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当我更进一步以暗劲向对方施加压力进行渗透并逐渐破坏对方身体重心时,如对方感到不适会以走化方法化解我的探劲,以维护自身的中正。这时我应由“探劲”迅速转化为“挤跟劲”,直逼对方要害,以全面击溃对方防线。
3、当我“探劲”对方,对方以实力相抗,出现相互对峙状态时,我应在相抗的一瞬间迅速撤回“探劲”,使敌方身体突然失重,引进落空既成事实。此时,我应当机立断抓住战机迅速出击,就势而发,必然取胜。
七、横劲:
“横劲”是以横破直,以巧拨千斤的太极技术。可使敌有功夫、有劲力也使不上,不能发挥出正常的技术水平,“横劲”在外来力的影响下,距离越短,力距越大就会越省力,功效也会越大,这就是太极拳理论中强调的“四两拨千斤”之技。那么,当敌千斤之力推到你身上,或是与敌的力相接触的刹那间怎样能达“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呢?首先你必须具备承受千斤以上的功夫,再运用太极拳推手技术中独有的技术方法,如“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等,达到以小力胜大力,以巧取胜的功效。
八、寸劲:
在很短的距离突发的劲叫“寸劲”。此劲具有很强的技击效果,又因在短距离内突然发劲通常使对防不胜防,就是反应过来后也躲闪不及,处于被动挨打境地。此劲的威慑力和破坏力很强是伤及内脏的一种特殊技术手段,使用此劲时往往是在对没有提防的情况下,突然以惊炸式的击打来推垮对手的意、气、神,因而使敌威震万分。
太极拳把“寸劲”比喻为“劲发一点,点点透骨”此劲击打效果对人体表面破坏性不大,主要是对人体内脏受到打击后产生传导力,形成对内脏的渗透力与震动,击中后往往有心慌意乱,不知所措的感觉,轻者可丧失战斗力,重者吐血身亡,这是太极拳技击时打其体,伤其内的特殊方法。掌、拳、肘击打都可以产生这种效果,“寸劲”与其说快而重,不如说劲发一点更为有效,穿透力越强越能引起最佳的技击效果。特别是第一次击中的,不让敌手有喘息的机会而连续击打,就会像海啸一样,一浪高过一浪,使人体内部产生连续冲击力,致使内脏出血,通常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主张用此招(在生命受到威胁时,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方能使用)
九、凌空劲:
此劲系精、气神作用,临敌时或出招时大喊一声,对敌手起到震慑作用,当太极推手到高级时,内丹功与外丹功修炼较高时,外丹形圆,劲发球出,一触即炸。
十、引劲:
此劲在化、拿之间。敌不动,我用虚着将其劲引出,敌已动,我以沾粘劲引其就我之范围。《太极拳论。云;“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敌向我攻来,我引之愈长,则发之愈得势。关键在于将敌劲化之将尽未尽,处于极度背势。又引劲非仅手引,仍以腰腿为主,方为得力。
十一、发劲:
为太极技击中攻敌之内劲。种类甚多;如截劲、长劲、钻劲、寸劲、分劲、冷劲、断劲、抖跳劲等。技击胜敌,非徒恃守。化敌之劲,难能手手化尽,若不能发,则终必为敌所乘,此言掌握“发劲”之极端重要。功之深者,“出手见红”,意为出手使敌立仆,以免劳神费力。“发劲”须制敌之“根”。人之全身,足为根,身为枝,头为叶;人之上部,肩为根,肘为枝,手为叶;人之下部,腿为根,膝为枝,足为叶。拿人发人,先制其根,是“擒贼先擒王”的战略,取胜的关键。“发劲”必须审明机势、方向、时间、三者缺一不可。机势;即我顺人背、对方重心偏离之倾。方向;即无论上、下、左、右、正隅,均须随敌背向发劲。时间;即对方旧劲已完、新劲未生之际,最为确当。三者具全,发人如弹丸,无往不利。“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直达肢端。此时发者自觉并未用劲,而受者愈觉其力猛;反之,我愈觉用劲,受者反不觉其猛。其原因即同一发劲,前者畅达而后者有停滞。因此,“发劲”时须敛气凝神,坐腰松胯,如枪弹之出膛,气贴脊背,而贯之于肢体,目注对方,勿存疑虑之心,意欲发之于远。如此发劲,方得太极发劲之妙谛。
十二、拿劲:
拿在发先,拿准确,发劲才能中的。所谓“拿劲”,即使敌劲中断而发“呆顿”。须动作轻灵,否则易为人觉而被化;重在拿敌之碗、肘、肩等活节。自身须保持重心稳定,与敌贴近才能实施拿劲,故有“拿人不过膝”之称。此与外家拳技法之与敌脱离见长者适相反。双手拿人,如秤之衡物,重则秤锤外移,轻则内易,务使高低轻重相等,勿失其衡。“拿劲”之枢纽亦在腰腿,注意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尾闾中正、敛气凝神、艺高者拿敌,无论何处。一索即得,被拿者身不自主,随其所欲,即所谓“入笋”。东莞武术培训机构
十三、借劲:
为上乘之发劲,其特点为不烦引拿,只含少许化劲,随到随发,不假思索,乘人之势,借人之力,疾如闪电,敌来亦去,不来亦去,且敌力愈大,其受挫亦愈重。“牵动四两拨千斤”之原则,于“借劲”中体现最显。功之深者,敌任何部位之劲均可借,我任何部位之劲均可发。“借劲”之发人务须腰腿一致,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尾闾中正,以意气发之。“借劲”之时机尤为重要,须在敌劲将出而未全出,或将到而未全到的一刹那。过早则敌劲未出,无由假借;过迟则敌劲已着,借又何及?
十四、合劲:
与开劲相反,敌来则开,敌去即合。开为阳,合为阴,一阴一阳之为道,是哲理与拳理之妙用。开劲“方”而合劲“圆”,有紧凑之意。须用腰腿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粘脊背,如是方能将周身之气,凝聚一处,发敌之焦点,而收无坚不摧之效。气合则凝,劲合则刚,“合劲”之用在此。
十五、开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