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太极 > 太极运动 > 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求、要领和要点

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求、要领和要点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3 22:15 编辑: 网络 查看: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求、要领和要点 (2011-03-19 15:24:07)

标签: 体育

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求、要领和要点

刘宗刚

在太极拳运动中,太极拳的理法是由拳法的着式动作来贯彻体现的。太极拳虽有“不在形式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其内”和“重意不重形”之说,但这是对于锻炼时间较长,动作已经定型的练习者而说的。初学时,还是应该先从外形动作学起,力求把姿势动作学正确、做规范。只有经过严格的学习训练,逐渐使整套拳式着法形成正确的动态定型,才能为今后太极拳运动水平的提高打牢坚实的基础。这里仅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一些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要求、要领和要点。关于拳式着法的具体动作要领及技击作用,则在下面拳式图解中详加解说。

(一)、太极拳运动对全身的基本要求。

1、太极拳运动对呼吸的要求。太极拳运动中,要放松心态,排除杂念,静下心来,务使呼吸深长细匀,自然顺遂,以提高氧气的供应量,增强心肺系统气体交换功能,提高全身组织器官的生化合成能力。

练功时,一般采取鼻吸鼻呼的方法,在做个别外展动作时,也可采取用鼻轻轻吸入,用口缓缓呼出的方法。在拳式着法熟练后,可逐渐使呼吸与着式动作相协调,即当两手收合或上提时吸气,两手下沉或外开时呼气;在一手开一手合时,则要根据两手的主宾关系而定:凡主要之手收合或上提时吸气,主要之手下沉或外开时呼气。在呼吸与腿法的配合中,一般是提膝时吸气,踢脚或蹬脚时呼气。采用拳式呼吸的方法,并不要求每一着式都要与呼吸相结合,只要把比较典型动作中的呼吸调节好就可以了;如遇有憋气现象,则要加一个小呼吸作为调节。在手足发力时,可配合动作采用逆腹式呼吸的方法,即在发力呼气的一瞬间,小腹下沉外凸。其实,这种逆腹式呼吸的方法也是人体的一种自然呼吸现象,而不是用意控制胸腹的内收外凸,只不过在意识关注时感觉更为明显。太极拳运动讲求“气沉丹田”,是要求把意识放置于小腹“丹田”部位,以免因气上浮而影响身体重心的稳定,但不可用意下压气息,从而使呼吸不顺、气路不畅;亦不可采取所谓“大周天”、“小周天”的运气方法,用意识想象或引导气息在体内运行,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此即所谓“在气则滞”的道理。初学者和以养生健身为目的练习者,只要做到呼吸自然顺畅就可以了。

2、太极拳运动对头部的要求。太极拳运动中,头要端正,脖颈放松竖直,下颌微向内收,头顶“百会穴”如有一条绳子向上轻轻领起,将颈椎骨节向上拔开,使头部与脊背成一条直线。切不可歪头、斜颈或下颌上扬。

练功时,两眼向前平视,重点注视拳式所设定的目标,此是两眼视线的实点谓之“顾”;同时,目光还要兼视周围的环境,此是两眼视线的虚处谓之“盼”。因而,眼法不得随手而动,或垂睑闭目、目光呆滞、萎靡不振;亦不可过分关注外部事物,使精神外溢、意识分散,而影响专心练功。口要轻闭,齿要轻合,舌尖轻贴上颚牙龈处,以使口中津液分沁增多,使口腔咽喉得以滋养,并有利于肠胃的消化。两耳要静听身后,兼顾左右。面部肌肉自然放松,呈现出端庄平和的神态。此即“虚领顶劲”、“顶头悬”之谓。

3、太极拳运动对躯干的要求。太极拳运动中,特别注重对身法“定”劲的练习;但这里强调的“定”,并不是要求站立不动,而是要在身形身法的变换运动中保持重心的稳定,即所谓“随遇平衡”。

练功时,后背胸椎要随顶劲的上领而向上挺拔,胸部舒松自然,两肩窝微向内含,裆劲向下松塌,从而形成胸椎上提,腰椎下垂之势,使整个脊椎上下排列规整竖直,躯体肌肉柔韧放松。身形躯干如同竖直的旗杆,既不可弯腰驼背,也不可前俯后仰、左右摇晃。此即“含胸拔背”、“中正安舒”之谓。

尾骨微向后翻,小腹下端斜向里收,使身形“如同坐在凳子上”一般,从而有利于内气下沉,重心稳定和腰胯转换灵活。在身法转换时,要以腰为主轴,以躯干的螺旋拧转为主动力,从而使椎肌、腰肌和腹肌得到伸缩牵拉的锻炼,以增强身体躯干的力量。此即“松腰垂臀”、“气沉丹田”之谓。

4、太极拳运动对上肢的要求。太极拳运动中,务使肩部肌肉放松,肩关节松开,使手臂就像“用绳子吊在肩上”一样轻松活变,圆转自如。

练功时,上肢无论屈伸开合,肘部都要保持自然松垂的状势。“开”则以手领肘,“合”则肘先松垂内收;这样,“开”则快速有力,“合”则既可保护胸肋,又使手肘更加灵活。切不可扬臂架肘或用力夹臂,从而使上肢运转不灵。手在公转运行时,一般高不过眼、低不过脐、里收不过心口,外展臂要保持弧形;两手各管身体的半边。腕要屈伸灵活,随势弓塌拧转。手要柔韧有力,因势变换手型,灵活缠拿用着。此即“松肩垂肘”、“塌腕舒指”之谓。

5、太极拳运动对下肢的要求。太极拳运动中,务使臀部肌肉放松,髋关节松开,腹股沟后收,裆胯松塌成圆形,以增强下盘的稳定,提高髋胯关节转换的灵活性。弓膝塌劲是强化下肢锻炼的重要方法,膝部弓塌的越低,对下肢锻炼的强度越大,但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90度。初学者或青年学者架势可低一些,以便提高腰腿的功力;具有一定功力或中老年人,则以中高架为主,以便行气顺畅、动作灵活。

向前进步时,支撑腿要弓膝塌劲,另一腿提膝使脚跟先离地,然后向前迈出;进到位置后则脚跟先着地,再随重心的转移逐渐踏实脚掌;向后退步时,支撑腿亦要弓膝塌劲,另一腿提膝使脚跟先离地,然后提起脚尖稍离地面向后退步;退到位置后则脚尖先着地,再随重心的转移逐渐踏实脚跟;退行的路线则根据拳法的需要走里弧线或外弧线。向侧面进步时,也要先提膝使脚跟先离地,然后脚尖跷起再向左侧或右侧进步;进到位置后脚跟内侧先着地,再随重心的转移逐渐踏实脚掌。重心转换时,要松胯塌劲,裆走下弧线。

做弓步时,前弓腿的小腿竖直即可,而不可过度前倾,以免失去向后的撑劲;伸蹬腿的膝部则要向下沉塌,而不可过度伸直,以免失去弹性。做虚步时,实腿要全脚踏实,虚脚只踏实脚掌,脚跟则轻放地面,而不可向上跷起,以保持身法的稳定和步法的欲动之势。两踝关节要松柔灵活,转换自如。两脚掌、趾亦要舒松活变,着地有力。此即“弓膝坐胯”、“裆劲下塌”之谓。

(二)太极拳运动中手、臂“八法”的动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