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风土人情 > 设计师大牌有多远?(3)

设计师大牌有多远?(3)

来源:网络转载 2013-07-07 23:10 编辑: 网络 查看:

  但例外的风格很稳定。创始人毛继鸿认为设计师或者品牌的稳定性主要来自对行业的热爱程度,“你要用发自内心的热爱,用审美、材料、制作、对细节把控力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让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外一共有300人,设计团队20多人,“这其中每个人对情绪的把控、对顾客心理的判断,都是需要训练和规范的,并且需要每天维护”。

  “不要老是想‘高贵’、‘贵族’那些假而空的判断,就像爱情无法用钱买,真正奢侈的东西也不能用钱买。”毛继鸿说。他喜欢的设计师是山本耀司,而现在的大多数设计师过于急功近利,关注排行榜、微博关注量和媒体曝光率胜过设计本身,造成了产业的空洞化。

  “山本耀司就说,当年他们都是从一条裤子做起的。裤子做好再做衣服,从打版到制作,起码要5年。”

  时装业内总是有这样两种设计师:艺术家和企业家,Yves Saint Laurent和Giorgio Armani,在欧洲,他们都能获得成功,而在中国,这样的人至今都未曾出现。不过“新一代”已经大有起色。周翔宇、Masha Ma、Uma Wang……他们正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瞩目。爱马仕另辟蹊径,用“上下”来打造中国的奢侈品品牌。比起衣服、手袋和皮鞋,中国更令人向往的手工艺还是红木家具、瓷器和玉器。爱马仕深知,奢侈品最重要的是“故事”,你必须告诉顾客,是什么样的故事,让你的东西卖得这么贵。

  时尚杂志是这个故事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他们不仅仅呈现你所看到的华丽时装大片和设计师报道,诸如《GQ》和《VOGUE》已经把美国设计师制造流水线搬到了中国。

  Uma Wang站在张宇办公室里的时候,后者连设计都没看过就一下子看上了她。随后张宇把她介绍给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时尚媒体人物、《VOGUE》美国版主编Anna Wintour,并在纽约和米兰做展走秀。目前,Uma Wang参加了Vogue/CFDA时尚基金中美设计师交流计划,她和她的设计团队有机会在Michael Kors、Theory、Donna Karen这些品牌接受全方位的培训,全部费用都由VOGUE承担。

  “如今设计圈子已经不一样了,能想到的风格都已经被人做过。这个年代要赢,就得全方位都强,让品牌和业务得到长线发展。”张宇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她看中了Uma成熟的待人接物的能力,虽然她有“一眼就能认得出的设计风格”,但“各方面都摆得平,和人合作时间比较长”,这一点对张宇显然更有吸引力。

  “你很难找到一个好的设计师,同时是一个财务好手、生产好手、营销好手,营销做得越符合品牌定位,就会有越好的组织。你需要建设一个团队。”Jane Rapley说。她认为中国设计师的市场潜力未必要定位于传统意义上的奢侈品,关键是“愿意冒险,做傻事,去颠覆之前的时装业”。

  Uma Wang叫王汁,1996年她毕业于当时还叫中国纺织大学的东华大学,而后又去圣马丁进修,2005年便在伦敦注册了同名品牌。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本名,他们都用这个牌子称呼她:Uma Wang。

  No Logo,No Luxury

  那个真正奢侈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说实话,这也算不得多坏的事。

  文|CBN记者 郜艺

  时尚成为一种可复制的东西,时间大约是在1860年,当时一个叫做查尔斯·沃斯(Charles Frederick Worth)的裁缝成为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宫廷设计师。

  沃斯起码为时尚界做了三件事:最显而易见的是摈弃了当时新洛可可风格的繁缛装束,女裙的线条更为流畅简洁;他也第一次使用模特儿展示自己设计的衣服,这是T台走秀的起源;但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他彻底改变了时装业的生产模式:沃斯根据他自己对客户需求的把握,设计出衣服的造型,配合合适的面料和纹样,然后制作成样衣以供慕名而来的女顾客挑选。

  百年后,这种被称为高级定制(Haute Couture)的模式彻底没落,全球顾客不足3000人,完全无法支撑起一个产业的正常运作。想来也正常,虽然沃斯让他的顾客的穿衣品味摆脱了小镇裁缝的个人趣味以及宫廷沙龙的盲目崇拜,但当时他做一件衣服毕竟要300至400小时,甚至绣一粒扣子也需要3至10小时。当时,整个法国奢侈品行业雇佣了30万劳动力,从女帽制造商到刺绣工,甚至包括试衣匠。至于沃斯,他觉得自己更像一个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商人。

  而更早的时候,他的法国工匠朋友路易·威登发明了一种新工艺来制作行李箱框架,以便让箱子更轻巧但更耐用。这被拿破仑三世的尤尼金皇后所看中,1854年,路易·威登在巴黎开设第一家店面。

  只消看看遍布全球的Louis Vuitton字母印花你就知道,如今路易·威登和沃斯的名声迥然不同。但这种差异和他们本人毫无关系,是一个叫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的法国人改变了这一切。阿诺特本是个有钱的开发商。

  你可能听说过这个名字,他现在是全球第一大奢侈品集团LVMH最大的个人股东,拥有47.5%的股份。1980年代中期,他从破产的纺织集团Boussac旗下收购了迪奥,又大笔购入LVMH集团的股份,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品牌采购。

  阿诺特认为,时尚界没有什么是不可替换的─这可不是Christian Dior这些设计师的思考方式。在阿诺特以前,时尚界虽然蓬勃,但更多局限于作坊式的封闭操作,设计师本身就是品牌,而营销方式就是一年数度的时装屋走秀和定制目录册。因此在传统的时装设计师看来,阿诺特改造那些经典品牌的方式堪称粗暴。

  比如他解雇了在迪奥担任29年设计总监的马克·博安(Marc Bohan),换成了意大利成衣设计师法兰克·费雷(Gianfranco Ferre);无视纪梵希悉心挑选的继承人,雇佣了工人阶级出身的设计鬼才约翰·加里阿诺(John Galliano),至于LV,他挑选了一个以“垃圾风”设计着名、充满波西米亚气质的纽约客马克·雅各布(Marc Jacobs)做女装设计师。这些新人可以为品牌注入活力和新意,至于是否要传承经典,则显得无关紧要。阿诺特无视设计师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觉得要控制产品的形象,最重要的是控制终端销售;而要控制产品品质,则要控制工厂。

  阿诺特把曾经外包的生产收回来,自己建工厂,同时通过收购美国经销商的股份控制商品的流通和销售,化妆品的最大分销商之一丝芙兰和免税连锁店DFS都在阿诺特的控制中。华尔街的分析师发现,当LV在2004年完全控制了300家店铺的销售网后,利润的80%都进了LV自己的口袋。