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既然存在地转偏向力,其他有自转运动的天体同样存在着偏转作用(在有圆周运动的领域也应当存在这种作用力),力的大小与自转速度成正比,力的作用方向随自转半球(半轴)的不同而改变。在不同旋转半球(半轴)的分界面上(这个分界面在地球上指赤道面),由于处在不同旋转方向的界面上,有如太极的中心位置一样,形成力的平衡点,在平衡点上没有右偏和左偏现象,这应当是地球上赤道附近没有偏转现象的原因。
顺转和逆转除了产生力的不同作用方向之外,还产生力的平衡机制。这从地球运动中北极的北冰洋和南极的南极洲大陆可以看出这一点。
南极洲大陆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大陆几乎都在南极圈范围内。北冰洋也正好如此,面积为1300多万平方千米,在南北极圈范围内。这两者位置对称,形状相近,面积几乎一般大小。但性质相反,一为陆地,一为海洋,一个被海洋所包围,一个被陆地所包围,这与南北半球的顺逆旋转有关。北半球逆转为阴,形成大面积的陆地为阳,北冰洋正好为阳中之阴——阳鱼的阴眼。而南半球顺转为阳,形成大面积的海洋为阴,南极洲正好为阴中之阳——阴鱼的阳眼。这些既说明了太极的阴阳合抱,也说明了太极的阴阳平衡机制的作用。
南极洲大陆为什么会成为各大陆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块高原大陆?这与南极极地东风带为逆转所产生的强大提携力有关。南极极地东风带为逆时针方向旋转,这种逆转产生的强大提携力,在地球的可塑性阶段,可通过长期作用而使陆地逐渐提升,并与南半球的顺转达到某种力的平衡,这也是太极理论中一阴必有一阳的具体表现。南极洲极地东风带的存在除了在南半球的顺转运动中达到力的平衡之外,最终促使南极洲大陆形成并逐渐上拔,导致其平均海拔居各大洲之首,而北冰洋的形成正好与此相反。由此推论,在南极圈内地球引力将小于北极圈内同纬度的地方。也就是说,同样体积,同样质量的物体,在南极洲会轻于北极圈相
同纬度。另外,南半球顺时针方向旋转所产生的垂直推力正好与南极极地东风带强大的提携力这作用方向相反并相互拆离。正好与后天八卦卦象离卦(卦)相符,(见图1—11)离中虚。这个位置大约在南纬60度附近。该处地壳应当有一个明显的不连续层。实际上这里正好是南极大陆板块与其他板块的结合部——为陆地的生长边界。这里太极理论所揭示的力的位置与八卦的卦象同实际情况完全吻合,这才是太极理论神奇之处。
引自(科学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