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内功 > 混元太极内功体悟“六妙法门”(静坐禅修入大道)(3)

混元太极内功体悟“六妙法门”(静坐禅修入大道)(3)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7-13 05:3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是真正的净土。行者於静坐禅修六妙法门,必须要有善巧方便,否则,功夫实难进步。假如终日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则应用“数息”,调伏身心。或时昏沉散慢,则用“随门”,明照息之出入,对治放荡昏沉。若觉气粗心散,当用“止门,系缘一处,安守一境。如有贪瞋痴烦恼频生,可用“观门”照破无明,灭除诸恶。

以上诸门,能制止种种妄想,断除粗重烦恼,但是不能称为真净。欲得真净,必须了知内外诸法,皆是虚妄不实。毕竟无有自性于一切诸法上,不生分别,即微细尘垢也不起。不仅离知觉想,也无能修所修,能净所净,如太虚空,也不落于有无。作是修时,心慧开发,三界垢尽,了生脱死,转凡成圣,方为得到真净,即如得到净土宗唯心净土的资粮——“清净法身”。(注:习练者由“静”入“定”,由“定”生“慧”;练就“身似金刚,心如明镜,由千变万化到万紫千红”,“修无上道,证菩提果”。)

混元太极修炼者若已达到了止观双运,定慧一体,则可一念之间具足六妙法门。止为定之母,定为止之果。观为慧之母,慧为观之果。六妙门中前三步,数、随、止属于定学。后三步,观、还、净则属于慧学领域。一般以为数息做好之后才随意,随意而后才止息。其实不然。如一上座,一念之间即同时具备数、随、止、观、还、净。一般人在数息过程中,身心都会发生变化,常会发现身心病症,这些疾病潜伏在体内,经过修持才会渐渐地发觉。混元太极修炼六妙法门,必须细心体会方能成就……不仅能达到祛病强身、益寿延年,而且能达到定慧双修、开发潜能之目的。

以上所述的六妙法门,乃是由近至远,从浅入深,逐渐达到不生不灭的境域。“数”、“随”二门,为修习的前方便。“止”、“观二门,为修习的中心。“还”、“净”二门,为修习的结果。止如密室,观如油灯。有观无止,如风中灯,非但照物不明,恐为狂风熄灭。若入定室,离狂散风,慧灯方能烛照,破无明黑暗。又止能降伏三毒烦恼,但不能断除其根,犹如用石压草,石去草还生。观能破除众生的心中烦恼,如用利刀可以斩草除根。若心猿意马,为妄想所扰,非止不能息。若昏昏糊糊,为沉病所缚,非观不能明。止能放得下;观能提得起。止如澄浊水;观似日照水底。止能除妄;观能显真。止是禅定,能令其心不摇不动;观是智慧,能达诸法当体本空。又诸恶莫作即是止;众善奉行即是观。是故止观二法,可以赅罗一切行门。无论念佛、参禅、礼佛、诵经、慈悲喜舍、利自利他,皆不离此二门。止观二者,如鸟双翼,车之两轮。鸟有双翼,则能飞翔天空;车有两轮,则能远行千里。故此,止观二法,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彼此辅翼,缺一不可。若偏于定,则是枯定,若偏于慧,则是狂慧。要止观双修,定慧均等,始可脱离生死苦海,到达究竟涅盘彼岸。

故璎珞经云: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源。法华经言: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约修行教道,作如是说。以理而为论,法界圆通,诸佛菩萨所证法门,始终不二。故大品经言:初阿后茶其意无别。涅槃经言: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华严经言:从初地悉具一切诸地功德。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恩师精讲“修养意识”是高层次练功

后一篇:[转载]新政与新宪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恩师精讲“修养意识”是高层次练功

    后一篇 >[转载]新政与新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