极拳时就没有这种现象。
    打太极拳,很多动作、姿势要求气向下沉,即过去所谓“气沉丹田”,这是一种横膈式呼吸,它在医疗与保健上都有作用。膈肌与腹肌的收缩与舒张,使腹压不断改变。腹压增高时,腹腔的静脉受到压力的作用,把血液输入右心房,相反当腹压减低时,血液则向腹腔输入。这样,由于呼吸运动就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加强了心肌营养。此外,横膈的运动又可以给肝脏以有规律性的按摩作用,是消除肝脏淤血、改善肝脏功能的良好方法。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对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不仅如此,由于经常打太极拳,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改善体内各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使迷走神经紧张度增高,各器官组织的供血、供氧充分,物质代谢也得到改善,对保持肺组织的弹性、胸廓活动度(预防肋软骨骨化)、肺的通气功能及氧与二氧化碳的代谢功能都有很好的影响。
    太极拳对消化系统和新陈代谢的保健作用
    新陈代谢的好坏是检验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要经常吐故纳新,收支平衡,才能使身体健康。而练习太极拳时采用了腹式呼吸法,在进行腹式深呼吸时,使腹腔器官受到有节律的按摩作用。胃液分泌增加,横膈肌活动范围加强,腹腔内压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可以按摩胃、肠、肝、脾等内脏器官,促进胃肠蠕动和肝内血液循环,减轻腹腔淤血,改进内分泌的调节,改善消化和吸收功能。练习后一般都会食欲大振,饭量大增,减少便秘现象,使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对老年人更加重要。所以太极拳几乎适应各种人体慢性疾病的康复,对神经衰弱、神经病、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病、肝病、肾病、腰肌劳损、风湿寒腿、关节炎、糖尿病等等,都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老少咸宜的养生、保健运动。
    太极拳对关节、骨骼、肌肉的影响
    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对关节、骨骼及肌肉的影响很突出。太极拳运动首先要求外部主要关节(颈、脊、胯、腰、踝、肩、肘和腕)先后贯穿,如九曲连珠般运动起来,这种节节贯穿的运动形式对增强肢体关节机能起着重要作用,按太极拳的练习要领,在运动时,肢体关节应尽量放松,减小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对关节的作用,并在意念的作用和肢体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牵拉关节,使关节腔隙产生增大的趋势,这样就能使关节松弛,活动范围增大,灵活性提高。
    另外在练拳时要求“含胸松腰拔背”、“腰脊为第一主宰”等,说明太极拳无论对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都有良好作用。据观察,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发生脊柱畸形的比例只有258%,而一般老人为472%。驼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结果。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人驼背发生率远比一般人少。老年性骨质疏松也是一种衰老的退行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骨组织中成骨细胞不活跃,不能产生骨的蛋白基质,致使骨生成少,吸收多,骨质变松。这样就容易产生畸形,关节活动也就不灵活。而练习太极拳要求动作连贯、圆活、周身节节贯串,因此长期练习太极拳,对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太极拳的心理保健价值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成员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产生的心理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这种身心承受的巨大压力,如得不到适当的调节,极易产生焦虑、精神不振、睡眠不足及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另外,物质生活的丰富,使人们患糖尿病、肥胖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人们需要更多的保健方式来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缓解一些现代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太极拳以其特有的内外合一、动静结合、意动身随、气息自然、形神兼备的练习方式,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练上一番,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精神饱满,长期锻炼对增进身心健康有着特殊的作用。
    太极拳可以预防衰老
    衰老是人类生理过程的必然归宿。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肾,因为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与肾气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水、主纳气,肾功能失调(主要是阴阳气血失调),元阴元阳受损,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肾气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衰老的速度和寿命长短。太极拳的动作主要特点就是处处以腰部为主的全身各部位的运动,所谓“刻刻留心在腰隙”,首先要动作导引对肾进行了“自我按摩”,太极拳理论中就有“主宰于腰”,“命意源头在腰际”,“以腰为轴”等重要提法。因而经常进行太极拳的锻炼,对中医所说的肾系病人,对抗衰老、延年益寿都具有良好作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以柔为主、柔中寓刚的健身运动。它对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吸收系统、关节、骨骼、肌肉均有良好的保健和医疗作用。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若能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就能达到祛病健身、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摘自《太极拳运动》,国家体委运动司编,1962年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浏览:5769次  

Tags: 责任编辑: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 【】【收藏】 【推荐】 【】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四节 初学太极拳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